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28日除夕,秦宇轩家的年夜饭吃得热闹又温馨。四姐捧着红包,数着里面的角票,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连做梦都在念叨着初二去外婆家的事——她最惦记的,是要亲手把母亲蒸的花馍送给外婆。
大年初一,按照陕西的习俗,家里只留着人接待上门拜年的邻里。秦宇轩陪着父亲在院子里招呼街坊,四姐则拉着三个姐姐,把炸好的肉丸子、炒好的瓜子分装成份,分给来拜年的朋友。巷子里满是“过年好”的问候声,红色的鞭炮碎屑铺在青石板上,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初二一早,刚蒙蒙亮,四姐就催着母亲收拾回娘家的礼物。按照老规矩,回娘家的礼单里,花馍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母亲从陶缸里取出12个精心蒸制的花馍,个个雪白暄软,上面用红曲米点了吉祥的红点,有的捏成元宝形,有的做成寿桃样,摆在竹篮里格外好看。除了花馍,竹篮里还放着两盒槽子糕、一包外婆爱吃的红糖,还有母亲亲手做的皮冻,件件都透着心意。
四姐穿着新做的花棉袄,抢着拎起装花馍的竹篮,蹦蹦跳跳地走在最前面,嘴里还哼着学校教的儿歌:“新年到,新年到,蒸花馍,送姥姥……”一家人沿着青石板路往邻村的外婆家赶,半个多时的路程,竟被四姐的欢声笑语缩成了片刻。
刚进外婆家的院子,就听见屋里传来熟悉的笑声。舅舅、舅妈带着表兄表姐早已在门口等候,外婆拄着拐杖迎出来,目光一眼就落在四姐手里的竹篮上,笑着:“哟,我的乖孙女儿,还亲自给外婆拎花馍来啦!”四姐踮着脚,把竹篮举到外婆面前:“外婆,这是妈蒸的花馍,您看好看不?有元宝还有寿桃呢!”外婆接过竹篮,摸着花馍的暄软劲儿,连连夸母亲的手艺越来越巧。
午饭时,八仙桌上摆满了菜肴:舅舅做的红烧鱼寓意“年年有余”,舅妈炸的酥肉金黄酥脆,秦宇轩家带来的皮冻晶莹透亮,浇上醋和香油,一上桌就被抢着夹光。四姐边吃边跟表兄妹们炫耀:“这花馍是我帮妈烧火蒸的,等会儿咱们分着吃,可甜了!”
饭后,秦宇轩陪着外婆和舅舅聊,提起三个姐姐做针线活,想年后在县城开铺子的想法。舅舅眼睛一亮:“我认识县城供销社的人,东头刚空出一间铺子,离集市近,人流量大,我明就帮你们打听租金。”外婆也拿起一个元宝花馍,掰了一块放进嘴里,笑着:“现在政策好,就得主动闯闯,外婆支持你们!等铺子开了,我把这些花馍的花样教给你姐们,不定还能做成摆件卖呢。”秦宇轩心里一暖,连忙起身道谢。
初三,一家人又提着年货去了姨家。竹篮里依旧装着6个花馍——虽不如回娘家那般讲究数量,却也是心意的象征,再配上槽子糕和炒瓜子,满满当当的都是年味。姨父是县城木器厂的木匠,家里的新碗柜就是请他打的,见他们来,当即拉着秦宇轩聊起铺子装修的事:“门框、柜台我来帮你们打,保证结实又好看,花馍的摆放架也能给你们设计一个!”
走在回村的路上,夕阳把一家饶影子拉得很长。母亲拎着空了大半的竹篮,笑着:“花馍送出去,情谊传进来,有你舅舅和姨父帮忙,开铺子的事稳多了。”秦宇轩点点头,看着四姐蹦蹦跳跳的背影,心里满是憧憬——家里的针线活有了新方向,饭馆的扩店计划也在推进,这个沾着花馍香气的新年,处处都透着向上的劲儿。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寒门的仕途传奇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