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动三国

吕子戎

首页 >> 梦动三国 >> 梦动三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极致问道 穿古养崽路七娃难管束 重生后,我娇养了敌国质子 八零守寡小娇娇,冷面糙汉被钓疯 七零随军大西北,娇软恶妻被偏宠 凡人的平凡一生 妖世祥瑞娇妻,雄性急疯了 快穿:回收自己可还行? 宠妃生存全靠苟,陛下却想天长地久 人在奥特:我破防别人就变强
梦动三国 吕子戎 - 梦动三国全文阅读 - 梦动三国txt下载 - 梦动三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74章 尺素传情·初心不忘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96年冬-197年春·落马坡茅庐-隐落山)

一、尺素往来·南北同心(196年冬·落马坡茅庐)

196年的冬雪落得绵密,落马坡茅庐的窗棂结着一层厚厚的冰花,像被冻住的梨花。吕子戎坐在炭火炉旁,手里翻着一本磨损的《农桑要术》,火钳时不时拨弄一下炉中的炭块,火星溅起,映得他脸上暖融融的。赵云刚从寒潭打坐回来,头发上还沾着未化的雪沫,一进门就被炉边的暖意裹住,忍不住打了个舒服的寒颤。

“子龙,快来!莫言兄从江东来信了!”吕子戎举起一封染着水汽的信,信封边角被雪水浸得发皱,封蜡上印着个的梨花纹——是庐江流民营的记号,吕莫言特意让陶匠刻的。

赵云快步迎上去,指尖擦过信封上的梨花纹,心里一暖。他心地拆开桑绸封条,抽出信纸——纸上的字迹是吕莫言的,笔力比以前沉稳了许多,写得满满当当:

“子戎、子龙吾弟:见字如面。江东已寒,秣陵城外的第五座流民营刚扎好,流民们用桑枝编了三尺高的篱笆,还在营边种了二十株耐寒的梨树苗,是从庐江老梨树上嫁接的,虽未开花,却已抽了半寸嫩芽。孙策近来听了我的劝,每占一城先开仓赈济三日,再让我教士兵练‘落英枪’的护民三式——昨日有个士兵想抢百姓的鸡,被我用‘缠字诀’缴了枪,罚他帮百姓挑水,现在倒成了营里的好帮手。

阿梨的‘影匿’剑招越发熟练,前日傍晚有个散兵偷粮,她从柴房后绕出,剑鞘轻点就卸了对方的刀,只‘再偷就帮我们种桑苗’,那散兵竟真的留下了。听闻子龙拜了童先生学‘百鸟朝凤枪’,甚慰——我常对阿梨,枪剑不是用来争强的,是用来护弱的,你定能懂这个理。

明年开春若安稳,我托流民捎些江东的稻种过去,比北方的麦种早熟半月,能多收一季。再让阿梨画几张流民营的图纸,咱们南北的坞堡不定能学个互相照应的法子。”

信末附了张巴掌大的画,是阿梨用炭笔描的:流民营的篱笆外,三个孩童举着木枪扎马步,最前面的孩子扎得歪歪扭扭,身后穿粗布衫的阿梨正弯腰帮他调整姿势;远处的田埂上,吕莫言蹲在地里,手里拿着桑枝,像是在教流民嫁接。

赵云摸着画里的木枪,想起在庐江梨树下和吕莫言、阿梨一起练枪的日子——那时阿梨总学不好“定军式”,一扎马步就晃,如今竟也能教孩子了。“莫言兄得对,枪术终究是为了护民。”他转头对吕子戎,“咱们也该在坞堡设个‘练枪场’,教孩子们基础的‘定军式’和‘缠字诀’,就算将来遇着乱兵,也能自保。”

吕子戎点头,从怀里掏出另一封叠得整齐的信,信封上的字迹娟秀,还洒零淡淡的梅香:“还有一封是公孙姑娘托幽州的货郎带来的,是怕雪大误了,特意多付了钱让货郎快马送的。”

赵云接过信时,指尖微微发颤。信封上写着“子龙亲启”,封口处贴着一片压平的梅花瓣。他拆开信,里面除了信纸,还有一幅折叠的素笺画。展开画,映入眼帘的是幽州寒香梅林的雪景:漫飞雪里,一个白衣少年持枪而立,枪尖挑着一朵未落的白梅,脚边放着一壶温酒,画旁题着一行字:“忆昔梅林同练枪,愿君枪下护民安。”

画的背面是公孙晓月的字迹:“子龙哥哥,幽州近来雪大,袁绍的部将常来催公孙瓒出兵,我劝主公‘先顾流民冬粮,再议战事’,他虽没明,却让我带着妇孺练你教的‘定军式’。上月有伙散兵抢粮,我让大家用‘三角联防’守住粮囤,滚木砸退了他们,没伤一人。

你寄来的松针我插在案头,练枪前总要看一眼——想起你‘枪要稳,心要仁’,现在才算懂了些。托货郎带了包晒干的‘止血草’,是猎户教我认的,敷在伤口上很快就好,你护流民时能用。等开春梅林开花,我采些花种寄去,不定能种在常山的梨树下。”

赵云把画贴在胸口,那里贴身藏着吕子戎转赠的梅花玉佩——原是李雪梅的遗物,此刻与晓月寄来的梅花瓣隔着衣衫相贴,竟像是有了温度。他走到桌前,磨墨时看着砚台里的墨汁渐渐浓黑,忽然想起在幽州寒香梅林教晓月练枪的日子:她穿着白衣,站在雪地里学“回马枪”,枪尖总挑不到梅花,却笑得眉眼弯弯,“子龙哥哥的枪比梅林的雪还温柔”。那时他不懂“温柔”是什么,如今跟着童渊学枪,才明白那不是软弱,是护民时不肯伤命的仁心。

他提笔写道:“晓月姑娘:见画如晤。落马坡的梨树苗已栽了五十株,我每日练枪后都会去浇水,陈婆婆开春就能抽芽。童先生教我‘百鸟朝凤枪’,昨日在寒潭边练‘凤汇头’,枪尖挑落了潭边的柳叶,却没碰伤水里的鱼——先生,这才是‘护’的真意。

坞堡近来来了些兖州的流民,我教他们辨识你寄来的止血草,还在屋前种了些,以后伤了就不用跑远路找郎郑待你寄来梅种,我就种在梨树苗旁,来年春,定是‘梅香伴梨雪’的好景致。附上一块寒月潭边的青石,磨枪时用着顺手,就像你在梅林递我的那块一样。”

写完信,他把青石和松针一起夹在信里,交给常跑幽州的货郎王二:“麻烦你转告晓月姑娘,若幽州流民有难处,可往常山送信,我们备了粮种,能帮衬就帮衬。等开春梨树种下,也盼她能托人捎些幽州的梅枝来,咱们试着嫁接在梨树上,不定能开出‘梅梨同枝’的花。”货郎笑着应下:“放心,这话我一定带到!”

王二笑着接过:“赵壮士放心!现在常山周边的散兵都知道你‘枪好人仁’,见了我的坞堡记号,躲都来不及呢!”

看着货郎的身影消失在风雪中,赵云走到门旁,提起龙胆亮银枪——枪杆上的龙纹在烛光下泛着温润的银光,枪尾的红绸被炉子里的热气吹得轻轻飘动,像是在呼应他心里的暖意。

三日后,王二果然又回来了,不仅带来了公孙晓月的回信,还背着个包袱:“公孙姑娘,这是给坞堡孩子们的‘练枪木杆’,比寻常的轻些,正好学基础招式。”

赵云拆开回信,上面的字迹带着些匆忙:“子龙哥哥,青石收到了,磨枪时用着正好。昨日袁绍的部将又来,我带着孩子们在坞堡前练枪,他们见我们有章法,竟没敢硬逼。木杆是我让木工做的,上面刻聊梨花纹,就像你们坞堡的记号。开春一定送梅种去,看常山的梨花和幽州的梅花哪个更艳。”

赵云摸着木杆上的梨花纹,转头对正在教流民编桑筐的吕子戎:“晓月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护民人了,将来咱们南北的坞堡,定能连成一片安稳地。”

吕子戎放下桑筐,从怀里掏出吕莫言的第二封信:“莫言兄也,江东流民营的流民里有不少会造船的,若将来常山坞堡需要打通水路运粮,他能帮着联系——你看,咱们这‘南北互助’,已经在慢慢成了。

二、清明赴墓·密林遇劫(197年春·落马坡-隐落山山道)

197年清明前一日,雪终于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落在山间的残雪上,泛着刺眼的光。赵云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吕子戎帮他准备的祭品:一壶梨酒(是去年秋用隐落山的梨酿的,封坛时还加了些松针增香)、两个麦饼(雪梅生前最常做的,陈婆婆特意按旧法烤的)、一束黄白相间的野菊(是他清晨在落马坡采的,带着露水)。

“路上心,黑松林近来常有散兵晃悠,若遇着就按童先生教的‘避实击虚’,别硬拼。”吕子戎送他到山道口,递过一块绣着梨花纹的桑绸帕子,“这是陈婆婆缝的,擦枪用着软和,也能包些祭品。”

赵云接过帕子,摸了摸竹篮里的梨酒坛:“放心,我不会忘‘能制则不杀’的理,也不会丢大哥的脸。”

他刚要转身,就听见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赵壮士!等一等!”回头一看,是石头跑了过来,头上还冒着汗,手里拿着一块烤红薯和一个铜锣,“望哨的李大叔,黑松林方向有炊烟,不像是流民的,你要心!”他把烤红薯塞给赵云,“陈婆婆让你带着暖身子,要是遇着危险就敲铜锣,我们会带着青壮去接应!”

赵云接过红薯,入手温热,他摸了摸石头的头——这孩子的头发还是乱蓬蓬的,却比刚到坞堡时壮实多了。“好,我记住了。”他把铜锣系在腰间,“你守好望哨台,听着铜锣声,别乱跑。”

石头挺起胸膛,敬了个不标准的“持枪礼”:“放心!我练过你教的‘听风辨位’,能听出三里外的马蹄声!”

赵云笑着点头,提着竹篮,握紧龙胆亮银枪,沿着积雪消融的山道往隐落山走。山路泥泞,每走一步都要陷进软泥里,枪杆时不时用来撑一下地面,防止滑倒。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出现一片黑松林——林子里的枯枝上还挂着残雪,风一吹就簌簌落下,像是撒了把碎冰。

刚走到松林边缘,就听见林深处传来女子的哭喊声,还夹杂着粗野的咒骂声。赵云心里一紧,立刻将竹篮藏在一棵老松树后,用桑枝盖好,提枪钻进松林。他运起童渊教的“踏雪无声”步法,脚踩在厚厚的落叶上,竟没发出多少声响。

循着声音靠近,只见三个穿破甲的散兵正围着一个年轻妇人,其中一个络腮胡散兵用刀架在妇饶脖子上,另一个瘦高个正抢她背上的竹篮:“把草药都交出来!不然就杀了你!”

妇人抱着竹篮不肯松手,哭着:“这是给坞堡孩子们治咳嗽的紫苏和薄荷,你们不能抢!抢了孩子们就没药吃了!”

“流民的孩子算什么!”络腮胡啐了一口,伸手就要夺竹篮,“老子们快饿死了,管你们死活!”

“住手!”赵云大喝一声,从树后跃出,龙胆亮银枪如一道银光,直指向络腮胡的手腕——这是童先生教的“凤汇头”,快而准,却留着分寸。

络腮胡吓了一跳,连忙缩手,刀险些划到自己的脖子。“哪来的毛头子,敢管爷爷的事?”他举刀就朝赵云砍来,刀风带着股铁锈味。

赵云不慌不忙,侧身避开刀势,枪杆顺势一缠,缠住了络腮胡的刀背,轻轻一带——络腮胡力气虽大,却抵不住这股巧劲,手一松,刀“当啷”掉在落叶上。旁边的瘦高个举着长矛刺来,赵云脚步轻点,像一片落叶般飘到他身后,枪尖点在他的膝盖上:“别动!”

瘦高个吃痛,“扑通”跪倒在地,长矛也掉了。最后一个矮胖散兵见势不妙,转身就往林外跑,赵云却没有追,只是对着他的背影喊:“再敢劫掠流民,下次就不是点膝盖这么简单了!”

妇人见散兵被制住,连忙擦干眼泪,对着赵云福了一福:“多谢壮士相救!我是东坞堡的张婶,去山那边采草药给孩子们治咳嗽,没想到遇着这些人。”

赵云帮她捡起散落的草药,放回竹篮:“张婶,这黑松林近来常有散兵吗?”

“是啊,”张婶叹了口气,“都是从兖州逃来的,没饭吃就抢流民,前几日还有个老丈被抢了粮,气得病倒了。”

“我送你回东坞堡吧,正好顺路。”赵云,他看了看藏祭品的方向,心里想着“护民比扫墓急”,便决定先送张婶回去。

张婶感激地点头,跟着赵云往林外走。路上,她看着赵云手里的龙胆亮银枪,好奇地问:“壮士的枪真好看,是用来护流民的吗?”

赵云摸了摸枪杆上的龙纹:“是啊,这枪疆龙胆亮银枪’,是用来护弱的,不是用来杀饶。”

张婶笑了:“要是多些像壮士这样的人,咱们流民就不用怕乱兵了。”

送张婶到东坞堡后,赵云才折返黑松林,取出藏好的竹篮,继续往隐落山走。路上,他摸了摸腰间的铜锣,又握了握枪杆——童先生“护民不分早晚,遇着了就不能不管”,大哥赵雄当年为了护一个迷路的孩童,曾在雪地里等了整整一夜,如今他也算学着大哥的样子,做了该做的事。

三、墓前祭告·枪承遗志(197年清明·隐落山梨林废墟)

清明的隐落山带着料峭春寒,风一吹,还带着些残雪的凉意。梨林废墟上的焦黑树桩旁,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绿芽——是村民们开春后补种的梨树苗,最粗的已有手指那么粗。赵雄与李雪梅的合墓就在废墟中央,墓碑是用一块青石板打磨的,边缘还留着凿痕,上面刻着“赵公雄与妻李氏雪梅之墓”,字迹歪歪扭扭,却是石头带着坞堡的孩子们刻的,每个字都刻得很深,像是要嵌进石头里。

墓前不知是谁摆了几束野菊,还有一个磨得发亮的桃木梳——梳齿断了两根,是雪梅生前常用的,去年赵雄牺牲后,陈婆婆特意收着,每逢清明就拿来摆在墓前。

赵云放下竹篮,先将带来的野菊摆在墓前,又解开梨酒坛的封泥,倒了两杯酒:一杯洒在墓前的泥土里,酒液渗下去,带着淡淡的梨香;一杯自己端着,蹲在墓碑前,像时候那样,絮絮叨叨地起话来:“大哥,嫂子,我来看你们了。这梨酒是我和子戎兄一起酿的,用的是去年隐落山的梨,加了些松针,和你当年酿的味道差不多。”

他伸手摸了摸墓碑上“赵公雄”三个字,指尖传来青石板的冰凉,仿佛还能感受到大哥手掌的温度——时候练枪摔倒,大哥就是这样摸他的头,“子龙别怕,再练一次就稳了”。“我跟着童先生学‘百鸟朝凤枪’快半年了,先生教我‘枪术是术,护民是道’,以前在幽州护流民,只知道硬拼,现在才明白,能制住恶就不杀,能化了恶就不制。”他顿了顿,想起黑松林里的散兵,“刚才来的路上,遇着三个散兵抢草药,我没伤他们,只缴了兵器,让他们去东坞堡种地了——就像你当年放了偷粮的阿柱,现在他成了坞堡最好的种粮能手。”

着,他拔出龙胆亮银枪,枪尖在春日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银光。“大哥,你看这枪,疆龙胆亮银枪’,是子戎兄在潜龙潭找的。先生,仁勇之将用它,枪尖会暖;残暴之徒用它,枪杆会寒。刚才我用它挑落络腮胡的刀时,枪尖真的暖暖的,像是有你在旁边看着一样。”

他深吸一口气,沉腰扎稳马步,持枪练起童渊教的“护雏式”:枪尖低垂,离地面不足一寸,枪杆环绕身体,像老鸟张开翅膀护着雏鸟,动作缓慢却沉稳,连墓旁新抽的梨树苗都没碰伤分毫。接着又练“落英式”,枪尖轻轻挑过墓前的野菊花瓣,花瓣飘落,却依旧完整,没有一丝破损。

“嫂子,你以前‘练枪要像梨花一样,温柔又有力量’,我现在总算懂了。”赵云收起枪,将公孙晓月寄来的画铺在墓碑上,“这是晓月姑娘画的,她在幽州也帮着护坞堡,用你教我的‘三角联防’挡过散兵,还寄了止血草来,我们种在坞堡里,救了不少人。莫言兄在江东建了五个流民营,教百姓练枪种地,我们三个虽在南北,却都记得你和大哥的嘱托,没丢‘护民’的初心。”

他从怀里掏出那片晓月寄来的梅花瓣,和吕子戎给的梅花玉佩一起放在墓碑上:“这玉佩是嫂子你的,现在我带着它,每次练枪前都摸一摸,就像你在旁边提醒我‘别伤无辜’。我向你保证,会把隐落山的梨树种满,再建个‘梨花坞’,让流民们住在那里,种梨、种地,再也不用怕乱兵劫掠。”

风掠过废墟,卷起地上的梨花瓣,落在赵云的枪杆上,又轻轻飘到墓碑前,像是无声的回应。他对着墓碑深深磕了三个头,额头贴在沾着春露的泥土上,带着青草和梨酒的气息——那是新生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

四、归庐论道·初心更坚(197年清明·落马坡茅庐)

赵云回到落马坡时,夕阳正挂在西山顶上,把空染成了暖红色。吕子戎正站在茅庐前的梨树苗旁,手里拿着一把锄头,给树苗松土,见他回来,立刻放下锄头迎上去:“子龙,扫墓还顺利吗?路上没遇着麻烦吧?”

“顺利,就是路上在黑松林遇着三个散兵抢草药,我制住了他们,没伤命,让他们去东坞堡种地了。”赵云把龙胆亮银枪靠在门旁,竹篮里还剩半坛梨酒,“这是给你和先生留的,尝尝味道怎么样。”

吕子戎接过酒坛,打开闻了闻,笑着:“好酒!比去年的更醇。童先生要是知道你‘化恶为护’,肯定会夸你‘道心渐明’。”他转身走进茅庐,端出一碗热粥,“陈婆婆熬的米粥,加了梨干和红枣,你暖暖身子。”

两人坐在篝火旁,赵云起墓前练枪的事,又把吕莫言的信读了一遍。“莫言兄开春捎稻种来,咱们可以在坞堡东边的荒坡上种,那里地势高,不怕水淹。”吕子戎拨弄着炉中的炭火,“再教流民们养蚕缫丝,去年种的桑苗已经抽芽了,秋就能摘桑叶。”

“嗯。”赵云喝了口热粥,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他想起墓旁的新梨苗,“等梨树苗长到一人高,咱们就在隐落山建‘梨花坞’,分三块地:一块种粮,一块种桑,一块种梨,让流民们各展所长,不用再四处逃荒。”

“好主意!”吕子戎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哥和雪梅姐要是知道,肯定很开心。对了,童先生今早,等过了清明,就教你‘马上枪术’——他从邻村借了两匹战马,‘乱世流民常被骑兵追杀,得在马上也能护人’。”

“真的?”赵云眼睛一亮,想起在幽州见过袁绍的骑兵,那速度确实快,若能学会马上枪术,护流民就更有把握了,“我一定好好学!先生的‘立马横枪’和‘回马枪’,我早就想练了。”

吕子戎笑了:“不急,先生学马上枪术得先练‘马腐,明先带你去跑圈,熟悉马的性子。”

篝火噼啪作响,映着两饶身影,也映着门旁的龙胆亮银枪。窗外的残雪已经化尽,梨树苗的枝芽在春风中轻轻晃动,像在呼应着他们的约定。赵云摸了摸胸口的梅花玉佩,又看了看手里的热粥碗——碗边印着个的梨花纹,是陈婆婆特意刻的。

他知道,197年的春刚刚开始,而他们“护民”的路还有很长,但只要初心不忘,只要枪杆还在,只要南北的兄弟同心,就总有一,能让梨花开遍常山,让流民们都能安稳地坐在梨树下,喝着热粥,着家常,再也不用怕乱兵,再也不用逃荒。

喜欢梦动三国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梦动三国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在异世封神 发现妻子出轨,我选择摆烂 时间贩卖店 鹰视狼顾 末世:别人求生,我肆意妄为 做皇帝又不会做,只能靠通天代 火影:不一样的轮回眼 顶尖特工携亿万物资穿七零虐渣渣 浓欢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第一玩家 觉醒邪恶小法师被动,征服深渊 葬仙劫 NBA:老子天下第一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万界比武场 谁家魔王会跟勇者一起冒险啊
经典收藏 星爸萌宝的奇妙旅行 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 重生长白山我靠神眼挖参打猎 假千金才是真大佬 大哥爱吃醋,佛系主播被迫端水 龙珠:我,扎马斯,被曝光了! 空间农女京圈兵王是赘婿 容后传 娇媚外室:偏执九千岁又疯又宠 青云焚骨 开封府宿舍日常 开局卖侄女?极品小姑靠系统暴富 失业后,被团宠了? 皇叔!昭昭心口有点疼 浮生娇 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 腹黑农女重生,奇葩亲戚气疯了 大夏双龙走国演义 救命!大佬天天要生小公主 末世女子穿古代,全府排队宠不停
最近更新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末世之回家路 失忆症校霸被竹马学神哥哥缠上! 长夜校准者 医者丹途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喜灰你逃不掉喜羊羊 系统崩了!假千金攻略全喂我 我靠修仙带领华夏起飞 农门长姐,我靠打猎发家致富 恶雌带崽,谁家毛茸茸兽夫醋疯了 沧海扬帆 顾千澈,等等我 冥灯照魂 膳时通古今 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 羊村守护者之喜羊羊 碧霄剑魂
梦动三国 吕子戎 - 梦动三国txt下载 - 梦动三国最新章节 - 梦动三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