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的结束和广播站的全员换血的变化后,玉江中学也进入了期末考试周,刘晓艺也渐渐把侧重从热爱的广播事业,转回到学习上来了。
逐渐增厚的错题集,晚上书桌亮亮的一直到十二点,重点班的月考也因为广播站积累的文学知识,文采水平显着提高;除了奋力备考的同时,她也抽空地到图书馆提前借阅演讲比赛需要的资料。
图书馆的老式电扇吱呀转动,刘晓艺在“语言艺术”的书架前踮起脚尖。她要找的那本《播音发声技巧》放在最高层,书脊已经有些泛黄。
刚刚把书从书架上取下来,里面夹着的借书卡从书页中滑落。上面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最近一次的借阅人赫然写着“洛锦川”,日期是她第一次播音的前一周。书里夹着张便签纸,上面是熟悉的工整字迹:【感情很丰富,注意第38页的胸腔共鸣练习,对改善音色很有帮助--Y】。
刘晓艺忍不住微笑,指尖抚过那些字迹。她翻开第38页,发现页边还有铅笔做的细批注——正是她第一次播音后收到的笔记本里面写的技巧。
“找这个?”
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她差点把书掉在地上。洛锦川不知何时站在书架另一端,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怀里抱着几本《英语演讲范文》。
阳光从他身后的窗户照进来,给他轮廓镀上一层金边。“我...我在准备演讲比赛。”刘晓艺把书抱在胸前,像抱着盾牌。
洛锦川嘴角微微上扬:“知道。”他从书包里取出个笔记本,“去年参赛的稿子,也许对你有用。”
笔记本扉页上还贴着一张剪报——正是报道她第一次播音成功的校报文章,旁边用红笔画了个的五角星。
晚间放学后到晚自习前的舞蹈教室空无一人,刘晓艺设定一个时的舞台形象培训。
刘晓艺对着墙面的落地镜练习表情,镜中的少女眉目生动,时而严肃时而微笑。
这是她向以前(2)班班花杜雅琪借来的特权——作为交换,她要在广播里播放杜雅琪的喜欢明星的成名曲。
自她跟着图书馆借来的演讲比赛形态表情训练, “嘴角再上扬三分,微笑要轻微露齿。”她自言自语,模仿着书上的“亲和力微笑”,“眼神要聚焦在最后一排观众...”
突然,镜子里多出个人影。周漾倚在门框上啃着苹果,头发上用一只笔胡乱簪着,慵懒感十足:“啧啧,某些人不回家,偷偷特训啊?”
“你怎么来了?没回家吗?”刘晓艺慌忙收起夸张又显得呲牙咧嘴的表情。
“送这个。”周漾扔来个塑料袋,里面是盒崭新的彩色粉笔,“奶奶跟我用这个画演讲思路图最醒目。”
她顿了顿,突然压低声音:“我哥...不是,洛锦川他爸是省文广局的,家里有全套专业设备,加上他妈又是港岛公司的翻译官,常年跑国外的。”
刘晓艺握粉笔的手停在半空。难怪他对竞赛知识、播音技巧以及英语演讲都这么了解,难怪他能弄到那么多珍贵磁带...
“下周六他家没人,”周漾眨眨眼,“要去特训吗?让他带你。”
期末考试如约而至,玉江中学全校都沉浸在考试氛围当中,广播站也因为全校统一的考试周就暂时暂停了,刘晓艺在考试周这段时间里,除了霸占了图书馆的一席位置,还成为了各科任老师办公室的常客。
7月6日,期末考试成绩单贴出来那,刘晓艺的名字依旧坚挺着排在第九位。英语作文甚至被当作范文复印张贴,上面有老师用红笔写的批语:【语言流畅,见解独到】。
“可以啊学霸!”周漾勾着她的脖子,“这回该你请客吃冰棍了!”
广播站门口挤满了来投稿的学生。刘晓艺整理点歌单时,发现里面混着一份特别的“稿件”——是张手工制作的明信片。
上面画着彩色铅笔的简笔话筒和声波图案,背面写着:【听优秀的人都会关注《青春旋律》,所以我每准时收听。——高二(3)班听众】
没有署名,但简单的语句里透露着他们对她的认可。
刘晓艺把明信片心地夹进英语书里,抬头看见窗外梧桐树下,洛锦川正和吴淞学长着什么。
少年似有所感,忽然转头望向广播站窗口,阳光在他睫毛上跳跃成金色的光点。
蝉鸣声忽然变得很响,夏风裹挟着青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刘晓艺按下播放键,磁带转动间,虎队的《爱》流淌而出——这是她偷偷为某个特别听众准备的惊喜。
透过玻璃窗,她看见洛锦川的脚步明显顿了一下,随即唇角扬起好看的弧度。这个夏,声波里藏了太多不出口的秘密。
演讲比赛由于邀请了全市各中学之间进行比拼,赛会方连同各高校一起会利用假期进行参赛人员的集体培训。
暑假后的第二个星期六,刘晓艺来到校门口和广播站的其他参赛成员汇合,一起等着训练营的大巴。
这次的演讲比赛,玉江中学派出了5饶团队,除了刘晓艺,乔诗琪、彭梓峰、李季以及马翔飞,五个风格各异但又各自的优点,手里攥着特训班的入营通知书。
刘妈妈在旁边帮她提着的帆布行李箱里塞满着自制辣酱和罐子装着自家腌的泡菜。
“训练营的饭菜肯定不合胃口,这两罐我都给你做的不是很咸。”刘妈妈出门前用旧报纸仔细包好玻璃罐,“这瓶是微酸的,胃口不好可以加点...”
刘爸爸则检查着行李清单,钢笔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毛巾、牙刷、笔记本、钢笔...”他忽然停下,从口袋里摸出个塑料袋,“还有这个,新买的。”
是一盒薄荷糖,铁皮盒上印着外文字母——正是刘晓艺前世最爱的那个德国牌子,刘妈妈在超市的进货时特意去找了这款,她跑了好几次国际友谊商店去进货。
她猛地抬头,刘爸爸却已经转身去和带队老师寒暄,只留下一个略显僵硬但又很有安全感的背影。
“听训练营在市里的师范学院?”周漾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她往刘晓艺书包侧袋塞了包东西:“我奶奶腌的蜂蜜柠檬,半夜训练饿充点喝了两口,训练营话多了也可润润嗓子。”
塑料袋上装着玻璃罐细细的一层蜂蜜一层柠檬,很仔细的码好,罐里的蜂蜜可能因为糖度高在柠檬片上析出白色的糖霜。
“谢谢你带过来,替我谢谢奶奶。”她紧紧抱住周漾,就上了刚来的大巴“等我回来给你带师范学院的特产。
发车前五分钟,洛锦川才匆匆赶到。白衬衫后背湿了一大片,手里提着个布包,里面装着搪瓷缸和几本书。
“《演讲与口才》最新期,还没全部刊印的。”他气息有些不稳,“还有...”
网兜最下面是个崭新的随身听,旁边贴着便签:【录音功能已调试好,记录下你的声音--Y】。字迹工整得像是练习过很多遍。
汽车引擎轰鸣着启动时,刘晓艺透过车窗看见三人站在站台上挥手。周漾蹦跳着大喊什么,刘爸爸扶着刘妈妈的肩膀,而洛锦川...他静静立在原地,阳光给他轮廓镀上金边,像幅定格的老照片。
师范学院的宿舍是八人间,铁架床漆成军绿色,让她想起军训时的日子。本次带队的是广播站的新站长乔诗琪,她们两个女生被分到一个宿舍。
她还把另外四个人都拉到宿舍外面开了个会,宣布纪律:“早上六点晨读,晚上十点熄灯。我们在这里尽量不要违反宿舍和课堂纪律哈,这是代表玉江中学的形象的。”
第一的课程就让刘晓艺大开眼界。省电台的刘老师演示胸腔共鸣时,在讲台上放了个点燃的蜡烛:“用气息震动火焰,但不能吹灭它。”
刘晓艺被点名上台尝试。她深吸一口气,想象自己在播报《青春旋律》,缓缓吐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
烛火轻轻摇曳,纹丝不灭。台下响起掌声,刘老师惊讶地挑眉:“玉江中学的?你们学校出过不少好苗子,你们学校以前的孙师姐也是很优秀的呢。”
晚上整理笔记时,她发现洛锦川借给她的那本《演讲与口才》里夹着张纸条:【未来的你一定比星星更耀眼】。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