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首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驱魔人道士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笙书传 三国凭实力截胡 三国大军湿家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诸天皇帝聊天群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章 第12节1 晻àn,“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晻àn,暗。《汉书·元帝纪》:“阴阳未调,三光晻昧。”

我们一同来解读《汉书·元帝纪》中这句深刻反映中国古代“人感应”思想的诏书之言。

一、 原文、注释及翻译

1. 原文节选

此句出自汉元帝在位初期(公元前48年)下发的一道表达自我批评与忧惧的诏书:

(永光元年春正月)诏曰:“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庙,战战兢兢。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地之戒,不知所繇。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登延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

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虖无忧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布告下,使明知朕意。”

又诏曰:“盖闻明王在上,忠贤布职,则群生和乐,方外蒙泽。今朕晻于王道,夙夜忧劳,不通其理,是以 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元元大困,盗贼并兴,是皆朕之不明,政有所亏。咎至于此,朕甚自耻。为民父母,若是之薄,谓百姓何!”

2. 注释

· 阴阳未调:

· 阴阳:中国古代哲学核心概念,代表宇宙中两种相反相成的基本力量。在此处,主要指自然界的一切对立统一现象,如寒暑、昼夜、晴雨等。

· 未调:不调和,失去平衡。

· 三光晻昧:

· 三光:指日、月、星辰。

· 晻昧:晻,同“暗”。昧,昏暗不明。指日月星辰的光辉昏暗不明。

· 朕:皇帝自称。

· 晻于王道:晻,同“暗”,不明。对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感到昏昧不明。

· 元元:百姓,庶民。

· 咎:过失,罪责。

3. 翻译

(汉元帝)又下诏:“我听闻,贤明的君主在位,忠臣贤士各司其职,那么万物生灵就能和睦安乐,边远之地也能蒙受恩泽。如今我对于圣王之道昏昧不明,日夜忧虑劳神,未能通晓其真谛,因醇致阴阳二气失去调和,日月星辰昏暗无光。 百姓生活极其困苦,盗贼四处蜂起,这都是因为我不够贤明,政教有所缺失。过失导致这样的局面,我感到非常羞愧。作为百姓的父母,竟如此失职,拿什么向下百姓交代呢!”

二、 故事背景与寓意阐释

1. 历史背景:西汉中期的困境

· 汉元帝(公元前75年—前33年)是西汉的第十一位皇帝,他即位时,西汉王朝已走过鼎盛的“昭宣中兴”,开始显露出衰败的迹象。

· 他统治时期,灾频发(如地震、日食),外戚和宦官势力开始坐大,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民不聊生,“盗贼并兴”。

· 汉元帝本人性格柔仁,好儒术,但在实际政治上却显得有些优柔寡断。

2. 思想背景:“人感应”学

这是理解此句的关键。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将先秦儒家的伦理政治思想与阴阳家等学派的宇宙观结合,形成了“人感应”理论。其核心观点是:

· 人间政治与自然宇宙是相互感应的统一体。

· 君主是“”在人间的代表,其政教得失会直接引起“”的反应。

· 政治清明 → 降祥瑞(风调雨顺、五星连珠等)。

· 政治昏乱 → 示灾异(地震、日食、洪水、星辰异象等)。

3. 寓意阐释

“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在这道诏书中,具有多重深刻寓意:

· 最高统治者的“罪己”姿态:皇帝公开将自然界的异常现象归咎于自己的“不明”和“政有所亏”,这是一种“罪己诏”的形式。其目的,一是向下臣民展示自责和反省的态度,以安抚民心;二是向上承认错误,祈求宽恕,希望重新恢复宇宙的秩序。

· 政治合法性的维系与重塑:在“人感应”的框架下,灾异是对皇帝统治合法性的严峻挑战。皇帝通过下诏“罪己”,将一场可能被解读为“命已失”的危机,转化为一次展示其“敬爱民”品德的机会,从而重新巩固其统治的正当性。

· 对现实政治危机的隐喻:“阴阳未调”不仅仅是气候异常,更是朝政混乱、社会矛盾激化的象征(如外戚与皇权、官员与百姓之间的“阴阳失调”)。而“三光晻昧”则隐喻着皇权本身的光辉被蒙蔽,朝纲不振,政治昏暗。

· 儒家“德治”理想的表现:这句话体现了儒家“为政以德”的理想。它强调,统治者的个嚷行和政府的政策,是维系整个宇宙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治理下,本质上就是一场“修身”以“平下”的道德实践。

三、 结合现实论述

虽然现代科学早已解释霖震、日食等自然现象的成因,但“阴阳未调,三光晻昧”背后的政治哲学与治理智慧,在今仍能引发深远的思考:

1. 对“领导者责任担当”的启示

汉元帝的“罪己诏”树立了一个责任伦理的典范。在现代社会,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企业管理者,当其所负责的领域出现重大问题时,最宝贵的品质不是推诿塞责,而是敢于承认错误、主动承担责任的担当精神。这种公开的自省和问责,是重建信任、凝聚人心、推动改革的第一步。一个健康的组织,必须具备从失败和错误中学习并公开改进的机制。

2. 对“系统性治理思维”的呼唤

“阴阳未调”启示我们,社会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保、效率与公平、开放与安全……这些关系就如同“阴阳”,需要动态平衡。如果只追求单一指标(如Gdp),忽视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就会导致“阴阳未调”,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生态危机。现代治理必须具有整体观和系统思维,力求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3. “预警机制”的现代诠释

在古代,异常象是政治的“预警系统”。在今,我们拥有更科学的社会“预警指标”:如基尼系数、环境污染指数、公众满意度调查、网络舆情等。当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时(如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信任度下降),就相当于现代的“三光晻昧”。执政者必须像古代的明君一样,敏锐地察觉这些“警报”,并深刻反思政策得失,及时进行调整,防患于未然。

4.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共鸣

汉元帝将自然灾异与“元元大困”联系起来,表明他深知政权的根基在于民心。这与现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异曲同工。任何政策的最终评判标准,都应是是否增进了人民的福祉。如果经济发展了,但民众的幸福涪安全感下降了,那就意味着社会治理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阴阳未调”。

结论:

“阴阳未调,三光晻昧”八个字,浓缩了古代中国独特的政治智慧与忧患意识。它超越了其产生的神秘主义外壳,内核是关于责任、平衡、预警与民本的永恒课题。在当今这个充满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的时代,这种要求领导者反求诸己、追求系统和谐、时刻关注民瘼的精神,依然是值得我们镜鉴的宝贵遗产。

喜欢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浓欢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屠狗之辈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古董会说话,好孕美人嫁绝嗣大佬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家族修仙:我的修为等于子嗣之和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锦幄初温 末世:别人求生,我肆意妄为 第五形态 鹰视狼顾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至尊神诀 八零守寡小娇娇,冷面糙汉被钓疯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小小寻仙路 回首十年萧瑟处-琅琊榜前传
经典收藏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变种人的日常生活[综英美] 镇国王侯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综漫]血槽为零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大明守村人 大神,脚下留草 东汉末年烽火路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真理铁拳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长平长平
最近更新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华夏英雄谱 赤潮覆清 巽风和吹王者归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三岁觉醒学习系统,读书科举做官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穿越大明之我是首辅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明铁骨:系统在手,逆势铸神州 后汉异星录 这金手指?灵言催眠为所欲为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天幕直播:大明皇家奇案录!!! 三国凭实力截胡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 冷眼破鸿蒙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txt下载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最新章节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故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