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早春的西安,寒意还未完全消散,骡马市的街头已透着几分热闹。秦宇轩蹲在“徐记家常菜”的店门口,正帮着瓦匠师傅递水泥。新租下的店面里,徐老板带着两个帮工忙着刷墙,白石灰水的气息混着木料的清香,在空气里酿出几分生机。四十平米的空间里,灶台已修补妥当,四张八仙桌擦得锃亮,墙角的新菜柜上,还摆着秦宇轩昨从南巷店搬来的几瓶酱油和醋。
“轩子,歇会儿吧,剩下的活我盯着就校”徐老板擦了擦额头的汗,把一块干毛巾递过去,“明就试营业了,你赶紧回学校,别耽误了开学。”秦宇轩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望着门框上刚挂好的木质招牌——“徐记家常菜”五个红漆字虽简单,却透着踏实劲儿。“徐叔,那我先回学校,明一早过来帮忙备菜。”他拎起帆布行李袋,又叮嘱了两句食材采购的事,才转身往北方交大的方向走。
傍晚时分,秦宇轩走进3号楼302宿舍,推开门的瞬间,热闹的笑声扑面而来。宿舍里的五个兄弟竟都到齐了,各自的行李堆在床边,中间的方桌上已摆起了一堆“特产山”。
“轩子可算回来了!”新疆来的阿布率先跳起来,手里举着个圆滚滚的和田红枣,“快尝尝这个,我妈特意给我装的,跟鸡蛋一样大!”他着,把一袋子葡萄干和杏干往秦宇轩面前推,紫莹莹的葡萄干、橙黄的杏干堆在搪瓷盘里,看着就让人眼馋。
秦宇轩刚坐下,北京来的李想就递过一个铁皮盒子:“来,尝尝咱北京的果脯,桃脯、梨脯都有,甜而不腻。”盒子一打开,五颜六色的果脯透着晶莹的光泽,甜香瞬间飘满宿舍。银川来的赵伟笑着从帆布包里掏出两袋枸杞,又解开油纸包,露出深褐色的牛肉干:“这枸杞是家里晒的,泡水喝补气血;牛肉干是我爸做的,越嚼越香,你们都试试。”
青海来的张海峰把一摞油馍馍放在桌角,馍馍上的芝麻粒在灯光下闪着光:“这是我妈烙的油馍馍,刚出锅的时候脆得掉渣,现在凉了也香,你们随便拿。”兰州来的马海强则心翼翼地摆上一碟酥皮点心,轻轻一碰,酥皮就簌簌往下掉:“这是兰州老字号的点心,甜而不腻,配茶吃正好。”
秦宇轩笑着从行李袋里掏出两个粗布包,打开第一个,里面是母亲做的腌萝卜干,翠生生的透着清爽,撒着少许辣椒粉,看着就开胃。“这是我妈腌的萝卜干,配粥、就馍都好吃。”他又打开第二个包,里面是几包用牛皮纸裹着的麻花,金黄的麻花缠着细密的芝麻,“这是我来学校前在兴县县城买的,刚出锅没几,还脆着呢。”
不大的方桌很快被各地特产摆满,六个伙子围坐在一起,你递我一颗红枣,我塞你一块麻花,边吃边聊。阿布嚼着牛肉干,含糊不清地:“赵伟,你这牛肉干太地道了,下次回家可得多带点!”赵伟笑着摆手:“没问题,等暑假要是有空,我带你们去银川的戈壁滩上转转。”
李想拿起一根麻花咬了一口,酥脆的口感让他眼睛一亮:“轩子,你这麻花真香,比学校食堂卖的强多了。这学期学校有英语兴趣组,听有外教来上课,我打算报名,你们谁要一起?”马海强推了推眼镜:“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这学期的《工程力学》听难度不,我得把时间都用在专业课上。”张海峰也附和道:“我打算多泡图书馆,把大一没吃透的机械原理知识点补一补。”
聊着聊着,话题就落到了新学期的规划上。年龄最大的张海峰拍了拍秦宇轩的肩膀,语气诚恳:“轩子,虽你是咱宿舍的老弟,但上学期好几门课都是班里第一,学习上你最有办法。新学期可得带着我们点,别让我们掉队。”
“就是啊轩子。”阿布也跟着点头,“你看你,一边帮着徐老板开店,一边学习还没落下,脑子太灵光了!这学期咱们宿舍要是能集体进步,不定还能评上学校的‘优秀宿舍’呢!”
秦宇轩看着兄弟们期待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手里还攥着半块油馍馍:“我哪儿有那么厉害,就是上课听得认真点,平时多琢磨了琢磨。要是大家不嫌弃,咱们这学期可以一起加油。我想着,每晚上七点到般,咱们在宿舍集体自习,有不懂的题咱们互相讨论;周末也能约着去图书馆,遇到难啃的知识点,咱们一起找老师问。至于我店里的事,我肯定安排好时间,绝对不耽误学习,也保证能帮着大家一起赶进度。”
“好!就听轩子的!”李想第一个举手赞成,其他人也纷纷点头响应。窗外的月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照在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朝气的脸上。秦宇轩看着身边热热闹闹的舍友,又想起骡马市即将试营业的新店,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夜色渐深,宿舍里的笑声还在继续。桌上的特产渐渐少了,大家的话题却越聊越远,从家乡的趣事聊到未来的理想,从新学期的课程聊到对生活的期待。秦宇轩靠在椅背上,听着兄弟们的畅谈,心里充满了干劲,一年来他收获满满,学业有成,店也为自已添加了2800多元收入,还不算给象里和自己花的 ,彻底改变了现状,目前新店还马上要开。新学期将至,一边是共同打拼的事业,一边是并肩前行的同窗,他知道,1979年的这个春,注定会是充满希望与收获的开始。
喜欢寒门的仕途传奇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寒门的仕途传奇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