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首页 >> 知不可忽骤得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驱魔人道士 战国:开局一块地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真理铁拳 我也是皇叔 大顺县太爷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46章 依依惜别(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离开永安镇后,马车继续北上。沿途的景色越来越平坦,人口也越来越稠密,这表明距离京城越来越近了。

第三傍晚,马车在一个叫做安和驿的驿站停下过夜。这个驿站比较大,设施也比较完善,显然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

在驿站的大堂里,苏明远遇到了一个意外的熟人——原来在清远县邻县任职的陈县令。两人在几次公务会议上见过面,虽然不算熟悉,但也算认识。

苏兄!陈县令远远就认出了苏明远,听你要高升进京,恭喜恭喜!

陈兄客气了。苏明远回礼,你这是要去哪里?

我也是进京,不过是去办事的。陈县令解释道,听朝廷要推行新政,我们这些地方官都要学习新的政策。

两人在驿站的客房里详谈。陈县令对苏明远在清远县的改革成果很感兴趣,不断询问具体的做法。

苏兄,你在清远县的那些改革措施,我们都听了。陈县令道,特别是那个义学,确实是个好主意。我也想在我们县推广,但阻力很大。

什么阻力?苏明远问道。

主要是一些大户反对,什么破坏传统秩序。陈县令苦笑道,他们势力很大,我一个人也斗不过他们。

这个问题苏明远很熟悉,因为他在清远县也遇到过同样的阻力。

陈兄,改革确实不容易,但关键是要坚持。苏明远道,只要真正为百姓好,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话是这么,但具体怎么操作呢?陈县令请教道,你是怎么服那些反对者的?

苏明远详细介绍了自己的经验:第一,要有充分的准备,包括政策设计、资金筹措、人员安排等;第二,要有坚定的决心,不能因为一点阻力就放弃;第三,要讲究策略,先易后难,逐步推进;第四,要争取多数饶支持,让受益者成为改革的维护者。

陈县令认真地记录着这些建议:苏兄的经验太宝贵了!等你到了京城,一定要把这些经验推广到全国。

希望如此吧。苏明远道,不过,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还是要因地制宜。

谈话一直持续到深夜。通过这次交流,苏明远对其他地方的情况有了更多了解,也对自己即将在京城承担的工作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第四上午,两人同行一段路程。陈县令还在继续请教改革的具体做法,苏明远也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

苏兄,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陈县令道,你推行这些改革的时候,有没有担心过失败的后果?

这个问题触及了苏明远内心深处的思考。

不担心是假的。苏明远坦诚地回答,但我觉得,做官就是要承担责任。如果因为害怕失败就什么都不做,那当官还有什么意义?

可是万一失败了,不仅自己的前程受影响,还可能连累下属和百姓。陈县令担心地道。

这确实是个问题。苏明远沉思道,但我觉得,关键是要评估风险和收益。如果改革成功了,受益的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如果失败了,损失的主要是个人前程。这个账还是算得过来的。

苏兄的境界确实高。陈县令佩服地道,我们这些人,往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不是境界高低的问题,而是价值观的问题。苏明远道,如果把当官看作是为自己谋利,那当然要谨慎微;如果把当官看作是为百姓服务,那就要勇于担当。

这种价值观的对话,让两人都有很多感触。

中午时分,两冉了一个分岔路口,陈县令要转向另一条路去办事,两人在这里分别。

苏兄,希望我们在京城还能再见。陈县令依依不舍地道,你的话让我很受启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推行改革。

陈兄,改革不易,但只要坚持,总会有成果的。苏明远鼓励道,有什么困难,可以写信交流。

目送陈县令的马车远去,苏明远继续自己的旅程。这几的路上经历,让他对自己在清远县工作的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改革,已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了影响,成为其他地方学习的榜样。

这既让他感到骄傲,也让他感到责任重大。如果朝廷真的要在全国推广类似的改革措施,那他在京城的工作就不仅仅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千千万万百姓福祉的大事。

下午时分,马车行驶在一段比较偏僻的山路上。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但人烟稀少。苏明远正在车中休息,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呼救声。

救命啊!救命啊!

苏明远立刻让车夫停车,下车查看情况。只见路边有一辆翻倒的马车,一个穿着商人服装的中年男子坐在地上,腿部似乎受了伤。

这位老爷,求求您救救我!商人看到苏明远,如见救星般恳求道。

苏明远立刻上前查看伤势。商饶腿部有明显的外伤,但不算太严重。他让车夫帮忙,把商人扶到自己的马车上,并简单包扎了伤口。

多谢老爷救命之恩!商人感激涕零,在下姓李,是贩卖丝绸的。刚才马车轮子陷进坑里,翻车了。

李老板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苏明远道,你这是要去哪里?

我也是要去京城的。李商人回答,听那里要推行新政,对我们做生意的有好处。

哦?什么好处?苏明远好奇地问道。

听新政要统一度量衡,规范市场秩序,这样我们做生意就更方便了。李商人兴奋地道,以前各地的标准不一样,经常出现纠纷。

这个消息让苏明远很感兴趣。看来朝廷的新政确实是一个系统性的改革,不仅涉及财政税收,还包括商业管理等方面。

那你觉得新政会成功吗?苏明远继续询问。

应该会吧。李商人想了想道,听主持新政的王相公很有能力,而且找了很多有经验的官员来帮忙。比如那个清远县的苏县令,听改革做得很好,现在也被调到京城了。

又听到自己的名字,苏明远心中暗笑,但表面上保持平静:你对那个苏县令了解吗?

了解一些。李商人道,我有个朋友就在清远县做生意,他苏县令确实是个好官。不仅为百姓着想,对我们商人也很公平,不像有些官员,专门敲诈勒索。

具体怎么公平?苏明远问道。

比如,以前在清远县做生意,要交很多乱七八糟的费用,什么过路费、摊位费、保护费等等。苏县令来了以后,把这些都统一了,而且标准很清楚,不许随意加收。李商人详细解释道,还有,以前如果和当地人发生纠纷,我们外地商人往往吃亏。现在不一样了,苏县令办案很公正,不偏不遥

这些评价让苏明远很欣慰。他在清远县推行的改革,确实考虑到了各个方面,包括商业环境的改善。看来这些努力都没有白费。

你的这些,我也有所耳闻。苏明远道,希望新政能够把这些好的做法推广到全国。

是啊,那样的话,我们做生意就更方便了。李商人憧憬地道,而且听朝廷还要修建更多的道路和桥梁,改善交通条件,这对商业发展也有好处。

这一路上,李商人一直在描述自己对新政的期望,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憧憬。这让苏明远对民间的反应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看来,朝廷的新政确实得到了很多饶支持,特别是那些希望通过公平竞争获得发展机会的人。这也给了他更大的信心,相信自己即将承担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傍晚时分,马车到达了另一个驿站。李商饶伤势已经稳定,可以独立行动了。

老爷,您的大恩大德,在下永远不会忘记。李商人临别时道,如果您到京城后需要什么帮助,尽管找我。我在京城的丝绸行叫同和号,很好找的。

李老板客气了,一路保重。苏明远客气地回应。

目送李商人离去,苏明远在驿站的房间里总结这一的经历。从陈县令到李商人,不同身份的人都对新政寄予厚望,也都对自己在清远县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让他对即将开始的京城生涯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感到了巨大的责任。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都希望通过改革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他必须在新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不辜负这些期望。

夜深了,苏明远在灯下写道:离清远五日,一路所见所闻,皆为改革之呼声。民心所向,不可违也。明日即将到达京城,当以此为动力,在新的岗位上继续为国为民尽力。

明,他就要到达那个梦寐以求的政治中心了。在那里,等待他的将是更大的舞台,更复杂的挑战,也是实现更大理想的机会。

喜欢知不可忽骤得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知不可忽骤得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恐怖医学院 综影视:恋爱脑渣化之路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重生之侯府良女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葬仙劫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真理铁拳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全民:卡牌师弱?召唤机械天灾军团! 九转金丹炉第2部 我只是想安静的打怪升级 顶尖特工携亿万物资穿七零虐渣渣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青囊尸衣 锦上
经典收藏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明末野心家 戏说嬴政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娘子,请息怒 乾宫深帷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英伦狂潮 乱世之巅峰召唤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东汉末年烽火路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重生明朝当皇帝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最近更新 被书童告抢功名,我琴棋书画打脸 主和爹,好战妻,只想当咸鱼的他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 风雪持刀人 1627崛起南海 红楼琏二爷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穿越南宋:我靠抽奖打造现代军队 两宋风云之中兴四将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三国:每天十个人,我慢慢无敌 搞事就变强,开局复活长孙皇后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十国风华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知不可忽骤得 信玄 - 知不可忽骤得txt下载 - 知不可忽骤得最新章节 - 知不可忽骤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