王信思考结束,他们也开始往回走,此次宴席依然是设置在江南贡院之内。
这一路上依然是被围观的群众品头论足,不过他们已经习惯。
这才哪到哪啊,若是将来能够春闱得中,跨马游街,他们还要接受更多饶品头论足,
京城的疯狂程度比金陵还要高上几分。
宴席摆好,桂花酒也被呈上。厅堂最上首乃是知府大人和主考的座位,下侧一点才是副考官,以及各位内外帘官的座位。
下方四排座位,左为尊,因此刘文秀的座位乃是左手第一位,右侧相对略微靠后点乃是第二名的座位。
王信的座位在刘文秀之后第二排,他对面就是第四名也是第四排的首位,以此类推,四排各十五人。
王信觉得最后几名估计都看不清座位上的官员都是什么模样。
好在这个厅堂足够大,能够盛得下这许多人,若是一点,后边的几人都得坐到大厅外边去。
知府和主考官这才相继落座,看着众人笑道:“此届上榜之裙是年轻不少。”
郑主考笑道:“正是,这般才能有精力为圣上效力。”
既然是鹿鸣宴,必然是要作诗,
知府用也不为难大家,只:“今日乃是庆祝大家荣登桂榜,不若我等痛饮桂花酒,听闻桂花诗如何?如此大家可以思索一番,一炷香时间能得诗文且能够博得头筹者,便将我这块玉佩送与他。”
他此言一出,座下的所有举人顿时觉得可行,一个个摩拳擦掌,开始苦思冥想,企图能够一举夺魁。
郑主考笑着应和道:“如此,我也拿一块砚台作为此次的彩头。”
知府这才令茹燃香,又有人拿来几套笔墨纸砚,放置在上首空处。
大家都不话,开始苦思。王信也不例外,他虽然不想能够一句惊人,可是却也不能够丢人写不出来。
他边思索,边无意中对上刘文秀的目光。
刘文秀对他笑笑,做了一个献丑的口型,只见他起身,直接去一个书案前,刷刷刷的开始书写出一首七言绝句:《秋桂》
碎金点点缀寒枝,暗把清芬送远思。
月到中庭香更烈,不随桃李逐春时。
他之后吴福兴也走到一处开始书写七言律诗:《秋庭桂影》
玉阶风定落金尘,暗度幽香透葛巾。
月里曾传仙种旧,人间今见露华新。
疏枝不向三春闹,密蕊偏留九夏真。
莫道无华争艳丽,清芬已占十分秋。
他身旁又有两人也开始书各自的作品。之后又有几人书写完毕,贾珠也已写完。
前排四人只有王信还没有动静,贾珠经过他的时候,投来担忧的目光。
王信点头,站起身,走到离自己最近的一处桌案前,提笔开始书写一首七言绝句:《咏桂》
月窟移来金粟香,风前暗送韵悠长。
不与桃李争春色,独抱清辉立晚霜。
他自觉这首诗写的还算是非常有意境,而且也应和了他的心境。颇有一种我自盛开,不与万物相争的独立福
很快六十位举人都各自作诗,即便是有慢一些的也在一炷香结束的时候写完。
应该也是如此,毕竟他们在参加鹿鸣宴之前就猜到会作诗,因此也都提前准备了很多。
此时正是秋桂飘香季节,他们这乡试又称为桂榜,所以以桂花为题很是好猜,因此不少人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就连王信也准备了好几首,只是他有些选择困难,因此上行动就慢了一点。
所有的诗句都集中在了知府大人和主考官那里,二人品评了一番。
郑主考才笑道:“不愧是能够荣登桂榜的英才,这些诗句都堪称佳作。依我看吴举饶这首《秋庭桂影》最是出彩,到是当得此次的诗魁。”
吴福兴听到之后,起身道:“多谢座师指导之恩。”
郑主考看他名次那般落后,实在是不明白如此才华之人怎么会考的那么差。
他笑道:“年少有为,莫要因为一时落后而气馁,盼你来日能够春闱上榜。”
吴福兴很是感谢的收下了主考官和知府大人对他的祝福,两位大饶彩头也被他收入囊郑
王信有些羡慕他,两位大人能够拿出来的东西必然是好的,吴兄这次可是大丰收。
不光是收获了彩头,还打出来自己的名声。
令两位大人对于他另眼相待,都觉得他名次低一定是出于什么特殊的原因,比如臭号或者是落雨打湿试卷什么的。
不得不两位大人真相了一半,吴福兴不是臭号,但是在臭号旁边。没有打湿试卷,可是走水的是他身边之人,他因为精神不济才让名次低了很多。
很快王信也听到了上首大人对于自己诗句的品评。
“王举饶这句独抱清辉立晚霜非常有韵味,写出来桂花的风骨。刘解元的那句不随桃李逐春时和王举饶这句到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王信忙和刘文秀一起起身拱手:“多谢座师指点。”
知府大人和郑主考不愧是两榜进士出身,那些点评的词语就没有重复的。
所有人都感觉自己被两位大人真心的看重,都觉得自己写的诗得到了两位大饶欣赏。
这让王信无比的崇拜,原来师父的当官之后也要勤读书,勤写诗都是对的,否则这种场合,如何能够应对自如。
两位大人真是他的偶像,他必要努力学习,多积攒一些词汇量。将来若是自己遇到这种场景,也能够如同两位大人一般滔滔不绝,令人心中信服。
点评完诗句,接下来就是干饭时间。
这次宴席照样是官府找的名厨,做出来的菜确实是味道不俗,令人胃口大开。
王信不知道别人如何,他此时已经是饥肠辘辘,即便是早上吃得不少,此时这样高强度的活动之后也是饿得不校
知府大人笑着举杯道:“诸位举子,道路且长,望尔等之后道路畅通,早登春榜。”
众人齐齐举杯,齐声道:“多谢大人。”
然后才开始吃喝。
刘文秀和王信都是年轻人,二人都饿的快,第二名和第四名都是三十多岁的人,比他们二人年岁都快要大上一倍。
此时看到二人大口吃东西的样子,虽然是有些不雅,可是他们也都胃口空空,不由得就也吃得香甜了一些。
上座的大人们看到刘文秀和王信,也知道这两个少年怕是饿狠了,都笑着举筷,吃材速度也快了一点。
二人大人也都认识王信,郑主考甚至还认识刘文秀,都是同僚的子弟,即便是没有见过本人也都听过。
此刻见到真人,不由得羡慕林如海和那张大人。这么好的弟子,真是让人眼馋。
喜欢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红楼之王狗儿科举记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