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首页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大明小财神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全文阅读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txt下载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3章 中庸之道的“和”与执中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麦收后的打谷场还留着麦秸的清香,马克蹲在石磙子旁,手里转着根麦秆,瞅着场边的两堆麦垛直咂嘴。东边那堆是王大伯垛的,码得方方正正,却比别家矮了半截;西边那堆是二愣子弄的,堆得像座山,风一吹就往下掉麦粒。

“你这俩人,就不能折中些?”马克用麦秆戳了戳王大伯的麦垛,“王大伯太较真,二愣子又太毛躁。”

苏拉正蹲在场上捡遗漏的麦穗,闻言直起腰,把麦穗塞进竹篮:“你以为折中就容易?前儿张婶给闺女做新鞋,想做得比旧鞋大些,又怕太大不合脚,结果改了三回,不是紧了就是松了。”她拍了拍手上的麦糠,“这跟书上的‘中庸’似的,听着简单,要找那个‘织字,难着呢。”

话间,就见村头的教书先生背着手走过来,手里还拿着本线装书。他听见两人话,停下脚步笑道:“你们在‘中庸’?可知‘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的道理?”

马克挠挠头:“是不是别太左也别太右?可我总觉得,这中庸听着像‘和稀泥’。就像上次村里分水源,有人想多浇自家藏,有人想先紧着牲口喝,最后李大叔各让一步,结果两边都没尽兴,这算啥中庸?”

先生摇摇头,指着场上的石磙子:“你看这石磙,太重了拉不动,太轻了碾不碎麦粒。当年做这石磙时,石匠试了七八个尺寸,才定下现在这个分量,这就是‘织。它不是两边各让一半,是找到正好合用的那个点。”

苏拉忽然想起娘做酱材事。去年娘腌黄瓜,放少了盐就坏了,放多了又太咸,试了三年才摸准分量——要在黄瓜刚蔫的时候撒盐,不多不少,刚好能入味又不坏。她把这事给先生听,先生点头:“这就是‘过犹不及’。盐少了达不到腌材目的,盐多了又失了材本味,中庸就是找那个‘恰好’的度。”

正着,就见二愣子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听见他们“中庸”,咧开嘴笑:“我就不爱搞那套!上次我跟人比挑担子,人家挑八十斤,我偏要挑一百二,这不也赢了?要是学那中庸,哪能显出本事?”他着,故意挺了挺腰,却没留意脚下的麦秸,差点绊倒。

马克瞅着他:“你上回挑一百二,腰不是疼了三?大夫你是用力过猛伤了筋,这就是‘过’了。”他想起自己练射箭的事,刚开始总想着拉满弓,结果箭射出去歪歪扭扭,后来先生教他“引而不发,跃如也”,只拉到七分力,箭反而飞得又直又远。

“可要是太求稳,啥都不敢试,不就成了平庸?”马克想起邻村的赵木匠,做了一辈子家具,从来不敢改样式,人家都用新榫卯了,他还守着老法子,现在年轻人都不爱买他的东西了。

先生指着场边的老槐树:“你看这树,春发芽不早不晚,既不像桃树那样急着开花,也不像枣树那样迟迟不动。它长得慢,却一年比一年粗壮,这不是平庸,是懂得在合适的时节做合适的事。赵木匠的问题,不是守旧,是守着旧法子忘了为啥要这么做——老榫卯讲究的是结实,要是他能在结实的基础上添点新样式,不就两全其美了?”

苏拉捡起根麦秆,折了三段,中间那段不长不短:“我娘常,做饭要掌握火候,火太旺菜糊了,火太菜生了,中庸就是那恰到好处的火苗。它不是没脾气,是知道啥时候该旺,啥时候该缓。”

傍晚时分,王大伯和二愣子又来垛麦垛。这次王大伯不再死磕方正,顺着麦秸的弧度码,倒比之前高了些;二愣子也耐着性子把外层的麦粒压实了,风再吹也不掉了。两人看着新垛的麦垛,都咧开了嘴。

马克蹲在旁边看,忽然明白先生的“两端”是啥意思。王大伯的“端”是拘谨,二愣子的“端”是冒失,中庸不是在中间取个平均数,是把两饶长处拧到一块儿——既有王大伯的稳,又有二愣子的活。

就像晒谷场上的太阳,太早晒,麦粒潮;太晚晒,短晒不透。得等日头爬到正当空,不偏不斜,晒出来的麦粒才干爽。先生这桨时直,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就像弹棉花的弓,弦太紧会断,太松弹不出棉絮,得松紧得宜,才能弹出又软又匀的棉绒。

夜里起了风,马克被窗外的响动惊醒,趴在窗上一看,王大伯和二愣子新垛的麦垛安然立在场上,既没像王大伯以前的那样矮得怕人笑话,也没像二愣子以前的那样被风吹得东倒西歪。月光洒在麦垛上,像铺了层银霜,看着踏实又妥帖。

他忽然想起先生的话:“中庸不是站在中间不动,是像走钢丝的人,眼睛盯着前方,脚底下随时调整,才能稳稳当当走到头。”这世上的事,哪有绝对的对与错?就像做材盐,腌萝卜要多放,腌白菜要少放,能让菜出好味的,就是合适的量。

第二一早,苏拉来叫马克去拾麦穗,手里拿着两个刚蒸好的窝头,一个碱放多了发黄,一个碱放少了发酸。“你看,”她把窝头递给他,“我娘,这做窝头的碱,就是中庸的理儿,多了少了都不行,得不多不少,才能蒸出又白又暄的好窝头。”

马克咬了口窝头,心里琢磨着,这中庸哪是平庸啊,分明是藏着大学问呢。就像打谷场的石磙,看着笨笨的,却藏着不轻不重的巧劲,这才是能碾出好麦子的真本事。

喜欢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魔之引 网游三国之隐形大佬 特殊事件专案组 浮生娇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回首十年萧瑟处-琅琊榜前传 葬仙劫 九转金丹炉第2部 全网封杀进央妈,综艺杀穿娱乐圈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小小寻仙路 鹰视狼顾 妖世祥瑞娇妻,雄性急疯了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第五形态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顶尖特工携亿万物资穿七零虐渣渣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谁家魔王会跟勇者一起冒险啊
经典收藏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驱魔人道士 医冠权宦 向胜利前进 大顺县太爷 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大唐:八岁大将军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重生明朝当皇帝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大明小财神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长城紫光 乾宫深帷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最近更新 大宋:让你抗金,没让你造反啊? 历史脱口秀:从三皇五帝到溥仪 流华录 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 少林烽烟 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 中国古代奇闻录 侯门第一纨绔 我,修炼葵花宝典后,比女人还妖 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熢火之下 石器革命 呢喃诗章 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 神话版三国 穿入维京当霸主 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 用户愚小凡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txt下载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最新章节 - 点亮哲心:迪卡拉底的启迪之课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