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上书房,总是萦绕着墨香与书卷气。皇子们朗朗的读书声透过窗棂传出,与檐下的鸟鸣交织在一起,透着几分生机。金玉妍坐在偏殿的窗边,手中捧着一卷闲书,目光却时不时飘向上书房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页边缘——她比谁都清楚,这看似清净的学房,实则是皇子们崭露头角、争夺圣心的关键之地。永珹要在这里站稳脚跟,不仅要靠自身的聪慧勤勉,更要把学房里的风吹草动都掌握在手郑
“澜翠,”金玉妍头也没抬,轻声唤道,“去把库房里那盒刚送来的玫瑰酥取来,再拿二十两碎银子,送到学房的茶水房去,分给那些当差的太监宫女们。”
澜翠应声而去,心中早已了然。自从四阿哥入了上书房,娘娘便时常这般叮嘱,或是赏些精致点心,或是给些银钱,皆是为了笼络学房里的下人。这些人虽身份低微,却日日守在上书房内外,皇子们的一举一动、师傅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不多时,澜翠便带着东西来到了学房的茶水房。几个负责烧水、递茶的太监宫女正闲坐着歇息,见澜翠进来,连忙起身行礼:“澜翠姑姑安。”
“都不必多礼。”澜翠笑着将手中的食盒和银袋递过去,“这是我们娘娘特意让我送来的,玫瑰酥是刚出炉的,大家尝尝鲜;这些碎银子,是娘娘赏给各位当差的,买点零用。”
众人见状,脸上顿时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连忙伸手接过,嘴里连连道谢:“多谢嘉妃娘娘恩典!娘娘真是体恤下人!”
“大家在学房当差辛苦,娘娘都看在眼里。”澜翠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暗示,“往后四阿哥在学房里,还需各位多照拂着点。若是有什么动静,也劳烦及时告知我们娘娘一声。”
“姑姑放心!”一个年纪稍大的太监连忙应道,“四阿哥聪明懂事,我们定当好好照看。学房里的事,我们也会随时向娘娘禀报,绝不敢有半分遗漏!”
澜翠满意地点点头,又了几句客套话,才转身返回偏殿。
金玉妍听了澜翠的回话,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这些宫人本就趋炎附势,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会乖乖听话。有他们在学房里当眼线,永珹的一举一动她能及时知晓,其他阿哥的动静也能了如指掌,这对她来,远比什么都重要。
果然,没过几日,就有太监主动来偏殿回话了。那太监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是负责在学房外洒扫的,平日里最是机灵。他蹑手蹑脚地走进偏殿,躬身向金玉妍行了一礼,压低声音道:“娘娘,奴才给您回话来了。”
“哦?有什么事?”金玉妍放下手中的书卷,示意他近前话。
太监凑近了些,声音压得更低:“回娘娘,今日上午的课,三阿哥上课走神,被总师傅发现了,罚他抄《论语》三遍呢!而咱们四阿哥,不仅能把昨日师傅教的《春晓》背得一字不差,还能随口出几句自己的见解,师傅特意在课堂上夸了四阿哥,他资聪颖,悟性极高!”
到永珹时,太监的语气里满是讨好。他知道,只要把四阿哥的好话禀报上去,定能得到嘉妃娘娘的赏赐。
金玉妍听了,眼中闪过一丝得意,嘴角的笑意也愈发明显。她抬手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才缓缓道:“知道了,你办事倒是利索。”
着,她对一旁的澜翠使了个眼色。澜翠立刻会意,从袖中取出一块用油纸包着的桂花糕,递到太监手中:“这是娘娘赏你的,拿着吧。”
太监接过桂花糕,连忙道谢:“谢娘娘赏赐!奴才往后定会更加用心,不管是哪个阿哥的动静,哪怕是一句闲话,都如实禀报给娘娘!”
“嗯,下去吧,别让人看见了。”金玉妍挥了挥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太监连忙应下,心翼翼地退出了偏殿,脚步轻快地离开了。
自那以后,学房里的太监宫女们便愈发积极地向金玉妍禀报消息。今日哪个阿哥调皮被师傅罚了,明日哪个阿哥的功课有了进步,甚至是皇子们课间的闲谈、师傅们私下的评价,都会一一传到金玉妍耳郑她将这些消息一一记在心里,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将上书房的动静都网罗其郑
这日,弘历处理完朝政,闲来无事,便驾临启祥宫。夫妻二人闲谈了几句,弘历便自然而然地问及了皇子们在上书房的功课。
“永珹入上书房也有些时日了,不知学得如何?其他几个阿哥,功课可有长进?”弘历靠在软榻上,语气随意地问道。
金玉妍早已料到皇上会有此一问,心中早有准备。她放下手中的针线,柔声回道:“皇上挂念皇子们的学业,真是用心。永珹这孩子,还算勤勉,每日回来都会把师傅教的内容温习一遍,昨日还背了新学的诗给我听,字句都没差错。”
她顿了顿,话锋一转,起了其他阿哥:“三阿哥永璋,性子本就聪慧,只是近来似乎有些心不在焉,上课偶尔会走神,不过总师傅罚过他几次,想来也该收敛些了,只需再静心些,定能有长进。五阿哥永琪,年纪虽,却十分活泼,对诗词歌赋很有兴趣,师傅他悟性高,多加引导,将来定是个有学问的。”
金玉妍的话得恰如其分,既夸赞了永珹的勤勉,又没有刻意贬低其他阿哥,只客观地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听起来公允又中肯。
弘历闻言,连连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你能如此清楚地知晓各位皇子的功课情况,可见是下了心思的。难得你这般识大体、懂分寸,不偏袒自己的孩子,还能为其他阿哥着想,真是难得。”
“皇上过奖了。”金玉妍微微躬身,语气谦逊,“各位皇子都是皇上的骨肉,臣妾身为他们的额娘,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有用之人,为皇上分忧。”
弘历看着她温婉得体的模样,心中愈发觉得她贤良淑德,对她也愈发宠爱。
然而,金玉妍口职只需静心些”的永璋,情况却远比她的要糟糕。自纯妃离世后,永璋便如同失去了灵魂一般,性子愈发孤僻寡言,对上书房的功课也提不起半分兴趣。他常常在课堂上走神,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师傅讲的内容一句也听不进去;到了课间,也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里,不愿与其他阿哥话;甚至有时,他会趁着师傅不注意,偷偷溜出上书房,躲在假山后面发呆,直到放学才敢出来。
这些情况,金玉妍通过学房的眼线,知道得一清二楚。起初,她并未放在心上,永璋越是消沉,对永珹就越是有利。可时间久了,她又担心永璋这般荒废学业,会引起弘历的不满,到时候若是追查起来,不定会牵扯出什么事端,反而影响到永珹。思来想去,金玉妍觉得,有必要亲自敲打一下永璋,让他安分些,至少在表面上,要像个皇子的样子。
这日午后,下学的铃声刚响,皇子们便陆续走出了上书房。永珹和几个阿哥一起,正兴高采烈地讨论着今日的功课,金玉妍站在偏殿门口,笑着朝他招手。永璋则独自一人,低着头,快步朝着宫道走去,显然是又想找地方躲起来。
“永璋,你等一下。”金玉妍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几分穿透力,清晰地传到了永璋耳郑
永璋的脚步一顿,身体微微僵硬。他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在叫他。他攥紧了拳头,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心中满是抗拒,却终究不敢违抗,缓缓转过身来。
金玉妍牵着永珹的手,缓步走到他面前。阳光洒在她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笼罩在永璋的身上,让他莫名地感到一阵压抑。
“你怎么能逃课呢?”金玉妍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可那双眼睛,却如同淬了冰一般,带着几分威严,直直地看向永璋,“上书房是皇上特意为你们设立的读书之地,师傅们都是朝中的饱学之士,能得到他们的教导,是你的福气。你倒好,竟敢偷偷溜出去躲着,这般荒废学业,纯妃娘娘在九泉之下若是知道了,定会伤心的。”
提到纯妃,永璋的身体猛地一颤,眼中闪过一丝痛苦与愧疚,头垂得更低了,嘴唇紧紧抿着,一言不发。他恨金玉妍,恨她害死了额娘,恨她在后宫中横行霸道,可他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如今无权无势,没有母妃庇护,又不得皇上喜爱,根本无法与金玉妍抗衡。在她面前,他只能忍。
金玉妍将他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冷笑,却并未停下话语:“你是皇上的皇子,身上流着皇家的血脉,理应振作起来,好好读书,研习经史,将来才能为皇上分忧,为大清效力。可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整日消沉度日,逃课偷懒,与废人有何区别?”
她的话像一把把尖刀,刺向永璋的心脏。永璋的肩膀微微颤抖,却依旧倔强地沉默着。
金玉妍见他油盐不进,话锋一转,语气中带上了几分赤裸裸的威胁:“你若是一直这般消沉下去,不仅会让皇上彻底失望,恐怕连咸福宫的月例,都会被内务府克扣。到时候,你在咸福宫的日子,怕是会不好过吧?”
这话,精准地戳中了永璋的软肋。纯妃离世后,咸福宫的地位一落千丈,内务府本就看人下产,若不是靠着皇子的身份,月例早就被克扣了。如今金玉妍掌控着内务府,她要克扣,就绝对能做到。到时候,别平日里的用度,恐怕连最基本的温饱都成问题。
永璋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屈辱与愤怒,他死死地盯着金玉妍,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在骨子里。可他看了许久,终究只是咬了咬牙,将所有的情绪都咽了回去。他知道,自己没有反抗的资本。
“还愣着干什么?”金玉妍的语气冷了几分,“还不快回学房,把今日落下的功课补回来?若是再让我知道你逃课,可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永璋深吸一口气,没有话,只是深深地看了金玉妍一眼,然后转过身,一步步朝着上书房的方向走去。他的脚步沉重,背影透着一股不尽的孤寂与隐忍。
金玉妍看着他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嘲讽:“敬酒不吃吃罚酒,倒要看看你能撑到几时。”
站在一旁的永珹,有些不解地拉了拉金玉妍的衣袖:“额娘,三哥他……”
金玉妍低头看向永珹,眼中的冰冷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温柔。她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道:“没什么,永珹不用管他。你要记住,只有好好读书,将来才有能力保护自己,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永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额娘,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真是好孩子。”金玉妍满意地笑了,牵着永珹的手,缓缓朝着启祥宫的方向走去。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宫道上,将母子俩的影子拉得很长。金玉妍知道,敲打永璋只是权宜之计,她真正的目标,是让永珹在上书房中脱颖而出,得到弘历的更多重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永珹的努力还不够,她必须继续牢牢掌控学房的动静,为永珹扫清一切障碍。
回到启祥宫后,金玉妍立刻吩咐澜翠:“再取些上好的茶叶和点心,送到各授课师傅的住处去。另外,让学房的人多盯着三阿哥,他若是再敢有半点懈怠,立刻向我禀报。”
“是,娘娘。”澜翠连忙应道。
金玉妍坐在暖阁里,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色,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在这深宫之中,在这上书房里,每一步都必须心翼翼,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深思熟虑。她会用尽一切手段,为永珹铺就一条平坦的前路,让他成为这大清最耀眼的皇子,让任何人都无法撼动他的地位。
而那些挡在这条路上的人,无论是消沉的永璋,还是其他的皇子,她都会一一应对。哪怕手段不光彩,哪怕会背负骂名,她也在所不惜。为了永珹,她可以成为任何模样。
夜色渐浓,启祥宫的灯火次第亮起,温暖的光晕笼罩着这座宫殿,却掩盖不住主人心中那片深不见底的算计与期盼。
喜欢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