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深市郊,星火与东岳材料联合实验室内,空气里弥漫着一股微弱的、混合了特种气体与金属加热后的独特气味。已经是深夜,实验室核心区的无尘灯却亮如白昼,映照着几张因长期熬夜而略显疲惫,此刻却紧绷着无比专注的脸。
崔明远博士穿着严实的白色防静电服,戴着护目镜,亲自操作着精密的手套箱。他的动作缓慢而稳定,仿佛在雕琢一件传世珍宝。透过厚重的观察玻璃,林烨、周伟、吴坤,以及东岳材料的首席工程师老韩,都屏息凝神地注视着里面那台正在做最后封装操作的设备。
“压力参数稳定……” “内部环境纯度达标……” “开始最终密封焊接……”
崔明远低沉而清晰的声音通过对讲系统传出来,每一个字都敲在众饶心弦上。
这是第七十三次全流程工程样品制备。之前的七十二次,不是材料合成出现瑕疵,就是界面阻抗过大,或者封装环节功亏一篑。但这一次,从前期材料制备到现在的最终封装,所有关键节点的数据,都漂亮得让人难以置信。
联合实验室成立大半年,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和无数饶心血,争吵过,沮丧过,甚至绝望过,都是为了眼前这个即将诞生的“孩子”。
吴坤下意识地想去摸烟,手伸到一半才想起这是在最高级别的无尘实验室外面,只好用力搓了搓脸,低声道:“他娘的,比等我闺女出生还紧张。”
周伟紧抿着嘴唇,眼睛一眨不眨,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他身边放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实时监控着封装设备内部数十个传感器的数据流。
林烨双手抱胸,看似平静,但微微泛白的指关节暴露了他内心的波澜。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前世,这项技术直到自己重生前,仍被少数几家巨头牢牢握在手里,作为攫取超额利润和卡住他人脖子的利器。而现在,它即将在自己手中,被提前十几年,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焊接完成。惰性气体保护注入……完成。” “样品取出。”
崔明远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手套箱的传递舱打开,崔明远双手捧着一个银灰色、泛着金属冷光的方块物件,心翼翼地走了出来。那物件大和一块普通的智能手机电池相仿,外观简洁,只有两个明显的电极接口,但拿在崔明远手里,却仿佛有千钧之重。
所有饶目光瞬间聚焦在这块“星火固态氢电池”工程样品上。
“老崔,怎么样?”吴坤第一个忍不住,嗓门有点大,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崔明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样品轻轻放在铺着防静电垫的测试台上,然后才缓缓摘掉护目镜。他那张总是刻板严肃的脸上,此刻竟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光彩,眼眶周围有着难以掩饰的红血丝,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他看向林烨,声音沙哑却坚定:“林总,幸不辱命。”
就这五个字,让在场所有人心头的大石猛地落下一半。
“快!上综合测试台!”周伟立刻指挥旁边的技术人员。
样品被迅速连接上早就准备就绪的精密测试设备。庞大的仪器开始运行,发出低沉的嗡鸣。测试台侧面的巨大显示屏上,开始飞速滚动过一道道数据流:电压、内阻、瞬时放电能力、温升曲线……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实验室里只剩下仪器运行的声音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终于,当一项最关键的数据——能量密度——最终定格在屏幕上那个鲜红的数字时,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
每公斤720瓦时!
这个数字,像一道惊雷,劈开了所有的忐忑和等待!
“多……多少?”吴坤使劲揉了揉眼睛,凑到屏幕前,几乎要把脸贴上去,“七百二?!老周,我没看错吧?这玩意儿……这么一块,顶得上咱们现在用的最好的锂电池……五六倍?!”
周伟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终于松弛下来,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又极度兴奋的笑容:“没错,吴哥!就是720!而且你看循环寿命测试预判,已经超过500次了!这还只是工程样品!”
“我的老爷……”东岳的老韩工程师喃喃道,他扶了扶眼镜,“这哪是电池……这简直就是个‘能量块’啊!我们……我们真的搞出来了?”
“搞出来了!真他娘的搞出来了!”吴坤猛地一拍大腿,巨大的狂喜让他有些语无伦次,他转身就想给崔明远一个熊抱,看到对方那身防静电服又硬生生刹住车,只好用力挥舞着拳头,“老崔!你立大功了!哈哈哈哈!”
崔明远这次没有躲闪,也没有嫌弃吴坤的粗鲁,他只是站在那里,嘴角控制不住地向上扬起,形成一个极其罕见的、带着点傻气的笑容。他甚至还下意识地,用指尖在旁边的实验台上,轻轻敲起了一段不成调的、欢快的节奏。
林烨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激动。他走上前,没有先去看那令人心潮澎湃的数据屏幕,而是向崔明远伸出了手:“崔博士,辛苦了。还有各位,大家都辛苦了!”
崔明远回过神来,赶紧握住林烨的手,这位平时言辞犀利的科学家,此刻竟有些哽咽:“林总,是……是大家的功劳。没有你的理论指引,没有东岳的工艺支持,没有团队没日没夜的攻坚……我崔明远一个人,就算累死在这实验室里,也敲不出这么一块东西来。”
林烨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然后转向测试台上那块安静的银灰色电池。他伸出手,心翼翼地将其拿了起来。
入手微沉,冰凉而坚实的触感从指尖传来。但这的方块里,却蕴藏着足以让整个业界震动的狂暴能量。
“每公斤720瓦时……”林烨低声重复着这个数字,像是在确认,又像是在品味其中的巨大意义,“这意味着,我们的脑环,未来可以轻松实现一个月以上的续航。意味着我们的AR眼镜,再也无需为电量发愁。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真正意义上的‘充电宝’,能给手机反复充满十几次、二十次!”
他的声音逐渐提高,目光扫过在场每一张激动而又疲惫的脸:“更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因为能耗而被束缚住手脚的设想,那些更强大、更耗电的下一代设备,都有了实现的基石!我们卡在能源瓶颈上的脖子,现在,被我们自己亲手掰开了!”
“对!掰开了!”吴坤兴奋地接口,“看以后谁还敢在电池上卡我们脖子!咱们自己就有最好的!”
周伟补充道:“林总,这只是开始。工艺稳定后,成本还有巨大的下降空间。而且,根据这个基础体系,我们后续更高能量密度的研发,路线也已经清晰了。”
“好!太好了!”林烨将电池轻轻放回测试台,如同放置一件稀世珍宝,“老韩,”他看向东岳的工程师,“接下来的量产工艺转化,还要倚重东岳的兄弟们,我们必须尽快把良率提上来,把成本打下去!”
老韩此刻也是豪情万丈:“林总放心!我们东岳别的不敢,在化工放大和精密制造这块,绝对不掉链子!看到这成果,总部那边肯定会给予最大力度的支持!”
“吴坤。” “在呢林总!”吴坤挺直了腰板。 “你这边要立刻动起来,着手规划‘能源宝’的产品线,供应链、生产线、人员,都要开始筹备。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让这款划时代的产品上市!” “明白!我回去就组织人马通宵干!保证不掉链子!”
实验室里的气氛热烈得几乎要爆炸。这时,崔明远像是想起了什么,走到林烨身边,低声道:“林总,还有个细节。我们在测试中发现,这块样品在极锻温下的表现,也远超现有锂电池,衰减非常。这在很多特殊领域,意义重大。”
林烨眼中精光一闪,立刻领会了他的意思,缓缓点头:“我明白了。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他再次看向那块安静的电池,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技术突破的喜悦,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能源,工业的血液,科技的命脉。掌握了它,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权。
“走吧,”林烨对众人道,脸上露出了畅快而自信的笑容,“我请大家吃宵夜!不,吃早餐!今,我们不醉不归……不,不归不行,明还有一大堆活儿要干呢!”
众人哄堂大笑,积压了许久的疲惫仿佛在这一刻一扫而空。崔明远一边脱下防静电服,一边竟然破荒地,用他那五音不全的嗓子,哼起了一段谁也没听过的、欢快的调。
喜欢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生:我的脑机接口横扫科技圈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