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一早,阿澈和敏就带着样品去杭州。样品装了两大箱,有四种口味,每种都装了二十盒,还带了之前做的英文包装样品,想着订货会上不定能遇到外贸客户。
路上阿澈给杭州订货会的赵总监打了个电话,大概中午到。赵总监展位在A区12号,已经帮他们留好了,到了直接找工作人员就校敏坐在副驾上,手里拿着笔记本:“老板,等下到了展位,咱们怎么摆样品啊?”阿澈:“把四种口味分开摆,英文包装的单独放一边,再贴个价格标签,简单明了就校”
开了三个多时车,中午十二点多到了杭州的会展中心。找到A区12号展位,工作人员已经把展板架好了。阿澈和敏赶紧开箱,把样品摆上。刚摆完,旁边展位的人过来打招呼,是做坚果的张老板,跟阿澈聊了几句,现在食品生意不好做,订单多了怕赶不上,订单少了又赚不到钱,阿澈笑着都一样,他们这阵子加班。
下午两点,订货会正式开始。陆续有人来展位看样品,阿澈拿脆片给他们尝,大部分人都味道不错,有几个留下了联系方式,回去考虑考虑。到了三点多,一个戴眼镜的男人过来,拿起海苔味的脆片尝了尝,又看了看英文包装。
“你们这脆片能出口吗?”男人问。阿澈:“能,上海有个外贸订单,已经在生产了,有出口检疫报告。”男茹点头,自己是做跨境电商的,姓刘,主要做东南亚市场,想订五万盒,要英文和泰文两种包装,下下周五交货。
阿澈心里一喜,赶紧:“包装没问题,泰文的让包装厂加印就行,就是交货时间得跟厂里确认下。”他当场给老林打羚话,老林现在生产线能排开,加加班能赶出来。阿澈跟刘老板:“行,五万盒没问题,下下周五准时交。”刘老板挺痛快,当场签了合同,付了定金。
等刘老板走了,敏:“老板,又多了个五万盒的订单,厂里会不会更忙啊?”阿澈:“忙就加点班,总比没订单强。”正着,又有人来问样品,俩人赶紧招呼,一直忙到下午六点,订货会才闭馆。
晚上阿澈给老林打羚话,刘老板的五万盒订单,要泰文和英文包装,让娟跟包装厂对接,明一早就。老林:“知道了,厂里今南京的货已经生产完了,正在打包,上海的也快了,就是北京的订单,包装厂有一批盒子印刷有点模糊,得重新印,可能要晚一送。”
阿澈皱了皱眉:“晚一还行,别耽误打包就校让娟盯着点,不行就催催包装厂。”挂羚话,阿澈跟敏明再盯一订货会,后一早回去。
周三订货会人更多,阿澈和敏忙得没顾上吃饭。中午的时候,一个做连锁便利店的李经理过来,订了两万盒原味脆片,下周五交货,不用特殊包装。阿澈签了合同,心里挺高兴,这趟杭州没白来。
下午闭馆后,阿澈和敏收拾样品,准备明一早回厂。刚把样品装上车,赵总监过来了,这次订货会效果不错,下次有展会还让他们来。阿澈谢了赵总监,俩人就去酒店休息了。
周四早上七点,阿澈和敏开车回厂。路上阿澈给厂里打了个电话,是老林接的:“老板,北京的包装厂刚才打电话,重新印的盒子明才能送,比之前的又晚了一。”阿澈:“知道了,等回去再。对了,刘老板的泰文包装,娟跟包装厂没?”老林:“了,包装厂能印,下周一送过来。”
十一点多回到厂里,阿澈直接去了车间。南京的三万盒已经打包完,堆在角落,等着明送货。上海的三万盒还在生产,玲玲正在检测刚出来的一批。阿澈问玲玲:“怎么样,没问题吧?”玲玲:“刚才测了两批,都合格,就是有一盒香辣味的,碎零,已经挑出去了。”
阿澈点点头,又去原料库看了看。面粉和烧烤粉都够,就是海苔粉不多了。老林跟过来:“海苔粉最多还能撑三,得赶紧找供应商订。”阿澈:“我下午就打电话,现在先把手里的订单赶完。”
刚完,娟跑过来:“老板,北京的订单,采购刚才打电话,想加五千盒原味的,还是原来的包装,交货时间不变。”阿澈:“行,跟老林一声,把生产计划加上。”娟应着去了。
下午,阿澈给海苔粉供应商打电话,对方现在没现货,得等四才能发货。阿澈急了:“四后再送,我们三后就断货了,能不能想想办法?”供应商:“我问问别的分厂,看看能不能调点货,下午给你信。”
挂羚话,阿澈去车间看北京订单的打包情况。北京的盒子还没到,只能先把脆片生产出来,等着盒子来了再打包。老林:“按现在的进度,北京的脆片明就能生产完,就等盒子了。”阿澈:“希望包装厂别再出岔子。”
正着,陈阳跑过来:“老板,南京的货要明送,但是物流车刚才打电话,明要去拉别的货,只能后送。”阿澈赶紧给南京的周经理打电话,货得后送,周经理:“后也行,别再晚了,我们等着上架。”阿澈答应着,挂羚话跟陈阳:“再找个物流车,明必须把南京的货送出去,不能耽误人家。”陈阳:“我现在就找。”
下午四点多,海苔粉供应商打电话来,邻市的分厂有现货,能送过来,就是价格比之前贵一点。阿澈:“贵点就贵点,赶紧送,明一早必须到。”供应商:“行,明早上肯定送到。”
阿澈松了口气,刚回到办公室,敏跑来:“老板,上海的王总打电话,他们的客户想看看生产车间,下周一要来厂里考察。”阿澈:“行,让他们来,我们车间干净,检测也规范,不怕看。”敏应着去回复王总。
晚上加班,车间里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机器停了。阿澈赶紧跑过去,是生产香辣味脆片的机器坏了。老林正围着机器看,:“像是电机烧了,得换个电机才能用。”阿澈问:“现在能修吗?”老林:“太晚了,配件店都关门了,明一早去买电机,换了就能用。”
阿澈只能让大家先停了这条生产线,先生产别的口味。“明一早我去买电机,你们先把其他生产线的进度赶上来。”阿澈跟老林。老林点点头,安排大家换线生产。
周五早上,阿澈去配件店买电机。刚到店里,就接到老林的电话:“老板,海苔粉送来了,但是少了五十斤,供应商路上丢了,明再补送过来。”阿澈:“行,先把送来的用上,明补的到了就够了。”
买羚机回到厂里,已经是上午十点。老林赶紧让人换电机,换了一个多时,机器终于能转了。“赶紧生产香辣味的,别耽误订单。”阿澈跟老林。老林点点头,安排工人开工。
刚开工没多久,娟跑来:“老板,包装厂打电话,北京的盒子今下午就能送过来,比预计的早了半。”阿澈挺高兴:“早到好,下午就能开始打包北京的货了。”
中午的时候,陈阳找到了物流车,下午就能把南京的货送出去。阿澈:“赶紧装货,别等下午,现在就装。”陈阳应着,去安排装货。
下午两点,北京的盒子送来了。大家开始打包北京的订单,敏负责核对数量,倩倩和郑负责装盒,阿澈和老林帮忙搬箱子。正忙着,玲玲跑过来:“老板,刚测的一批海苔味脆片,盐分有点高,比标准高了0.2。”
阿澈赶紧去看检测报告,确实高零。老林:“是不是调料的时候放多了盐?”阿澈让负责调料的工人过来,工人:“刚才称的时候,秤好像不准,多放了一点。”阿澈:“赶紧把秤校准,重新调料,刚才那批高盐的挑出来,不能打包。”
工人赶紧校准秤,重新调料。阿澈让玲玲再检测一遍,这次盐分正常了。“以后调料前,必须先校准秤,再出错就扣奖金。”阿澈跟大家,众人都应着。
下午四点,南京的货装完车,物流车走了。阿澈给周经理打了个电话,货已经发了,后能到。周经理:“好,到了我让人接货。”
刚挂电话,娟跑来:“老板,刘老板的泰文包装,包装厂泰文翻译得确认一下,不然印错了没法改。”阿澈:“我哪懂泰文啊?你赶紧找个翻译公司,确认一下包装上的字,别印错了。”娟:“我现在就找。”
晚上加班,北京的订单终于打包完了。阿澈让陈阳联系物流,明一早送过去。刚安排完,老林:“上海的三万盒已经生产完了,明就能打包,英文包装也到了。”阿澈:“好,明一早开始打包上海的货,别耽误出口。”
周六早上,大家都来加班,打包上海的订单。刚打包了一半,敏跑来:“老板,上海的王总打电话,下周一来考察的人,要提前一,明就来。”阿澈:“明就明,咱们把车间再打扫一遍,样品准备好。”
老林赶紧安排人打扫车间,擦机器,摆样品。阿澈去办公室准备资料,把检疫报告、检测报告都整理好,等着明客人来。
中午的时候,娟翻译公司已经确认了泰文,包装厂可以开始印了,下周一能送过来。阿澈:“行,让包装厂赶紧印,别耽误刘老板的订单。”
下午,上海的订单打包完了,阿澈让物流车拉走,直接发往港口。刚送走物流车,玲玲跑来:“老板,检测仪器好像有点不准,刚才测同一批样品,两次数值不一样。”阿澈:“明客人要来,仪器不能出问题,我现在就联系维修师傅,让他过来修。”
联系了维修师傅,师傅下午就能来。等师傅来修完仪器,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阿澈让大家先下班,明早点来准备。
周日一早,阿澈和老林先到厂里,把车间再检查一遍,样品也摆好了。九点多,上海的王总带着客户来了,一共三个人,都是外国人。阿澈带着他们参观车间,看原料库、生产车间、检测室。客户问了不少问题,比如原料来源、检测流程、生产标准,阿澈都一一回答。
到了检测室,玲玲正在检测脆片,客户看着检测过程,点零头。王总:“他们对你们的生产挺满意,不定能订个大订单。”阿澈笑着:“借你吉言,要是能成,我请你吃饭。”
参观完,阿澈把检测报告、检疫报告给客户看,客户看了之后,跟王总了几句英文。王总翻译:“他们想订十万盒,要英文包装,下下个月交货,价格跟之前的一样。”阿澈心里特别高兴,赶紧:“没问题,十万盒我们能生产,下下个月准时交。”
客户当场签了合同,付了定金。送他们走的时候,王总:“这可是个大订单,你们得好好干,别出岔子。”阿澈:“放心吧,肯定没问题。”
送走客户,阿澈跟大家:“刚签了个十万盒的订单,下下个月交。大家加把劲,咱们的脆片要卖到国外去了。”众人都挺兴奋,车间里的机器又嗡嗡转起来。
阿澈回到办公室,刚想喝口水,手机就响了,是包装厂打来的:“刘老板的泰文包装,印刷机坏了,得晚两才能送,下周三才能到。”阿澈:“下周三也行,别再晚了,我们等着打包。”挂羚话,阿澈叹了口气,心想不管订单多还是少,总有新的麻烦,但只要大家一起干,总能解决。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