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在枫溪镇的日子,过得越来越踏实。
他已经能熟练地认草药、记症状,甚至能帮赵二柱熬药、包扎伤口了。村民们也越来越喜欢他,有事没事就来济世堂跟他聊,给他送点吃的 —— 王大婶送玉米粥,张爷爷送红薯,刘大婶送自己做的咸菜。
这下午,陈建国跟着赵二柱去田埂看枫树。现在是深秋,枫树叶红得像火,田埂上到处都是晒秋的村民,有的在晒枫果,有的在晒玉米,有的在晒红薯,热闹得很。
“建国,你看,这就是咱枫溪镇的秋,” 赵二柱指着田埂上的景象,笑着,“每到秋,咱镇里就跟过年似的,大家都忙着晒秋,晚上还会在一起吃红薯饭,唱山歌。”
陈建国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很感慨 —— 这才是生活啊,有烟火气,有欢声笑语,不像在城里,每都是焦虑和压力。
“二柱,你们这里的人,好像从来都不着急,每都很开心。” 陈建国。
赵二柱笑了:“着急也没用啊,日子要慢慢过,饭要一口口吃,活要一点点干。以前我师父总,‘心定了,日子就顺了’,我以前不懂,现在懂了 —— 只要心里踏实,不管啥日子,都能过好。”
陈建国愣了愣,“心定了,日子就顺了”—— 这句话跟爷爷的 “怀表能定心”,好像有点像。他摸了摸怀里的怀表,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不像以前在城里那样,总是慌慌的。
“我以前总想着要赚很多钱,要当很大的官,要让别人看得起我,” 陈建国轻声,“可现在才发现,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踏踏实实地做事,能帮到别人,能吃到热乎的饭,能睡个安稳的觉。”
赵二柱点点头:“你能想通就好。以前我也想过要去县城当大郎中,赚很多钱,可后来发现,咱枫溪镇的村民更需要我,在这里,我能帮到更多人,心里也更踏实。”
两人坐在田埂上,看着枫树叶一片片落下,像红色的蝴蝶。陈建国想起了爷爷,爷爷以前也喜欢坐在枫树下,看着枫树叶落, “枫叶落了,就该过冬了,冬来了,春就不远了”。
“二柱,我想试试,能不能找到回去的办法,” 陈建国突然,“我想回去看看林慧和乐乐,我知道错了,我想弥补他们。”
赵二柱点点头:“好,我帮你找村长问问,村长见多识广,不定知道啥办法。要是找不到,你也别难过,枫溪镇永远是你的家,我和丫永远是你的朋友。”
陈建国看着赵二柱憨笑的脸,心里暖暖的:“谢谢你,二柱。不管我能不能回去,我都不会忘记你,不会忘记丫,不会忘记枫溪镇的所有人。”
夕阳渐渐沉下去,把田埂和枫树林都染成了橙红色。陈建国和赵二柱站起身,往镇里走。路上,遇到了丫,丫手里拿着一片枫叶,跑过来递给陈建国:“叔叔,这个给你,今的枫叶最红了。”
陈建国接过枫叶,红得透亮,比以前见过的任何一片枫叶都红。他把枫叶夹进怀表里,和以前那片枫叶放在一起。
“丫,叔叔以后要是走了,你会不会想我?” 陈建国问。
丫点点头,眼睛有点红:“会!叔叔要是走了,我就每捡枫叶,等叔叔回来。”
陈建国摸了摸丫的头,笑着:“叔叔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
回到济世堂,陈建国坐在院子里的枫树下,打开怀表,看着里面的两片枫叶,还有 “枫火映心” 四个字。他突然觉得,怀表的 “定心”,不是让他逃避,而是让他找到自己 —— 找到那个踏实、善良、愿意帮别饶自己。
他以前总以为,中年饶成长,是赚更多的钱,当更大的官,可现在才明白,中年饶成长,是能接受自己的平凡,能珍惜身边的人,能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
风一吹,枫树叶落在怀表上,发出 “沙沙” 的声音,像爷爷在 “好孩子,你终于长大了”。陈建国把怀表贴在胸口,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 他知道,不管未来能不能回去,他都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因为他已经找到了 “定心” 的方法。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