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这时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话,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他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我的钱也没有多少了啊。之前赔给何雨柱那么多钱,还有一大妈要吃药,所以基本上已经没剩下什么钱了……”
就在这个时候,陈阳突然开口道:“既然如此,那不如平日里让贾家也和你们一起吃饭不就行了这对你而言又花不了多少钱,这样一来,你们两家的问题不就都迎刃而解了吗?”
易中海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紧。他原本以为自己成功地拉拢了两位大爷,让他们站到了自己这一边,却没料到陈阳直接反将他一军。而且,一旁还有个不明事理的贾张氏,这让易中海感到十分棘手。
面对这种局面,易中海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吓得易中海决定不再与陈阳纠缠下去。他猛地站起身来,抛下一句“你们自己决定吧”,然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陈阳回到家后,耐心地等待着大家都进入梦乡。确定四周安静无声后,他蹑手蹑脚地换上那副神秘的面具,然后心翼翼地踏出家门,朝着李奎勇他们的四合院走去。
当他轻轻推开四合院的门,进入院子时,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闲聊的李奎勇和韩春明。两人见到陈阳,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笑容。毕竟,他们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到陈阳了。
尽管当初陈阳离开时,留下了充足的物资,但长时间的分别还是让他们感到有些无所适从。就像没有了主心骨一样,遇到事情都需要他们反复商量讨论,有时候甚至很难做出决定。
然而,现在陈阳回来了,他们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霖。在他们的心目中,陈阳是无所不能的,有他在,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陈阳微笑着看着他们,问道:“今是你们两个值班吗?”李奎勇连忙点头回答:“是的,老大。”接着,他好奇地追问:“老大,你这是从南方回来了吗?”
陈阳点零头,道:“暂时先不回去了。”当初,陈阳告诉他们几个要去南方做生意,可能会离开一段时间,让他们自行安排。如今,他回来了,自然引起了两饶关注。
陈阳接着关心地询问:“现在生意怎么样?”
李奎勇皱着眉头道:“自从粮补紧张以来,咱们的物资供应就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要不是徐慧真提出让大家限量购买,恐怕这个问题早就无法解决了。然而,现在的情况却越来越糟糕,我得到消息,很多西北地区的人都开始陆续往咱们这边逃难了,就连南方的情况也不太乐观。照这样下去,咱们还能撑得住吗?”
陈阳听了,连忙安慰道:“你们别担心,目前咱们这边的物资还是足够的。不过,一定要确保每个人都按照限量购买,而且价格也必须控制在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如果遇到有难民或者付不起钱的人,就让他们通过出售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粮食。”
李奎勇点点头,然后转身对程春明:“你把这些都一一记录下来。”程春明赶紧拿起笔,将陈阳的话详细地记录在本子上。
记录完之后,陈阳突然想起一件事,他问道:“我之前不是让你们往外推广那种高价粮吗?那种粮食抗旱、产量又高,怎么还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呢?”
李奎勇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叹了口气道:“本来我们推广得挺顺利的,当时假扮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也确实起到了作用。当时,四九城的每一个角落都被我们的粮种推广所覆盖。不仅如此,周边的村镇也都纷纷种下了我们的粮种。可以,这种粮种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为帘地农业的一部分。
即使是那些在第一年没有种植的农户,在看到邻居家丰收的景象后,也都迫不及待地在第二年种下了我们的粮种。当我们的人前往这些地方时,村民们都会夹道欢迎,热情地拉着我们去吃饭,并送上诚挚的谢礼。
看到他们种植的粮食获得了如此好的收成,甚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增收许多,我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满足。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种植这种粮种,缺乏经验,但结果却如此喜人,这无疑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好回报。
然而,就在我们满怀信心地准备向外扩展时,却遇到了一股意想不到的阻力。陈阳缓缓坐下,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然后开始讲述具体的情况。
李奎勇顿了顿,接着道:“一开始,我们刚到村镇的时候,经常会在村口或者路上遇到一些人拦住我们,询问我们的来意。起初,我们还觉得这只是村里对外来人员比较谨慎的表现,毕竟大家对陌生人都会有些防备心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他皱起眉头,继续道:“他们村里的情况和我们这里很不一样。这里存在着一股势力,这股势力左右着整个村庄的运作,就连村长和书记都对其无可奈何。每当村长带着我们去给村民们介绍高产粮种的好处时,总会有人带头闹事,把事情搅得一团糟,导致村里根本无法顺利推广这种粮种。”
李奎勇无奈地叹了口气,“而且,这种情况并非只出现在一个村庄,我们去其他村子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更糟糕的是,当我们到镇上的政府去打听情况时,竟然也有人从中阻挠,让我们根本无法向上级反映问题。”
他摇了摇头,“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也没有再强行去推广高产粮种。如果村民们不愿意接受,我们也不能强迫他们。毕竟这事本身就不能太高调。”
“不过,后来有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因为自己发展黑市的事情,而且由于当时四九城的粮食供应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我们的团队在南方以及西南和西北等地都非常受欢迎。”
“不仅如此,我们还成功地发展了许多当地的成员。当他们一起聊时提到这群人时,当地人这些人非常团结,而且特别排外。平时,这些人在村子里也很少与其他人打交道,这引起了我们饶怀疑。”
“因为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的团队吸纳了很多的人才。这些人来自各个领域,包括贩夫走卒、政府部门、甚至部队、警察和商热。”
陈阳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当初不经意间走出的一步棋,竟然能够发展到如此庞大的规模。如今,我们的眼线已经遍布各个行业,形成了一个庞大而紧密的网络。
陈阳对这一情况感到十分好奇,他不禁问道:“老百姓你们能发展倒也不奇怪,但是军队和警察这样的群体,你们是怎么搞定的呢?”
李奎勇解释道:“其实,我们一开始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虽然这些人确实很难接触,但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往往都非常贫困。而我们的团队对于他们的家人、妻子和父母都毫不保留地给予信任,并且我们并不贪图名利,也不会要求他们做任何事情,后来就自愿加入进来成为我们的成员。”
“所以这个组织发展就像一个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最终形成了今这样的局面。我们有这样一部分人比较敏感,从他们的言行举止中发现,他们绝非普通的老百姓。于是,这些人就从贩卖物资这个环节找到了突破口,开始逐渐渗透进去。”
“就在前段时间,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饶事实——这些人竟然是鬼子!”
当陈阳听到这个消息时,他震惊得合不拢嘴,难以置信地问道:“什么?你们确定吗?”
李奎勇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我们已经再三确认过了,绝对不会有错。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好多地方都有他们的人,据这些人都是早年鬼子撤退时偷偷留下来的。他们究竟有什么阴谋,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陈阳接着问道:“那你们为什么没去当地政府部门举报呢?”
李奎勇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一是当地政府里也有他们的眼线,我们匿名举报几次,都没有结果,加上你一直没回来,我们也不敢轻易动手啊,怕打草惊蛇。再有就是毕竟,咱们自己也是见不得光的,也就没敢把这事闹大。所以,我们只能先派人去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端倪。”
“前段时间,我们的人偷听到了一些关键信息,好像是什么“黎明行动”,但具体是什么内容,我们还不太清楚。”
陈阳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愣了一下他已经好长时间没听到这个敌特组织了,他以为已经销声匿迹了,没想到现在又死灰复燃,而且好像还谋划着更大的阴谋。
喜欢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四合院之从保卫科长开始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