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首页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有结局的事 诱他上瘾,禁欲太子爷秒变嘤嘤怪 浮生娇 重生之侯府良女 极致问道 大盛天命人 建立宗门从入门到放养 四合院重生,大国科技工匠 小小寻仙路 快穿:回收自己可还行?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好看的N次元小说

第154章 商业革命:宋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宋真宗明道元年(1032年)暮春,汴梁相国寺东侧的“界身巷”里,晨光刚穿透薄雾,就被满街的喧嚣唤醒。两侧的商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伙计将新到的江南云锦挂在竹架上,绯红、宝蓝的纹样在阳光下流转;瓷器铺的柜台上,柴窑白瓷、越窑秘色瓷排成两列,掌柜正用软布细细擦拭;最热闹的是街角的“交子铺”,门前排着长队,商人、贩捧着沉甸甸的铜钱,等着兑换轻便的交子,偶尔传来“这交子比带铜钱方便多了”的感叹。年过五十的赵仲,身着青色便服,与刚赴任睦州通判的范仲淹并肩走在巷中,手里攥着一卷赵烈晚年写的《五代商业考》,册页上“后晋福年间,汴梁商铺十闭其九,交易多靠谷物、布帛易物”的字迹,与眼前的繁华形成刺眼对比,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震撼与欣慰。

“赵编修,这界身巷的热闹,比应府的集市盛十倍不止!”范仲淹驻足在一家绸缎庄前,看着柜台上堆叠的蜀锦,眼里满是惊叹。他出身寒门,早年见惯了乡间物物交换的窘境,如今见商人用交子轻松买下两匹云锦,仍难掩诧异,“学生在应府时,买一匹粗布都要扛着铜钱去,哪像现在,一张纸就能当钱用?”

赵仲笑着点头,翻开《五代商业考》,指着其中一段:“你看这里——后汉乾佑二年,我随父亲在晋阳,想买一斤盐,得用半袋粟米换,铜钱根本没人认,因为各地铸的钱大、成色都不一样,商家怕吃亏。如今的交子,是成都交子务统一印制,有防伪印记,全国通用,这就是治世的好处。”他顿了顿,望向交子铺门前的长队,“你父亲赵烈将军常‘乱世藏粮,治世藏钱’,可这‘钱’要是不方便流通,再富也没用。如今交子解决了这个问题,商人才能放心把生意做遍大宋。”

正着,一阵熟悉的笑声传来,绸缎庄的老板沈月娘从里屋走出,她身着素雅的蜀锦襦裙,比起几年前在苏州时,多了几分干练。“赵编修!您怎么来了?”沈月娘快步上前,手里拿着一匹新织的“云纹锦”,“这是按您父亲《武经总要》里的‘对称纹样法’改进的,比以前的蜀锦更耐穿,上周刚发往泉州,海外商人一下子订了两百匹!”

赵仲接过云锦,指尖拂过细腻的纹理,想起父亲当年在苏州抢救蜀锦的场景——那时的蜀锦因战乱几近失传,如今却能远销海外,心里满是感慨:“好,改得好!你父亲苏老栓要是泉下有知,见你把蜀锦生意做这么大,定会高兴。”

“可不是嘛!”沈月娘笑着招手,引两人进内屋,“现在不仅蜀锦好卖,我还雇了五十个女工,在成都开了新作坊,用的是毕昇传下的木活字印花纹,比手工快三倍!去年赚的钱,够在汴梁再买两处铺面了——这在五代,想都不敢想!”她指着墙上的账本,上面记着“三月售蜀锦三百匹,收交子五千贯”的字样,“以前收铜钱,得雇人看着,怕被偷、怕成色不好;现在收交子,一张纸就能存起来,方便多了。”

范仲淹凑过去看账本,指着“泉州订单”的字样:“沈掌柜,您的蜀锦还能卖到海外?学生在睦州,见港口有不少商船,是不是也运您这样的货物?”

“正是!”沈月娘点头,眼里满是自豪,“泉州的市舶司给我发了‘蕃商贸易许可’,我的蜀锦能通过商船卖到高丽、日本,甚至阿拉伯!去年有个阿拉伯商人,用香料换了我一百匹云锦,在他们那儿,这样的锦缎能换十匹骆驼呢!”

离开绸缎庄,两人又来到街角的“官窑瓷铺”。铺内的货架上,摆满了各式瓷器——柴窑的白瓷碗薄如纸、声如磬,越窑的秘色瓷瓶青如、明如镜,还有新出的“景德镇青白瓷”,釉色介于青白之间,引得不少富家子弟驻足挑选。掌柜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姓周,祖上在后周时就是官窑工匠,如今靠着瓷器生意,把儿子送进了国子监。

“赵编修,您看这青白瓷!”周掌柜捧着一个瓷瓶,语气里满是自豪,“这是按您父亲留下的‘釉料配比法’烧的,比以前的瓷器更结实,还不容易沾油污。上个月,三司的官员来订了两百个,是给皇宫用呢!”

赵仲接过瓷瓶,阳光透过釉面,映出淡淡的青色,想起后周显德年间,柴荣下令烧造柴窑瓷时的场景——那时的工匠们用最简陋的窑炉,反复试验十几次才能烧出一件合格的瓷器,如今却能批量生产,还能根据客户需求调整釉色。“这就是技术的力量啊。”他对范仲淹,“你父亲常‘乱世靠勇,治世靠技’,工匠们有了好技术,才能做出好东西,商业才能繁荣。”

范仲淹看着铺内来来往往的顾客,有买瓷器送礼的官员,有批发瓷器去外地卖的商人,还有买个碗给孩子用的百姓,突然感慨:“以前总觉得商人重利轻义,如今才知道,没有商业,百姓连好瓷器、好绸缎都用不上。五代时,百姓能有件粗布衣服、一个陶碗就不错了,哪像现在,连普通人家都能用得上瓷碗。”

正午时分,两人来到相国寺的“瓦子夜时——此时虽未到夜晚,却已有不少食肆开始营业,卖胡饼的摊贩吆喝着“热乎的胡饼,夹肉两文钱”,卖馄饨的摊前冒着热气,香气弥漫在巷郑赵仲带着范仲淹走进一家“五代风味馆”,掌柜是个从洛阳来的老者,祖上在后唐时开过食肆,如今专卖五代时的吃,却用了新的经营方式——客人先选菜,再用交子结账,不用等店家找零。

“赵编修,您还是老样子,要一份胡饼夹肉、一碗馄饨?”掌柜熟稔地招呼,手里拿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胡饼夹肉x1,馄饨x1,共五文”,“现在用这‘菜牌’,客人不用喊,我也不会记错,比以前方便多了。”

赵仲点头,接过胡饼,咬了一口,肉香与饼香在口中散开,却让他想起后唐同光年间的苦日子——那时的胡饼又干又硬,里面只有一点点肉末,还是战乱中难得的美味。“比老夫年轻时吃的胡饼好吃多了。”他笑着,“那时你父亲在河东军,过年才能分到一个这样的胡饼,还要省着吃。”

范仲淹听着,心里满是触动:“学生以前总听人五代苦,却不知道苦到这种地步。如今的百姓能吃饱、能穿暖,还能用上好东西,都是靠陛下的治世,靠赵公这样的人守护下来的。”

午后,两人来到“行会会馆”——这是商人自发组织的机构,负责制定行业规则、解决商业纠纷、保护商人利益。此时,会馆内正有几位商人争论,起因是一家布铺卖的粗布质量不合格,买家要求退货,卖家却不肯。行会会长是个年过六旬的布商,姓王,祖上在后晋时就做布生意,如今手持《大宋商律》,正耐心调解:“按行会规矩,布的经纬密度不够,就得退货,还要赔偿买家损失。咱们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不能学五代时的奸商,卖次货坑人。”

赵仲走进会馆,看着王会长公正调解,心里满是欣慰:“五代时,商人没个靠山,被乱兵抢、被官吏勒索,哪有什么规矩可言?如今有了行会,有了《大宋商律》,商人才能安心做生意,这就是商业革命的根本啊。”

王会长见到赵仲,连忙起身行礼:“赵编修!您来得正好!我们正想请您给行会写篇序言,讲讲五代的商业困境,让后辈商人知道现在的好日子来之不易。”

“好!”赵仲爽快答应,“老夫会把你父亲赵烈将军记录的五代商业乱象写进去,让大家知道,如今的繁荣不是生的,是无数人用血汗换来的。”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界身巷的商铺依旧热闹,交子铺的掌柜开始清点账目,绸缎庄的伙计忙着整理货物,食肆的摊贩还在吆喝着招揽客人。赵仲与范仲淹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街上的行人——有扛着货物的挑夫,有提着食盒的妇人,有拿着饺子去买糖的孩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安稳的笑容。

“赵编修,学生现在才明白,您推动科举改革、支持商业发展,都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范仲淹停下脚步,望着远处的汴梁城墙,“学生到睦州后,定要效仿汴梁,鼓励商人开店,推广交子,让睦州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商业繁荣的好处。”

赵仲拍了拍范仲淹的肩膀,声音坚定:“好!你要记住,商业不是‘重利轻义’,而是‘互通有无’——百姓有了钱,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有了商税,才能加强边防,将来收复燕云,也需要商业带来的财富做支撑。你父亲赵烈将军在《五代商业考》里写‘治世的根基,在百姓的钱袋,在商饶诚信’,就是这个道理。”

回到赵府,赵仲挑灯夜战,在《五代秘史》的“商业革命”章节写下批注:“宋真宗明道元年,观汴梁界身巷商业之盛,叹大宋商品经济之繁荣,实乃五代未有之局。此非偶然,乃治世之功:其一,交子通行,解货币混乱之弊,比五代物物交换便捷百倍;其二,市坊打破,夜盛晓市兴起,百姓交易不再受时间、空间限制,比五代宵禁之制开放;其三,行会建立,商律完善,商人有规可依、有法可护,比五代奸商横行之状有序;其四,技术传承,蜀锦、瓷器技艺精进,产品远销海外,比五代手工业凋零之态兴盛。然商业繁荣亦有隐忧:需防商人囤积居奇、需防官吏勒索商户,需以五代‘苛税亡商’为戒,方能长久。赵烈亲历五代商业之苦,深知‘商兴则民富,民富则国强’,此革命,亦为完成其‘治世需让百姓有钱花’之遗愿。”

批注写完,赵仲将《五代秘史》与沈月娘送的云纹锦、周掌柜送的青白瓷碗放在一起。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照亮了“商业繁荣”四个字,也照亮了大宋治世的希望——通过商业革命,不仅让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更让国家积累了财富,为后续应对辽夏威胁、收复燕云,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此时的汴梁,交子铺的掌柜还在清点当日的交易额,脸上满是笑意;成都的丝绸作坊里,女工们还在加班织锦,为泉州的订单赶工;睦州的港口,范仲淹正与市舶司的官员商议,如何让当地的瓷器通过商船卖到海外——一场围绕“商业革命”的繁荣,正在大宋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它源于五代的教训,源于宋初的改革,源于无数饶坚守,更源于对未来的期盼。而这一切,都像赵烈当年期望的那样——没有战乱,没有苛税,百姓能靠双手赚钱,商人能靠诚信致富,收复燕云的梦想,正通过这点点滴滴的繁荣,慢慢靠近。

喜欢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龙珠:天下无敌贝吉特 第五形态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天道天骄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我只是想安静的打怪升级 觉醒邪恶小法师被动,征服深渊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浓欢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特殊事件专案组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第一玩家 屠狗之辈 锦上 青囊尸衣 末世就是肝 我的虚拟游戏
经典收藏 爱谁谁 隐婚是门技术活 空间农女京圈兵王是赘婿 农门团宠:泼辣娘子福运绵绵 废材又怎样?我锻体成圣! 生存游戏:开局被判为八级残废 带萌团子二嫁,进王府当摆烂宠妾 哀牢山的活死人 在乡村爱情当村支书 摊牌了,白月光她就想左拥右抱 混元典 快穿:回收自己可还行? 探仙踪之回家计划 踹崽跑路!帝国总裁红眼求她复婚 逃不掉!清冷宿主又被病娇强制爱 重生之悠然幸福 星穹铁道:开局喝奶卡芙卡是我妈 边吃瓜,边修仙,法宝捡到手软了 假千金才是真大佬 公主为质之踏雪寻梅
最近更新 休夫当日,整个国公府跪求我原谅 综影视之末末问情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前夫重生娶白月光?我换亲嫁他哥 凡人修仙之问道长生 覆舟录 吞天魔炉 傅律师,太太说她不回头了 九盏涤魂录 残界无僵 手机通天庭,开局撩到哪吒三太子 凡人修仙全传 天崩开局:伪装神女我赢麻了 综影视兰香惊鸿 痴傻王妃复仇崛起 溪午未闻钟 守寡后,我逼疯了满朝文武去种田 重生九零:踹翻极品后我逆袭暴富 六零换嫁,大小姐随军西北赢麻了 我,薯条,苏联英雄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 卢洲的青尘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txt下载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最新章节 - 五代烽烟:从草莽到龙庭全文阅读 - 好看的N次元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