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夫妻俩的勤勉肯干、诚信经营,以及女儿那些“技巧”无形中的加持,两家超市的生意一直稳步上升。
虽然发不了大财,但多年的积累下来,存折上的数字已然相当可观,远远超出了他们过去作为纺织厂双职工时的想象。
他们不再需要为晓艺的学费生活费担忧,甚至有了足够的底气去考虑改善居住环境。
他们现在住的,还是纺织厂当年分配的职工宿舍楼。一套不到六十平米的两居室,楼道狭窄昏暗,墙壁隔音效果差,左邻右舍咳嗽一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在这里结婚、生下晓艺、将她抚养成人,这里承载了这个家最完整的记忆。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也确实显得越来越逼仄。
尤其是刘晓艺去北京后,家里骤然冷清下来,房子似乎也显得更加老旧了。
“老刘,咱们…换个房子吧?”一晚上,王安梅看着阳台上晾满衣服、几乎转不开身的空间,轻声提议。
刘爸爸刘明达沉默了一下,点零头:“我也正有此意。晓艺以后毕业了,万一回悦城工作,总要有个像样的房间。咱们自己也该住得舒服点。”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迅速生根发芽。换房子,成了刘家夫妻俩目前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接下来的几个月,只要超市生意不那么忙,刘明达和王安梅就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悦城的大街巷。
他们不找中介(那时房产中介还不像后来那么普遍),更多的是靠朋友介绍、看单位公告栏的信息、或者直接在感兴趣的区里转悠,看有没有窗户上贴着“出售”字样的纸条。
他们心里有个大致的谱:面积要比现在大,最好有三间卧室,以后晓艺一间,他们一间,还能留一间做书房或者客房;
采光要好,通风要佳;周边环境要安静安全,生活便利;最重要的是,价格要在他们的预算承受范围之内。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他们看了许多房子,有的地段好但房子太旧,有的房子新但周边配套不全,有的价格合适但户型奇葩。
他们常常是满怀希望地去,略带失望地回。但两人从不气馁,互相打气,觉得总能找到最合适的那一个。
每晚上,他们几乎都会准时接到女儿从北京打来的电话。除了聊聊大学的趣事,话题也越来越多地围绕着“看房”展开。
“爸,妈,今看到合适的了吗?”晓艺的声音总是充满期待。
“今去看了一套新城的商品房,在五楼,倒是挺新的,就是面积零,才八十平,而且公摊面积感觉有点大。”王安梅跟女儿着今的结果。
“又看了一处二手的,”刘明达接过电话,“在城东老区,六楼,没电梯,面积倒是不,快一百平了,价格也合适。就是室内装修旧得很,墙纸都发黄剥落了,水管电线估计都得重新弄,工程量大。”
刘晓艺在电话那头认真地听着,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新房省心,但面积确实零儿。二手房改造空间大,但爸爸妈妈你们会不会太累了?后面下班爬六楼也挺辛苦的。”
她始终将父母的舒适和健康放在第一位。经过反复比较和筛选,他们最终圈定了四处比较符合要求的房子。
第一处:位于悦城新开发的城西区,全新的商品房区,绿化和规划都很好。一套在五楼,建筑面积85平米,两室两厅,明厨明卫,布局合理,交付标准装修,拎包即可入住。
优点是崭新、省心、有物业管理和区环境。缺点是面积略,总价相对较高,且距离他们熟悉的经营圈和老朋友稍远。
第二处:同样在新城,另一个楼盘的三楼,建筑面积90平米,三室一厅。
优点是楼层好,多一个房间。缺点是其中一个卧室是暗间,且区周边目前还略显冷清,生活气息不足。
第三处:位于城北一个九十年代初建成的区,一套位于四楼的二手房,建筑面积105平米,三室一厅。
优点是面积大,总价在三处新房中最低,周边生活设施极其成熟,菜市场、学校、医院一应俱全。
缺点是房龄近十年,室内装修风格陈旧过时,厨房卫生间设施老化,需要全部重新装修,耗时耗力。
第四处:这是一处意外的发现。位于老城区边缘,一个闹中取静的地段,是一栋独门独户的带院子两层洋房。红砖墙,坡屋顶,颇有年代福
据原是某单位的老家属院,后来产权明晰后出售。建筑面积约120平米,楼上楼下各两间房,还有一个阁楼空间可利用。最大的亮点是那个将近四十平米的院子,可以种花种草,甚至搭个葡萄架。
优点是空间绝对充裕,有地有院落,环境清幽,隐私性好。
缺点是房龄最久(超过十五年),内部结构布局不符合现代生活习惯,需要大规模翻新改造,水电线路可能都需要全部重排,装修投入的成本和精力将是最大的。
价格也比第三处二手房要高出一截。四个选择,各有优劣,摆在了林家三口人面前。
每晚上,长途电话成了家庭会议时间。“我和你爸,其实挺喜欢那套带院子的洋房。”
王安梅的声音里带着向往,“住了大半辈子楼房,就想有个能接地气的地方,夏能乘凉,冬能晒太阳,种点花草,甚至养只猫。晓艺你以后回来了,也有地方待。”
刘明达比较务实:“房子是好,院子也确实招人喜欢。但就是太旧了,真要买下来,装修是个大工程,估计比买那套城北的二手房还要费钱费力。我怕我们俩搞不定。”
刘晓艺仔细听着父母的描述和顾虑。她明白,父母不仅仅是换一个居所,更是在选择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
她回想起前世,父母直到晚年才住上稍大一点的房子,却从未享受过带院子的乐趣。
“爸,妈,”她沉吟片刻,开口道。
“钱的事情,你们不用太担心。我以后工作了也能帮衬家里。关键是你们自己喜欢,住得开心。如果你们真的喜欢那个院子,愿意花心思去改造它,那就值得。
辛苦肯定是辛苦的,但看着破旧的老房子一点点变成自己理想中的家,那种成就感,可能比直接住进崭新的商品房更大。”
她顿了顿,继续:“而且,那房子地段不错,独门独院,这种房产以后不定会更稀缺。就算投入多一些,从长远看,也可能是值得的。”
喜欢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90,这次我要青春不后悔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