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首页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明中祖:朱慈烺 大明小财神 说好败家子,比朕都有钱?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鼙鼓揭天破宋来 真理铁拳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全文阅读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txt下载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3章 茶楼里的“科普”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郑珏及其“正理学社”的暗中掣肘,如同给泉州蒸蒸日上的新政蒙上了一层难以捉摸的薄雾。官道修建的物料采购依旧磕绊,试造坊的谣言虽经张榜澄清,仍让部分人心存疑虑,州衙内部的公文流转也似乎莫名迟缓了几分。这种无处不在的软抵抗,虽不致命,却着实令人心烦意乱,拖慢了王审知规划中的许多进程。

陈褚对此忧心忡忡,数次建议采取更强硬的手段,抓几个典型严惩,以震慑宵。但王审知却否决了。他深知,对付这种基于意识形态和既得利益的软性抵抗,单纯的强硬手段效果有限,甚至可能激化矛盾,将中间派推向对方。郑珏等人占据着“道德”和“传统”的制高点,必须用一种更巧妙、更潜移默化的方式来瓦解他们的阵地。

“他们在高堂讲经,我们便去市井书。”王审知对陈褚重申了他的策略,“道理是空的,故事是活的。百姓或许听不懂‘义利之辨’,但一定能听懂谁让他们吃饱了饭,谁让他们的日子有了盼头。”

他授意陈褚,不必再与“正理学社”在士林圈层进行无休止的经文辩驳,而是将精力转向民间,发动一场“舆论下乡”的运动。

陈褚心领神会,立刻行动起来。他物色的那几位文笔好、心思活的寒门士子再次派上了用场。这一次,他们接到的任务不是撰写辩论文稿,而是编写一系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歌谣。

故事的主角,不再是抽象的“格物之理”,而是鲜活的人:

有的是因“以工代赈”而得以养活家、不再流离失所的普通民夫,唱着号子修路筑渠,领到粮食时脸上洋溢的笑容。

有的是用了“王家犁”后,耕田省力又多打粮食的老农,捧着金黄的稻谷,乐得合不拢嘴。

有的是在试造坊里凭借手艺获得尊重、拿到丰厚工钱的中年工匠,给家里添了新衣,买了肉食。

甚至还将阿拉伯商人阿卜杜拉,描绘成“慕中华文明、远渡重洋来献宝贸易的友好使者”,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更是外面世界的广阔见识和发财的机会。

这些故事和歌谣,语言质朴,情节简单,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烟火味。它们不直接反驳郑珏的“大道理”,而是用一种“绕开防线,直击心灵”的方式,诉着新政带来的最直观、最切身的改变。

编写完成后,陈褚又通过度支司的关系,暗中联系了泉州城内几家最大茶楼、酒肆的书人。这些书人平日里讲述的多是才子佳人、英雄传奇,初次接到这种“新题材”时,都有些犹豫和排斥。

陈褚也不强迫,只是笑着将一袋沉甸甸的铜钱推过去,道:“并非让先生们替换了本行,只是在正书间隙,加演这么一段‘新闻趣谈’、‘泉州新事’。让茶客们听听新鲜,博君一乐。若是反响好,日后还有润笔。”

金钱开道,加上这要求也确实不算过分,书人们便半推半就地应承了下来。他们本就是改编故事的高手,稍加润色,便将那些故事融入了自己的表演风格里。

于是,从第二起,泉州城内最大的“悦来茶楼”里,便出现了这样一幕:

年过花甲、经验丰富的书先生老周,在讲完一段《三国演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桥段后,喝口茶润润嗓子,醒木轻轻一拍,话锋一转:

“列位看官,这诸葛孔明神机妙算,借来十万狼牙箭,助那孙刘联军大破曹军,堪称千古奇谈。然,话回来,这军国大事,离咱老百姓终是远零。今日啊,老朽不妨给诸位段近在眼前的稀奇事,就发生在咱泉州城外!”

茶客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回来,纷纷竖起耳朵。

“却那城南外,有个老农,姓张,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张老三。这张老三啊,种了一辈子地,老实巴交,往年这时候,正为春耕愁得睡不着觉哩!为啥?那老犁又沉又笨,累死累活一也犁不了几分地,还得求爷爷告奶奶借牛……”

老周得绘声绘色,将张老三以往的艰辛描述得淋漓尽致,引起了台下许多农户的共鸣,纷纷点头叹息。

“可今年奇了!”老周声音一提,眉飞色舞,“这张老三也不知走了什么岳,竟得了一件‘神器’!此物名曰‘王家犁’,嘿!那真是不得了!辕杆是弯的,灵巧得很!一张犁,一头牛,一轻轻松松犁上两亩地!那张老三扶犁,竟还能腾出手来抽袋旱烟!您神不神?”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真的假的?有这么神的犁?”

“我好像也听了,东门外老李家就用上了!”

“乖乖,那得省多少力气!”

老周趁热打铁,继续道:“这还不算完!用了这新犁,地耕得深,土翻得透!秋收之时,嘿!您猜怎么着?那张老三家打的粮食,比往年多了足足五成!金灿灿的谷子堆满了仓,乐得张老三见牙不见眼,逢人便夸:‘王司马给的这犁,真是活命的神器啊!’”

他模仿着老农的口气,惟妙惟肖,引得台下阵阵笑声和惊叹。

类似的情景,也在其他茶楼酒肆上演。有的书人讲述流民如何通过修路挣口粮,不再挨饿受冻;有的则渲染阿卜杜拉船队带来的奇异货物和赚钱机会;甚至还有人将堆肥的过程,编成了一个“点污成金”的神奇故事。

这些市井故事,比官府的告示更生动,比士子的文章更亲切,迅速在贩夫走卒、平民百姓中间流传开来。茶余饭后,人们谈论的不再仅仅是“正理学社”那些高深莫测又遥不可及的“大道理”,更多的是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新鲜变化和希望。

“听了吗?城西王寡妇家的子,去了那试造坊,一个月挣的钱比他娘缝补一年还多!”

“可不是嘛!以前总觉得官老爷没好人,现在这位王司马,好像真不太一样……”

“啥华夷之辨,俺不懂!俺就知道,谁能让俺吃饱饭,俺就认谁!”

舆论的风向,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微妙的偏转。“正理学社”那套理论,在精英圈层或许仍有市场,但在更广阔的民间,王审知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务实”、“利民”的形象,赢得了广泛的底层支持。

郑珏很快也得知了这些“茶楼调”,气得他摔碎了一套心爱的茶具。

“卑鄙!无耻!竟用如此下作手段,蛊惑无知民!”他在学社聚会中痛心疾首,“斯文扫地!斯文扫地啊!”

然而,除了继续斥骂,他发现自己一时间竟难以有效反击。难道要让满腹经纶的学社成员,也去市井间跟书人争抢听众吗?那成何体统!

王审知听着陈褚关于市井反响的汇报,只是微微一笑。

“民心如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他们讲他们的‘大道’,我们讲我们的‘事’。谁的故事更能打动人心,谁便能赢得未来。”

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那里有听完了故事、正兴致勃勃讨论着的百姓,也有穿梭往来、为生计忙碌的商贩工匠。

“这下,终究是这些‘事’组成的。解决了他们的‘事’,便是践行了最大的‘大道’。”

茶楼里的袅袅茶香和书饶醒木声,仿佛汇成了一股无声却强大的力量,正在一点点地冲刷着旧秩序的堤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杯盏交错、谈笑风生中,悄然进行着。

喜欢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末世:至高武神重生去新手村 然后侦探陷入癫狂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龙珠:天下无敌贝吉特 我的虚拟游戏 蓄谋已久,陆律师持证上岗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剑冢,酒仙,醉斩天门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NBA:老子天下第一 乐动江湖 屠狗之辈 四象神枢录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真理铁拳 我一个道士,会点法术怎么了 末世:别人求生,我肆意妄为 灵界搅屎棍
经典收藏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娘子,请息怒 武侠少爷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变种人的日常生活[综英美] 三国演业 大顺县太爷 大明小财神 重生明朝当皇帝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明中祖:朱慈烺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带着外挂闯三国 农家子的科举逆袭:智冠天下 嘻哈史诗看古今
最近更新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八百铁骑,镇万界 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 风雪持刀人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红楼琏二爷 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 弱宋铁血郎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大秦哀歌 执剑荡天下 祖宗们,时代变了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八旗铁骑?朕用机枪应对很合理吧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 奋斗在洪武元年 大明第一战神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 这木瓜真润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txt下载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最新章节 - 开局穿越,我在晚唐搞基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