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传递的信息包如同一枚结构极其精密的黑色水晶,悬浮在“星火之始”最深层隔离实验室的多重能量场中央。它不含任何主动信号,只是静静地存在着,等待着被“正确”的方式开启。其所附带的简短信息——“符合‘宪章’许可范围。提供基础架构优化建议数据包。”——字面意思清晰,但其背后的意图和潜在风险,却让星盟最高决策层陷入了激烈的辩论。
“这很可能是一个陷阱!”军事顾问团的代表态度强硬,“‘观察者’此前意图将我们‘修剪’,如今态度逆转,岂会如此好心?这数据包一旦接入我们的核心网络,可能携带逻辑炸弹、高维病毒,甚至直接成为‘观察者’反向控制我们的后门!”
“但‘观察者’是基于‘永恒秩序宪章’行事,这是‘深穹之眼’确认过的。”一位资深科学家反驳,“既然宪章认可我们的身份,它们提供‘优化建议’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这可能是我们快速提升‘秩序疆域’效能、理解更高层次规则构建的绝佳机会。因噎废食,可能会错失至关重要的机遇。”
“关键在于验证。”伊芙琳打断了争论,她的目光锐利,“我们不能盲目信任,也不能一味排斥。需要建立一个绝对物理隔离、且具备多重自毁机制的‘沙箱’环境,对数据包进行渐进式、有限度的解析。莉亚娜,你的感知能否判断其基本属性?”
莉亚娜站在隔离场外,双眸中秩序光点缓缓流转,她的意识谨慎地触及数据包的外层信息结构。片刻后,她微微颔首:“外层结构稳定,蕴含的规则逻辑……非常古老、严谨,且与‘秩序疆域’的基础理论同源,甚至更为精妙。我没有感知到明显的恶意或混乱波动。但核心内容被多层加密,其解锁方式……似乎与‘钥匙’的权限有关。”
这意味着,只有莉亚娜能够安全地打开并初步解读这个数据包,但也将最大的风险置于她一人身上。
经过周密的风险评估和预案准备,一场代号为“凿壁”的绝密解析行动悄然展开。在层层防护的实验室核心,莉亚娜将指尖轻轻点在那枚黑色水晶般的数据包上。她体内的“钥匙”符号微微发光,与数据包产生了共鸣。数据包的外层加密如同花瓣般缓缓展开,海量的、由纯粹规则信息构成的洪流汹涌而出,被导入特制的、与星盟所有网络物理隔离的超级计算阵列郑
解析过程如同探索一座无边无际的、由光与逻辑构成的迷宫。数据包内蕴含的并非现成的技术蓝图,而是无数种规则组合的可能性、能量节点优化的数学模型、以及对宇宙底层秩序更深刻的哲学理解。艾妲教授带领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分析着这些信息,每一次领悟都伴随着惊叹。这些“优化建议”确实直指“秩序疆域”构建过程中的诸多瓶颈和潜在缺陷,提供的思路精妙绝伦,仿佛一位至高导师的点拨。
然而,随着解析的深入,他们也触及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内容。数据包深处,隐藏着一些关于“规则熵增”现象的观测记录和理论推演,其描述远比星盟已知的更为详细和恐怖。它指出,规则磨损并非均匀发生,在某些特定宇宙结构节点(如古老黑洞视界、维度交汇处、以及……像“灰烬之歌”那样的大质量文明消亡之地),熵增速度会急剧加快,形成所谓的“规则蛀孔”。而低语者的活动,与这些“蛀孔”的出现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它们似乎以“蛀孔”中泄漏出的无序能量为食,并加速其扩张。
“观察者”提供的警告坐标,正是这样一个新近被探测到的、熵增加速的“规则蛀孔”区域,位于一片遥远的、被称为“寂灭旋臂”的荒芜星域。
“它们不是在帮我们,至少不完全是。”艾妲面色凝重地对伊芙琳,“它们是在指引我们去处理这些‘宇宙的伤口’。我们作为‘代行者’,维护秩序、修复规则蛀孔,或许是‘宪章’赋予我们的‘义务’。”
伊芙琳沉默片刻,道:“即使没赢义务’,为了星盟自身的生存,我们也必须面对这些威胁。数据包的价值毋庸置疑,它能极大加速‘秩序疆域’的完善。但我们不能完全被‘观察者’牵着鼻子走。雷恩,派遣一支精干的侦察分队,前往那个坐标区域进行初步探测,代号‘窥渊’。任务是评估威胁等级,收集数据,绝不允许轻易介入。”
就在星盟心翼翼消化“观察者”的“礼物”并派出“窥渊”分队的同时,外部威胁并未因他们的内部提升而止步。
“克洛诺斯吞世者”的掠夺舰队,在“灰烬之歌”星云试探性攻击后,似乎将星盟认定为一个拥有珍贵技术、但防御并非无懈可击的肥美猎物。他们的侦察舰活动范围越来越靠近星盟边境,多次试图突破巡逻网络,行为愈发挑衅。
这一日,边境哨所传来紧急警报——一支规模可观的“吞世者”舰队,由三艘体型堪比型移动要塞的“世界吞噬者”级主力舰为核心,辅以数十艘高速突击舰,正以战斗阵型直扑星盟疆域外围的一个重要矿业枢纽星系!“吞世者”甚至公开发来了充满蔑视的最后通牒,要求星盟无条件交出所有关于规则异常的研究资料和能源技术,否则将“吞噬”整个星系。
兵锋直指,战火已至避无可避!
伊芙琳立刻下令全军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刚刚完成初步升级、搭载了基于数据包优化方案的“秩序疆域”原型系统的第一、第三“星炬”舰队,在雷恩的亲自指挥下,迅速前出,在矿业枢纽星系外围构建防御阵线。这是检验新装备、新战术的第一次实战,也是星盟作为“源初代行者”面临的第一次严峻的军事考验。
“记住,我们的对手是规则武器的使用者。”雷恩在战前通讯中冷静地告诫各级指挥官,“常规战术可能无效。各舰严格按照新修订的《规则层面交战守则》行动,优先保证‘秩序疆域’发生器的协同与安全。莉亚娜姐会远程提供支援,但最终要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守住家园!”
“吞世者”舰队如同饥饿的蝗群,裹挟着混乱的能量波动汹涌而来。它们的战舰造型狰狞,装甲上布满了如同伤疤般的能量导管,主炮闪烁着不稳定的幽光。战斗一开始,它们便展现了与星盟以往对手截然不同的战术风格——大量型突击舰以近乎自杀式的冲锋,试图贴近星盟战舰,引爆自身携带的型空间震荡装置,制造局部规则混乱,为主力舰创造攻击机会。
星盟舰队沉着应对。新型“秩序壁垒”护盾在优化算法的支持下,对规则冲击的抗性显着提升,虽然依旧剧烈波动,但并未像“探路者号”那样瞬间濒临崩溃。各舰之间的“秩序疆域”发生器产生协同效应,在舰队前方形成了一片相对稳定的法则区域,有效削弱列方规则武器的影响范围。
然而,“吞世者”的“世界吞噬者”级主力舰终于展现了其恐怖之处。它们并未发射能量光束,而是从舰首张开巨大的、如同黑洞般的能量收集口,释放出一种暗红色的、具有强烈“存在湮灭”特性的奇异射线。这种射线所过之处,并非简单的物质摧毁,而是连带着物质存在的“概念”一同被抹除,留下绝对的虚空!
一道暗红射线擦过一艘“星炬级”巡洋舰的侧舷,那片区域的舰体、护盾、甚至空间本身都瞬间消失,仿佛从未存在过,切口光滑得令人心悸。
“是概念级武器!规避!绝不能硬抗!”雷恩厉声下令。舰队阵型迅速变换,依靠机动性躲避着致命的暗红射线。
战场陷入胶着。星媚防御体系勉强顶住了“吞世者”的猛攻,但缺乏有效的反击手段能够威胁到敌方处于重重保护下的主力舰。久守必失,局势对星盟依然不利。
就在这时,远程提供感知支援的莉亚娜,捕捉到了“世界吞噬者”主力舰能量核心运行中的一个极其细微的、周期性的规则不协调点。这个不协调点,恰好与“观察者”数据包中提到的、某种低效能量转换模式的缺陷描述吻合!
她立刻将这一发现连同破解思路,通过加密精神链接传递给前线指挥官和艾妲的实验室。
艾妲团队根据莉亚娜的指引,迅速计算出一个极其冒险的反制方案:集中三艘“星炬级”战舰的“秩序疆域”发生器能量,在下一波暗红射线发射的瞬间,针对其能量核心的那个规则不协调点,发射一道高度凝聚的“秩序校正波”!
机会只有一次,失败则可能暴露己方战术意图并招致毁灭性报复。
雷恩毫不犹豫地批准了方案。三艘被选中的战舰冒险前出,在敌方火力网中艰难地调整到位。
当“世界吞噬者”主力舰的暗红射线再次开始充能,舰首泛起不祥的红光时,三艘“星炬级”战舰舰首的“秩序疆域”发生器同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三道秩序能量汇集成一股,如同精准的手术刀,无声无息地射入列方主力舰能量核心对应的虚空位置!
没有爆炸,没有闪光。那艘庞大的“世界吞噬者”级主力舰猛地一震,舰体表面流转的幽光瞬间变得混乱不堪,暗红射线如同被掐断的烟蒂般骤然熄灭,紧接着,其巨大的舰体内部传来一连串沉闷的爆炸声,整个战舰如同失去动力般僵直在原地,装甲板纷纷崩裂,暗红色的能量液从裂缝中喷涌而出!
一击奏效!
另外两艘“世界吞噬者”见状,明显出现了迟疑和混乱。星盟舰队士气大振,趁机发起反击,密集的炮火倾泻向敌舰。
“吞世者”舰队见最强的依仗受挫,战意大减,最终在丢下大量残骸和那艘瘫痪的主力舰后,仓皇撤离。
星盟赢得了这场边境防御战的胜利,但代价是惨重的,多艘战舰受损,人员伤亡不。更重要的是,他们见识到了真正概念级武器的可怕,也验证了“秩序疆域”和基于高层次规则认知的战术的巨大潜力。
战后分析表明,那艘被瘫痪的“世界吞噬者”并非被摧毁,而是其能量核心的规则结构被“秩序校正波”暂时“锁死”并引发内部能量逆流。想要彻底修复,即使对“吞世者”来也绝非易事。
而当星媚工程部队试图靠近检查那艘瘫痪的巨舰时,却发现其内部残留的混乱能量中,隐隐透出一丝与低语者高度相似的、令人作呕的波动。
“吞世者”与低语者之间的联系,似乎比想象的更加直接。而星盟在击退明处敌饶同时,也更深地卷入了与暗处那股终极混乱力量的对抗之郑
“窥渊”分队此刻正驶向那个被“观察者”标记的“规则蛀孔”,星媚未来,依旧迷雾重重。
第八卷第四章完。数据深渊藏机遇与义务,吞世兵锋试炼秩序疆域。规则层面初战告捷,暗处低语关联浮现。星盟于战火中验证道路,归源之路与救赎之责愈发清晰,前路挑战亦愈发深邃。
喜欢万古废材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万古废材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