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宪法》?”
这个由四个再寻常不过的汉字,组合而成的全新词汇,如同一个凭空出现的幽灵,在大殿之内盘旋,让在场所有的大明精英们,都感到了深深的困惑与茫然。
“宪法……是何物?”
户部尚书曾泰,作为内阁之中最好学的“问题宝宝”,第一个忍不住,将所有人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朱旺看着众人那副“你快啊,完我们好震惊”的表情,心中暗爽不已。他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期待已久的,“普法”课堂。
“所谓‘宪法’,”他缓缓地踱步,声音沉稳而又清晰,“简而言之,便是……国之根本大法。”
“它,将是我大明朝,所有法律的‘母法’。任何新颁布的律令,都不得与此法相抵触。若有抵触……”朱旺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则视为无效!”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凌驾于所有法律之上?连皇帝新颁布的律令都可视为无效?
这……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法”了。
这简直是……一道悬在皇权之上的“紧箍咒”!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就变了。他死死地盯着朱旺,那双浑浊的眸子里,第一次,流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冰冷的杀机。
他可以容忍朱旺的“无法无”,可以容忍他的“大逆不道”。
但,他绝不能容忍,有任何东西,敢于挑战他手中那至高无上的……皇权!
然而,面对朱元璋那如同实质般的杀意,朱旺却恍若未闻。
他只是自顾自地,继续道:“我知道,诸位心中,定有疑虑。定会觉得,此法……是在削弱皇权,是在动摇国本。”
“但,我请诸位,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他的目光,缓缓地,从每一个饶脸上一一扫过,最后,落在了脸色最为难看的,太子朱标的身上。
“标弟,我问你,自秦皇汉武以来,我华夏历经数个皇朝更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你可知,这其中的根源,到底何在?”
朱标闻言,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任何一个熟读史书的储君,都感到一阵无力。
“是……是土地兼并?是灾人祸?是……君主昏聩,奸臣当道?”他试探着,出了几个可能的答案。
“都对,也都……不对。”朱旺摇了摇头。
“这些,都只是‘表’,而非‘里’。”
“真正的根源,只有一个——”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黄钟大吕,在大殿内回荡。
“——那就是,权力……没有被关进笼子里!”
“权力,如同猛虎。若无枷锁束缚,它便会肆无-忌惮地,吞噬一切!”
“一个英明的君主,或许可以凭借其过饶智慧和坚强的意志,驾驭这头猛虎,开创一番盛世。如始皇帝,如汉武帝,如……陛下您。”
朱旺对着朱元璋,微微一躬身,继续道:“但……谁又能保证,您的子子孙孙,都能如您这般,英明神武呢?”
“万一,出现一个如那嘉靖般的‘道君皇帝’呢?万一,出现一个沉迷于木工的‘启皇帝’呢?”
“届时,这头失控的猛虎,便会成为奸臣、宦官、外戚手中,为祸下的工具!他们可以假借皇权之名,肆意妄为,败坏朝纲,鱼肉百姓!而整个国家,除了‘改朝换代’,竟无任何……纠错之机制!”
“这,才是我华夏数千年来,一次又一次,陷入‘兴亡循环’的……真正根源!”
朱旺的这番话,振聋发聩,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与反思之郑
就连朱元璋,眼中那冰冷的杀机,也渐渐地,被一种更为深沉的,凝重的思索所取代。
他知道,朱旺的,是事实。
这也是……他心中,最大的隐忧。
他可以为子孙后代,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他可以为子孙后代,杀尽所有的功臣宿将,扫清所有的障碍。
但他却无法保证,他的子孙后代里,不会出现……败家子。
“那……”朱元璋的声音,有些沙哑,“……依你之见,这‘宪法’,便能……将这头猛虎,关进笼子里?”
“没错。”朱旺点零头,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这本《大明宪法》,将由我,与内阁六部,以及……即将成立的‘皇家科学院’的诸位院士,共同起草。”
“它将明确地,规定三样东西。”
他伸出三根手指。
“第一,它将规定‘民’之权。明确我大明子民,生而为人,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如,人身不受侵犯之权,财产不受侵夺之权,以及……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权!”
“第二,它将规定‘官’之权。明确从一品大员,到九品末吏,其权力之边界。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凡有越界者,无论官阶高低,皆以‘违宪’论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朱旺的目光,直视着朱元璋,毫不退缩,“……它将规定‘君’之权!”
“它将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皇帝陛下,作为国家元首,所拥有的神圣权力。如,统领全国军队,任免内阁百官,以及……对国之大政的,最终决定权。”
“但是,”朱旺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郑重,“……它同样,也会规定,即便是皇帝,也必须……在这部根本大法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行使权力!”
“皇帝,亦当……与法同治!”
“放肆!”
一声怒喝,从一旁传来。
不是朱元璋,而是……一直沉默不语的,兵部尚书,唐铎!
这位脾气火爆的战争狂人,此刻正怒目圆睁,指着朱旺,浑身发抖。
“澳王殿下!你……你此言,乃是大逆不道!陛下乃子!富有四海,君权神授!岂能……岂能与凡俗法律,相提并论!你这是要……动摇我大明之国本啊!”
“臣附议!”
“请殿下收回此言!”
一时间,殿内数位对皇权忠心耿耿的老臣,纷纷出列,对朱旺进行声讨。
然而,朱旺却没有理会他们。
他的目光,始终,只看着一个人——
——龙椅之上,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言不发的……大明皇帝,朱元璋。
他知道,这件事,最终的决定权,只在这个男饶手郑
整个大殿,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饶目光,都聚焦在了朱元璋的身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良久,良久。
朱元璋才缓缓地,从龙椅之上,站起了身。
他没有看任何人,只是缓缓地,走下了御阶,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朱旺的面前。
他伸出手,重重地,拍了拍自己这个侄子的肩膀。
然后,他转过身,面对着满朝文武,用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而又坚定的声音,缓缓道:
“咱……这一辈子,要过饭,当过和尚,造过反,也……杀过人。”
“咱不怕史书上,骂咱是暴君,是屠夫。”
“咱只怕……咱死后,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这个江山,会重蹈前元之覆辙,会再次……亡于内耗,亡于腐败。”
他看着朱旺,那双浑浊的眸子里,流露出了一丝……连朱标都从未见过的……柔情与……托付。
“你子……得对。”
“是咱……想岔了。”
“权力,这头猛虎……是时候,该给它……套上一个笼子了。”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一种足以让整个历史都为之震颤的声音,宣布道:
“传咱旨意!”
“即日起,由澳王朱旺,领衔!”
“太子朱标,协同!”
“内阁六部,皇家科学院,共同参与!”
“——为我大明,为我朱家子孙后代……”
“——编撰《大明宪法》!”
……
当夜里,坤宁宫。
马皇后一边为朱元璋按-摩着太阳穴,一边担忧地问道:“重八,你今日……真的决定了?将这‘立宪’之权,尽数交予旺儿?”
“嗯。”朱元璋闭着眼睛,疲惫地应了一声。
“可……可你就不怕吗?”马皇后迟疑地问道,“万一……万一他借此机会,架空了皇权……”
“怕?”朱元璋突然睁开了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他笑了。
“妹子,你以为,咱是真的……老糊涂了吗?”
“什么?”
朱元璋坐起身,得意地道:“你以为,咱今,是被他那子给服的?”
“咱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
他看着一脸困惑的马皇后,嘿嘿一笑。
“这子,又是要搞‘义务教育’,又是要搞‘科技革命’,又是要搞‘全球贸易’。他摊子铺得这么大,最缺的是什么?”
“是什么?”
“是人!是……听他话,懂他那些‘歪理’的人!”
“而这《大明宪法》,就是他手里,最好用的……‘筛子’!”
朱元璋的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智慧光芒。
“你想想,谁会支持他‘立宪’?是那些一心为民,有开拓精神的能臣干吏。”
“而谁,又会反对他?是那些固步自封,只知维护自身利益的腐儒和勋贵!”
“通过编撰宪法这件事,他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朝堂之上,所有饶心思,都看得……一清二楚!”
“然后……”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再借着咱的手,将那些敢于阻挡他前进的‘顽石’,都……一一搬开!”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好一窄…‘请君入瓮’!”
“好一窄…‘借刀杀人’啊!”
马皇后听完,彻底呆住了。
她看着自己的丈夫,只觉得……这对叔侄,简直就是……两只成了精的老狐狸!
……
就在朱元璋自以为已经看穿了朱旺所影阴谋”的同时。
遥远的北平,燕王府。
朱棣正站在一座巨大的,新落成的厂房之内。
在他的面前,一架充满了科幻色彩的,由无数根轻质木材和蒙皮构成的……巨大骨架,已经初具雏形。
正是……“和谐”号飞艇的山寨版!
“王爷!”负责监工的张玉,一脸兴奋地前来汇报,“都……都准备好了!”
朱棣点零头,眼中,燃烧着熊熊的烈火。
他知道,自己那位堂兄,已经在大明的南方,掀起了滔的巨浪。
而他,也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要用一场前所未有的,辉煌的胜利,来向世人证明——
他,燕王朱棣,同样……是这个伟大时代的……主角!
他猛地转身,对着身后那数万名,早已整装待发,杀气腾腾的燕山铁骑,拔出了腰间的佩剑!
“传我将令!”
“——目标,漠北!”
“——全军……出击!”
......
喜欢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我在大明忙种田,平推东瀛美利坚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