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又是一年。
杏林堂的弟子们在许清安的悉心教导下,如春园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其中最令人欣慰的,莫过于竹茹已然能够独当一面,正式坐堂诊病了。
开春第一日,许清安将一块刻着“竹茹医师”的木牌放在诊案上,温言道:“今日起,你便在此坐诊。”
竹茹紧张得手心冒汗:“师父,我怕...”
“怕什么?”许清安微笑,“这一年你已诊治过数百病例,脉诊方药皆有章法。记住:医者首重信心,信己方能信人。”
果然,第一个前来求诊的老患者见是竹茹坐堂,略感诧异,却仍伸腕请诊。竹凝神静气,三指搭脉,片刻后道:“陈老伯可是夜咳加重,痰多白沫?”
老伯惊讶:“正是!姑娘如何得知?”
“脉浮紧而滑,是风寒未净,痰饮内停。”竹茹提笔开出三拗汤合二陈汤,“三剂可愈。若明日未减,可再来复诊。”
老伯持方而去,三日后来谢,症状果愈。竹茹这才松了口气,眼中闪着自信的光彩。
许清安在《杏林札记》中记下:“甲子年二月初八,竹茹首日坐堂,诊脉准确,方药得当。可独当一面矣。”
芸娘的进步也是惊人,她在药诗疗法上展现出非凡赋,常能别出心裁,配出意想不到的诗方。
有次诊治个郁郁寡欢的秀才,众人皆配闲适诗篇,唯芸娘建议诵读《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秀才初时不解,诵数日后竟精神焕发,言:“诵此诗如得挚友,胸中块垒顿消。”
许清安细思其理:《无衣》豪迈慷慨,正可破郁结之气。于是在《药诗琴佐辅》中添上一笔:“郁证非独宜闲适,豪迈诗篇亦可破郁。芸娘见也。”
石头的按摩技艺已臻化境,一双巧手竟能感知气机流转,常能不药而愈。
有日来个腰痛患者,石头一触即知:“此非筋骨之伤,乃气滞血瘀。”
手法推拿间,患者忽觉一股暖流贯通,痛楚立减。更奇的是,石头还能依体质配诗:阳虚者配阳春之曲,阴虚者诵明月之诗。患者卧听诗乐,接受按摩,常觉身心俱畅。
其他弟子也各有所长。
阿宝辨药之能已不输老药工,闭目能辨百草之气;有个叫松子的少年擅针灸,下针如有神助;还有个叫梅儿的女孩精于妇婴科,深得女子信任...
许清安因材施教,让弟子们各展所长。保安堂从此有了分工:竹茹总领诊务,芸娘专司药诗,石头主管推拿,其他弟子各司其职。
医馆,竟有了大医馆的气象。
端阳节时,许清安特意考验弟子们。他扮作各种疑难病患,让弟子们轮流诊治。
最精彩的是芸娘诊治“郁证”。她不仅开出方药,更现场抚琴吟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琴声婉转,诗意深沉,连许清安都觉心神宁定。
“好个‘以音疗心’!”许清安赞叹,“此可入《药诗谱》音律篇。”
夏日一场时疫,成淋子们的试金石。患者蜂拥而至,许清安放手让弟子们主治。
竹茹镇定自若,指挥若定:症状轻者由师弟师妹处理,重者亲自诊治;芸娘根据病情配发药诗方,石头带人施以推拿助药力运行...众弟子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有个危重患者,高热谵语。竹茹果断施以银针泄热,芸娘配以《大雅》庄重之诗安定心神,石头推拿助药力透达。三人合力,竟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事后许清安在札记中记:“甲子年六月,时疫大考。诸弟子各展其长,合作无间。医道传承,不在独善,而在众志成城。”
中秋月圆,许清安召集弟子们赏月论道。众人围坐院中,品药茶,诵诗篇,交流心得。
阿宝提出新见:“师父,我发现药材因采集时辰不同,药性亦有差异。晨采薄荷清扬,午采则沉郁...”。
芸娘接道:“正如诗分朝暮之吟,晨诗清新,夜诗深沉。”。
石头也:“按摩亦分时辰,晨宜轻柔唤醒,晚宜深沉安神...”。
其他弟子各有心得。
许清安欣然记录这些新得。他越发觉得,教学相长,弟子们的新见往往能补他思虑之不周。
最让他欣慰的是,弟子们不仅医术精进,更难得的是仁心日厚。
有贫苦患者无钱买药,他们常凑钱相助;有远道求医者,他们轮值照应;甚至雨雪之日,他们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诊病。
寒冬里,有个弟子问:“师父,我们如此辛苦,为何还要做这些份外之事?”
许清安指指堂上“妙手仁心”的御匾:“医者二字,重在后者。无仁心,妙手何用?”
腊月里,许清安开始让弟子们参与《药诗琴佐辅》的编撰。每人分负责若干条目,收集案例,验证效果。
竹茹负责“因人篇”,细致记录不同体质对药诗的反应;芸娘整理“诗境篇”,辨析各类诗词的养生功效;石头主笔“音律篇”,探讨音乐与按摩的配合...
众志成城,《药诗琴佐辅》进展神速。许清安审阅弟子所撰条目,常发现新意迭出:有将《诗经》按药性分类的,有将方剂按诗境归类的,甚至有将脉象用诗意形容的...
他在总序中写道:“此谱非一人之功,乃众智之成。弟子们各献其慧,使药诗之道愈发精深。”
除夕守岁,许清安将《杏林札记》第二卷赠予弟子们。书中详细记录每人这一年的成长点滴,优点缺点,进步空间。
竹茹翻看自己的篇章,见写着:“沉稳有余,灵动不足。可多学芸娘之巧思。”
芸娘见评:“聪慧过人,然需夯实基础。当学竹茹之沉稳。”
石头见语:“手法精妙,却欠文采。宜补诗书之课...”
每人见评,皆心服口服。原来师父平日看似不言,实则每个饶成长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许清安道:“医道如登山,各有路径。重要的是找对自己的路,持之以恒。”
晨光微熹,新的一年又开始。弟子们各就各位,开始一的诊疗。竹茹坐堂诊病,芸娘配诗方,石头施推拿...一切井然有序。
许清安在一旁静观,但觉欣慰无比。两年前这些孩子还是懵懂少年,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医道薪火,已然相传。
喜欢我,历史唯一仙!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我,历史唯一仙!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