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7月下旬的西安,午后的热浪像裹了层油,扑在脸上又闷又黏。秦宇轩刚下火车,没回宿舍,径直往南巷的老徐家面馆走——离开这几,他心里总惦记着店里的生意。
离着老远,就听见杨清亮的招呼声:“里面请!刚出锅的热饸饹、冰凉爽饸饹都有,您随便选!”秦宇轩加快脚步,掀开门帘,只见店里座无虚席,徐建国在后厨忙着颠勺,老张蹲在灶边添柴,杨穿梭在桌席间,手里的抹布和点餐板换得不停。
“轩儿回来了!”徐建国从后厨探出头,擦了擦额头的汗,“快坐歇会儿!”
“徐叔,我先搭把手。”秦宇轩摆了摆手,顺手从角落拿起抹布,快步走到刚空出的桌前,麻利地擦净碗筷、收拾残羹,又帮着杨给邻桌端上两碗凉饸饹,动作熟稔得很。
接下来的一,秦宇轩没闲着,端菜、收桌、帮后厨择菜,手脚不停,同时也在默默观察。他留意到午间客流高峰时,学生客占了近三成,大多点凉饸饹配黄瓜丝,催餐时总“赶上课”;傍晚则是住户多,更爱热饸饹配臊子。他把这些细节都记在随身的本子上,连客人对分量、口味的随口评价也没落下。
收摊后,秦宇轩帮着徐建国清点食材、核对账本,等忙完坐在灶台边,徐建国递过一瓶冰镇汽水:“看你这一没歇脚,店里没出乱子吧?”
“何止没出乱子,比我在时还稳。”秦宇轩拧开汽水,喝了一口,拿出本子,“徐叔,我发现个事——大学生客人不少,而且西安的大学多,像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周边,像样的面馆少。咱们有热凉饸饹的配方,还有现成的经营法子,要是在大学附近开分店,准能火。”
徐建国愣了愣,手里的烟袋杆顿了顿:“开分店?得不少钱吧?人手也够不上啊。”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秦宇轩,“我手里有积蓄,加上这几个月的利润,够租门面、置家伙什了。人手先雇两个麻利的伙计,我和您轮流盯两家店,理顺了就轻松了。”
他又补充:“咱们的优势就是快、实、全——出餐快赶得上学生下课,分量实留得住回头客,热凉搭配全,热冷都有得选。选对位置,肯定比单守着一家店强。”
徐建国盯着秦宇轩看了半晌,突然笑了:“你这子,干活时还不忘琢磨生意!行,听你的!明咱们就去踩点。”
第二一早,两人骑着自行车,挨个大学转。到了西北工业大学附近的友谊西路,秦宇轩眼睛一亮——路边有间闲置的门面,离学校正门不到一百米,旁边是居民区,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徐叔,这儿咋样?”他指着门面,“面积不大,够咱们用,租金估计也实惠。”
徐建国围着门面转了两圈,点点头:“位置不错,明我问房东租金。”
接下来几,秦宇轩依旧边帮店里干活边筹备分店,他列了份详细清单:从灶台、案板尺寸,到凉饸饹专用冷藏架,再到食材采购渠道、伙计招聘要求,一笔笔写得清清楚楚。徐建国看着清单,忍不住赞叹:“你这规划,比老会计还细!”
这傍晚,秦宇轩正在后厨帮着切黄瓜丝,宿舍的同学突然气喘吁吁跑到面馆:“宇轩,传达室有你家的电报!”他心里一紧,擦了擦手就往传达室跑。电报上只有短短一行字:“萱晴362分,等通知。”
秦宇轩攥着电报,悬着的心彻底落霖。362分远超往年分数线,四姐的大学梦稳了。回面馆的路上,晚风拂在脸上,吹散了连日的疲惫,连空气都透着甜意。他想起家里的缝纫机,想起姐姐们即将开启的手工活计,想起眼前面馆的新规划——这个夏,所有的事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奔涌。
回到面馆,秦宇轩把电报递给徐建国,眉眼间满是笑意:“我四姐考了362分,稳了!不定能来西安上大学。”
“好子!双喜临门啊!”徐建国拍着他的肩膀,笑得合不拢嘴,“等分店开起来,你四姐来了,叔给她做热凉双拼饸饹接风!”
夜里,秦宇轩躺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星空,心里满是期待。分店的选址、四姐的高分、家里的新活计,像一颗颗亮星,缀满了1978年的夏夜。他知道,踏实干活、用心琢磨,日子就会像老徐家熬的面汤一样,热气腾腾,越熬越有滋味。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寒门的仕途传奇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