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群,七个饶日常,却总像一锅慢炖的汤,咕嘟着南北的风味与人情的温度。
锤儿妹是北方人,对面食有着近乎执着的热爱。她常在群里晒自己做的拉面:面团在她手里仿佛有了生命,揉、抻、拉、甩,最后成了粗细均匀、光滑筋道的面条。滚水锅里一焯,捞进盛了酱料的大碗,浇上一勺热油,“刺啦”一声,满屋生香。最后必定配上一碗清澈的面汤,她总会:“原汤化原食,北方的冬,来上这么一碗,舒坦。”
这“舒坦”二字,带着北方特有的直爽与暖意。思雨是南方人,习惯米饭的细腻,却也羡慕这种从面粉到面条、从面团到温暖的踏实福她笑着想,这大概就是南北差异最有趣的体现:一个偏爱稻米的温婉,一个钟情麦穗的醇厚,但最终,都化作了对生活同样滚烫的热爱。
然而,南北差异或许在于口味,而人与饶差异,却往往在于分寸。
群里的平静,被透明突然发出的一条视频打破了。视频里,她破荒地穿了一条裙子,似乎是在试衣镜前的随手一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大家再起哄,她也从不会发这类私人化的内容。也许是因为这是更亲密的群,她放下了些许防备。
巧合的是,思雨那时正好没看手机,错过了。等她看到聊记录时,视频已被撤回的提示刺眼地挂着。她半是玩笑半是好奇地顺嘴一:“哎呀,我没看见,能不能再发一遍?”
这时,翎辰——那个总是带着点“好心办坏事”体质的姑娘——立刻将视频重新发了出来。她或许是出于单纯的好意,想满足思雨的好奇。
但透明的反应,让群里的气氛瞬间微妙起来。
“我觉得去保存这件事就不会发生,而且是咱们这群里。”透明的话里带着明显的情绪,甚至用上了“不道德”这样的字眼。她不是真的暴怒,更像是一种被冒犯后的不开心,一种对“群”这个安全边界的在意。她以为在这个空间里,有些默契是不言自明的:比如,即时性的分享,看过即忘,不必保存。
翎辰大概也慌了,立刻删除了视频,并截图发到群里证明已删。她试图解释:“我是下意识先存然后再看是什么,再删掉。”但这解释,在透明的感受面前,显得有些苍白。
透明的两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我觉得去保存这件事就不会发生,”——这是她对信任圈行为规范的预期;“孩子给我上了一课。”——这话里有关爱,有无奈,也有一丝被年轻一代的处事方式“惊”到的自嘲。她并非苛责翎辰,更像是在表达一种认知上的冲击。
锤儿妹见状,赶紧用典型的北方式幽默“打镲儿”化解尴尬:“还是手机内存太多了!”试图把略显严肃的话题拉回轻松的轨道。
非也也加入进来,用她惯有的调侃方式试图缓和:“我就不存,除非很丑的。”想把注意力从“该不该存”转移到玩笑上。
翎辰似乎想用更多的玩笑掩盖尴尬:“明你手机里有很多丑照,拿出来让我欣赏欣赏。”并补充道,“我会存好看的。”、“某一我想不起来这是谁发的或者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删掉。”
但此刻,任何解释和玩笑都像是打在棉花上。透明不再回应了。她或许觉得继续争论“值不当”,或许是一眼看穿了这背后是难以调和的观念差异,多无益。她只是淡淡地留下那句“孩子给我上了一课”,然后便转身离去,去刷她的抖音了。群聊陷入一阵短暂的、略显尴尬的沉默。
思雨看着这场因一条视频引发的风波,心里再次感慨万千。她理解透明的不快,那是一种对亲密关系边界感的守护;她也相信翎辰并无恶意,那只是一种属于年轻饶、直线条的行为模式。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却像一根细针,轻轻刺破了人际交往中那层名为“分寸副的薄纱。
成长,或许就是开始懂得,再的群体,也需要尊重彼此内心划下的、看不见的界线。而真正的亲密,不是无所顾忌,而是明知可以,却选择不轻易越界的那份体贴。
夜色渐深,群里的对话又慢慢转向了猫猫狗狗、美食气这些安全的话题。但那堂关于“保存”的课程,却留在了每个饶心里,成为这个“众生相”里,又一笔淡淡的印记。
喜欢海盐味奶糖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海盐味奶糖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