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国半夜醒了,摸出怀里的手机,屏幕还是黑的。他想起在城里时,手机从没缺过电,现在却成了块没用的铁疙瘩。突然,他想起赵二柱的 “找铁匠打充电器”,心里一动 —— 枫溪镇的铁匠能打铁,不定能做出能充电的东西!
一亮,他就拉着赵二柱往镇上的铁匠铺跑。赵二柱被他拽得踉跄,疑惑地问:“建国,你急啥?找李铁匠干啥?你要打锄头?”
“不是打锄头,是打‘充电器’!” 陈建国激动地,“就是能给我那‘铁疙瘩’(手机)充电的东西,充上电就能话、看画面!”
赵二柱更懵了:“充电?啥是充电?那铁疙瘩还能话?你怕不是睡糊涂了?”
两人边边到了铁匠铺,李铁匠正在打镰刀,火星溅在地上,映着门口的枫叶,红得晃眼。陈建国冲过去,掏出手机递过去:“李铁匠,您能帮我打个‘充电器’不?就跟这个铁疙瘩配套,能让它亮起来、话!”
李铁匠接过手机,翻来覆去看了半,又用锤子敲了敲,皱着眉:“这铁疙瘩看着挺精致,就是没啥用啊。要让它亮,你点个灯不就完了?还打啥充电器?”
“不是点灯!是充电!” 陈建国急得手舞足蹈,“就是把‘电’装进去,跟装水进壶一样!您就打个能装电的铁盒子,上面有个棍儿,能插进这铁疙瘩里!”
李铁匠琢磨了半,似懂非懂地:“装电的铁盒子?还得有棍儿?我知道了!你是要个‘插销’吧?插门用的,铁做的,有棍儿,能插进去!”
没等陈建国解释,李铁匠就转身从铁架上拿了个铁插销 —— 黑黝黝的,一头是圆柄,一头是尖棍儿,递给陈建国:“诺,给你!这插销结实,插啥都稳!”
陈建国看着手里的铁插销,又看了看手机充电口,彻底懵了。他蹲在铁匠铺门口,手里攥着铁插销,半不出话。赵二柱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建国,这插销挺好的,你要是不用,咱拿回去插门也校”
周围的村民围过来看热闹,有人笑着:“建国,你这城里来的先生,咋还跟个插销较上劲了?” 有人打趣:“怕不是这插销是啥宝贝,能让铁疙瘩话?”
陈建国脸一红,刚要解释,赵二柱突然开口:“各位别笑,建国这是想他家人了,那铁疙瘩里有他家饶声音,他想再听听。” 村民们一听,都不笑了,有人:“原来是这样,真是个重情的人。” 王大婶还凑过来,塞给他一个红薯:“建国,别着急,慢慢找,总能找到办法的。”
夕阳西下,陈建国攥着铁插销,和赵二柱往回走。枫树叶落在他手里的铁插上,像给冰冷的铁镀了层暖。他看着手里的铁插销,又摸了摸怀里的手机,忽然觉得:虽然没打成充电器,可李铁匠的认真、赵二柱的维护、村民们的体谅,比充电器还暖。
原来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 “懂”—— 他们不懂 “充电”,却懂 “想家人”;不懂 “手机”,却懂 “着急”。这份不懂里的善意,比懂所有现代知识,都更让人安心。
喜欢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一个中年男人的时空札记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