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碎珠沉不改刚,深宫独守拒奸猖。
可怜一代贤皇后,空负丹心照大明。
在明朝末年的乱世宫廷里,有这样一位皇后,她不像郑贵妃那样靠撒娇争宠,也不似李太后那般手握权柄,却凭着一身正气和过权识,在殉横行的黑暗岁月里,硬生生撑起了一片干净地。她就是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后——张嫣。
如果明末后宫是个“大染缸”,那张皇后绝对是缸里最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此处纯褒义)。她十五岁入宫封后,面对沉迷木工、不管朝政的丈夫,以及权倾朝野、无恶不作的魏忠贤,既不妥协也不退缩,敢跟殉硬刚,还多次保护忠臣良将。今咱们就来聊聊这位“硬核皇后”的一生,看看她如何在乱世深宫活出风骨,又为何最终落得个悲剧收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张嫣出生在河南祥符(今开封)一个普通官宦家庭。她的父亲张国纪,只是个从九品的锦衣卫百户,放在京城官场里,连“末流”都算不上。可张嫣从就跟别的女孩不一样——别的姑娘忙着学女红、练琴棋,她却喜欢读史书,尤其爱读《汉书》里“班婕妤拒辇”的故事,还经常跟父亲讨论朝堂政事,年纪就透着一股超出年龄的沉稳和见识。
启元年(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登基,按照祖制要选皇后。当时全国海选,一共选出了五千多名秀女,张嫣也在其郑这场选秀堪比“明朝版创造营”,要过五关斩六将:先看外貌身材,再考礼仪举止,最后还要由太后、太妃亲自面试。
张嫣能从五千人中脱颖而出,靠的可不止颜值。史书记载她“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放在现在就是标准的“大青衣”长相,端庄大气又不失灵动。更关键的是,在最后一轮面试时,当时的刘太妃问秀女们“如何看待如今朝政”,其他秀女要么吓得不敢话,要么只会“全凭皇上圣断”,只有张嫣从容回答:“如今边境未宁,百姓困苦,当以选贤任能、安抚百姓为先,后宫亦当谨守本分,不扰朝政。”
这番话一下子就打动了刘太妃和熹宗。熹宗虽然沉迷木工,但也知道朝堂混乱,张嫣的话正好到了他心坎里。启元年四月,十五岁的张嫣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入主中宫。
刚当上皇后,张嫣就展现出了“不按套路出牌”的一面。按照惯例,皇后入宫后,娘家会被加官进爵,可张嫣却主动跟熹宗:“家父能力有限,不堪大任,若因臣妾而获高位,恐遭人非议,还请皇上收回成命。”最后张国纪只得了个“中军都督府同知”的虚职,没有实际权力。
不仅如此,张嫣还严格约束家人,不准他们借着自己的名义谋取私利。有一次,她的弟弟想托人在京城找个差事,张国纪跟张嫣提了一句,张嫣直接拒绝:“朝廷官职是为国家选贤才,不是给自家谋福利的,弟弟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考科举,别想着走捷径。”这番操作,在裙带关系盛行的明末,简直是“一股清流”。
可后宫的日子没那么简单。当时熹宗沉迷木工,把朝政都交给了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这俩人一个擅权、一个狠毒,在宫里宫外横行霸道,被人称为“九千岁”和“奉圣夫人”。他们见张嫣刚正不阿,担心她会妨碍自己,就想给她一个下马威。
有一次,客氏故意在熹宗面前张嫣的坏话,她“刚愎自用,不把皇上放在眼里”。熹宗虽然没当回事,但张嫣知道后,直接找客氏对质:“奉圣夫人是皇上乳母,当以照顾皇上起居为重,而非在背后搬弄是非。若再如此,臣妾必向皇上禀明。”客氏没想到这个十五岁的皇后这么硬气,只好灰溜溜地走了。从那以后,魏忠贤和客氏就把张嫣当成了“眼中钉”,开始处处针对她。
启二年(1622年),张嫣怀孕了。这本是大的喜事,可魏忠贤和客氏却慌了——要是张嫣生下皇子,母凭子贵,地位会更加稳固,到时候就更难对付了。于是,他们开始暗中使坏。
客氏以“照顾皇后孕期”为由,把张嫣身边的宫女都换成了自己的人。这些宫女表面上对张嫣毕恭毕敬,暗地里却故意折腾她:给她吃生冷的食物,让她熬夜做针线活,还在她散步时故意引她走湿滑的路。张嫣虽然察觉了不对劲,但为了孩子,只好暂时忍耐。
可魏忠贤和客氏还不满足。据《明史·后妃传》记载,他们“使宫人阴伤后胎”,最终导致张嫣流产,而且从此再也不能生育。失去孩子的痛苦,加上殉的迫害,让张嫣彻底看清了魏忠贤和客氏的真面目。她不再忍耐,开始主动跟殉“正面刚”。
当时魏忠贤为了排除异己,大肆迫害东林党人,杨涟、左光斗等忠臣都被他诬陷下狱,受尽酷刑。张嫣知道后,多次在熹宗面前为东林党人辩解:“杨涟、左光斗皆是忠臣,魏忠贤诬陷他们,是为了独揽大权,皇上若再纵容,恐失民心。”
熹宗虽然听得动容,但他离不开魏忠贤处理朝政,只好含糊其辞:“爱妃放心,朕会查明真相的。”可真相从来没被查明,杨涟、左光斗最终还是被魏忠贤害死在狱郑张嫣得知后,在宫里大哭了一场,她知道,靠熹宗根本斗不过魏忠贤,只能自己想办法保护剩下的忠臣。
有一次,魏忠贤想诬陷御史周宗建,让熹宗下旨处死他。张嫣知道后,特意在熹宗做木工的时候,假装路过,故意:“皇上,臣妾昨读《资治通鉴》,看到汉灵帝宠信十常侍,害死了很多忠臣,最后导致下大乱,真是可惜。”熹宗听了,停下手里的活,若有所思。第二,他就驳回了魏忠贤处死周宗建的请求,周宗建才得以保全性命。
魏忠贤知道是张嫣在背后帮忙,气得咬牙切齿,又想出了一个毒计——他让人编造谣言,张嫣不是张国纪的亲生女儿,而是一个死刑犯的女儿,想借此废掉张嫣的皇后之位。谣言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大臣们议论纷纷,熹宗也开始怀疑张嫣。
张嫣得知后,没有慌乱,而是直接去找熹宗,拿出自己时候的衣物、书信,还有张国纪带她去寺庙祈福的凭证,一一摆在熹宗面前:“皇上,臣妾自在父亲身边长大,这些都是证据。魏忠贤编造谣言,是想废掉臣妾,好让他更容易掌控朝政,请皇上明察。”熹宗看着这些证据,又想起张嫣平时的贤德,终于相信了她,还下旨严惩了编造谣言的人。
这一次,张嫣不仅保住了自己的皇后之位,还让魏忠贤的阴谋败露,朝堂上反对魏忠贤的声音也多了起来。可魏忠贤并没有善罢甘休,他知道张嫣是自己掌权的最大障碍,一直在寻找除掉她的机会。
启七年(1627年),熹宗因为长期沉迷木工、不理朝政,加上之前落水受惊,身体越来越差,到了下半年,已经卧床不起了。魏忠贤见熹宗快不行了,开始策划“狸猫换太子”——他找了一个怀孕的宫女,想让她冒充熹宗的妃子,要是生下儿子,就立为皇帝,自己当“摄政王”,掌控朝政。
张嫣得知后,急得不校她知道,要是魏忠贤的阴谋得逞,明朝就真的完了。于是,她不顾自己的安危,每都守在熹宗病床前,阻止魏忠贤和客氏靠近熹宗。
有一,熹宗清醒了一些,拉着张嫣的手:“朕快不行了,可还没有子嗣,该怎么办啊?”张嫣赶紧:“皇上,您还有弟弟信王朱由检,他贤明仁厚,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要是您能立他为太子,大明还有希望。”
熹宗其实也早就想到了朱由检,但他害怕魏忠贤反对,一直不敢。张嫣看出了他的顾虑,又:“皇上,这是大明的江山,不是魏忠贤的。您要是再不做决定,恐怕就来不及了。”
在张嫣的劝下,熹宗终于下定决心。他秘密派人把朱由检召进皇宫,当着张嫣的面,把皇位传给了他。朱由检害怕魏忠贤加害自己,不敢接受,张嫣又鼓励他:“信王,这是皇上的遗命,也是大明的希望,您不能退缩。只要您登基,臣妾会帮您对付魏忠贤。”
启七年八月,熹宗驾崩,朱由检在张嫣的支持下,顺利登基,史称崇祯皇帝。崇祯登基后,张嫣被尊为“懿安皇后”,移居慈庆宫。
崇祯知道魏忠贤是个大祸害,想除掉他,但又担心魏忠贤势力太大,不敢轻举妄动。张嫣给崇祯出主意:“魏忠贤的权力都是皇上给的,只要您先剥夺他的兵权,再逐步清除他的党羽,就能除掉他。”
崇祯听从了张嫣的建议,先是把魏忠贤的亲信调离京城,然后又下旨让魏忠贤去凤阳守陵。魏忠贤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在途中自缢身亡。随后,崇祯又清除了魏忠贤的党羽,客氏也被处死。至此,危害明朝多年的殉终于被铲除,朝堂终于恢复了一些清明。
张嫣本以为,崇祯登基后,明朝能有转机,可她没想到,明朝的危机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当时,明朝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入侵,国库空虚,百姓困苦,崇祯虽然想挽救明朝,但他性格多疑、刚愎自用,很多政策都适得其反。
张嫣虽然不再干预朝政,但她还是时刻关心着国家大事。她经常提醒崇祯:“皇上,如今百姓困苦,当减轻赋税,安抚民心;对待大臣,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别再滥杀忠臣了。”可崇祯虽然表面上答应,实际上却没听进去。
有一次,崇祯因为军费不足,想向皇亲国戚借钱,可这些人都不愿意出钱。张嫣知道后,主动把自己宫里的金银珠宝都捐了出来,还劝其他嫔妃也捐钱。可其他嫔妃要么哭穷,要么找借口推脱,最后只凑了很少的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张嫣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失望,她知道,明朝的灭亡,已经近在眼前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破了北京外城。消息传到皇宫里,一片混乱,宫女、太监们都忙着逃跑,大臣们也不见了踪影。崇祯皇帝知道大势已去,他来到慈庆宫,想带着张嫣一起逃跑。
张嫣看着崇祯,平静地:“皇上,臣妾是大明的皇后,不能苟且偷生。您快带着太子逃跑吧,将来或许还有复国的希望。臣妾留在宫里,与大明共存亡。”
崇祯知道张嫣的性格,她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他只好含泪告别了张嫣,然后带着太子和几个太监离开了皇宫。
当晚上,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了内城。张嫣看着燃烧的宫殿,想起了自己十五岁入宫时的情景,想起了熹宗,想起了自己为大明做的一牵她没有逃跑,也没有哭闹,而是整理好自己的皇后服饰,对着熹宗的牌位磕了三个头,然后毅然决然地自缢身亡,享年三十八岁。
张嫣死后,李自成的起义军发现了她的尸体。起义军里有很多人都听过张嫣的贤德,知道她是个好皇后,于是就把她的尸体妥善安葬了。后来,清朝入关后,顺治皇帝为了拉拢人心,又下令重新安葬张嫣,追谥她为“孝哀悊皇后”,把她葬在了熹宗的德陵旁边。
《明史》中评价张嫣:“后性严正,数于帝前斥忠贤、客氏过失。及熹宗崩,自缢殉国,烈矣!”这个评价,是对张嫣一生最好的总结。她虽然是个女子,却比很多明朝的大臣更有骨气,比沉迷木工的熹宗更有责任感,比刚愎自用的崇祯更有远见。
参考《明史》
喜欢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