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车的木轮碾过重庆府的石板路,发出沉闷的辘辘声。
立智理威被押解入城,与他一同被送来的,还有一具用草席粗略包裹、已然僵硬的尸体——正是招抚使昝顺。
这一生一死,仿佛是大元帝国在川蜀势力溃败的缩影。
然而,此时的重庆府,重心早已不在此处。
少年子赵昺对立智理威这位曾经的“蜀地平章”并未投以过多关注。
一个失了根基、沦为阶下囚的蒙古贵胄,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自有属下将其妥善关押,容后善用其身份。
他的目光,已投向西线。
待来自嘉定、确认局势已完全在李庭芝掌控之中的战舰返航抵达重庆码头后。
赵昺毫不犹豫,即刻率领冉平及三千历经战火淬炼的长宁军精锐登船。
战舰溯江西进,直扑已光复的嘉定城。
他要亲临前线,与坐镇彼处的老帅李庭芝会师,共商下一步经略川西、乃至北伐秦陇的大计。
与此同时,由川军副将李宏业率领的八千步骑大军,在成功扫荡嘉定周边几处负隅顽抗的元军据点与要镇后,也已浩浩荡荡开入嘉定城内。
这座川西重镇,历经李庭芝光复之后的血腥清洗,十分稳定。
平章政事府衙内,如今已成了李庭芝的帅府。
他端坐堂上,听着风尘仆仆赶来的侄子李宏业禀报周边肃清事宜。
李宏业行事稳妥,汇报条理清晰,将缴获、安民、布防诸事一一陈述明白。
李庭芝静静听着,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微微颔首的动作,显露出他对这位侄子此番表现的认可。
“做得不错,宏业。相比你兄长,你更沉得住气,是块能独当一面的料子。”
李庭芝难得开口赞许。
李宏业心中一热,躬身道:“全赖伯父平日教诲,侄儿不敢懈怠。”
李庭芝“嗯”了一声,目光却似乎透过堂门,望向了更远的地方,语气带着温和与期许:
“你兄长性子是急了些,跟你爹一个胚子,但勇猛可嘉。”
“起来,此番能顺利生擒立智理威入彀,僰王山镇那位李恒,也算有功。”
“”那是你堂叔那一支的近亲血脉,做事胆大心细,颇有章法,是颗好苗子。”
言语中,毫不掩饰对族中涌现出李恒这般出色后辈的满意。
乱世之中,家族英才辈出,方能支撑门楣,延续荣光,更能为官家、为这复兴大业,贡献更多力量。
如今,嘉定已定,官家亲临,精兵强将云集。
接下来,便是剑指川西,饮马成都,将大宋的旗帜,插遍这府之国的每一个角落。
十日光景,转眼即逝。
赵昺的战舰在嘉定码头稳稳停靠,他并未兴师动众,只带着必要的护卫与冉平等将领悄然入城。
与他一同抵达的,自然还有沦为阶下囚的立智理威,以及那具早已僵硬的昝顺尸身。
李庭芝行事果决,当即下令将其尸身悬挂于嘉定城头示众。
此令一出,嘉定城如同炸开了锅。
积压多年的民怨好似找到了宣泄口,城头之下,闻讯赶来的百姓群情激愤。
这年头,烂菜叶都是稀罕物,最直接、最“丰厚”的“礼物”便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粪水。
一时间,污秽之物如同暴雨般泼向那具曾经高高在上的躯体,咒骂声不绝于耳。
这污浊不堪的场景,却恰恰是民心向背最真实的写照。
赵昺并未在公开场合显露身份,光复告示早已传遍全城,李庭芝的铁腕治理也已初见成效。
他乐得隐身幕后,静观其成。
当下主要精力,放在了与李庭芝的密议之上。
平章政事府,如今已是征西元帅府的内堂,烛火通明。
赵昺与李庭芝相对而坐,巨大的川蜀地图铺在案上,两饶目光都聚焦于一点——成都府。
李庭芝指着地图,神色凝重地介绍道:
“官家,成都乃元廷四川行省治所,城高池深,守备森严。如今坐镇其间的,乃元廷的西道宣慰使也速答儿。”
“也速答儿……”赵昺轻声重复着这个名字,眼神锐利。
“此人非同可,不可觑。”李庭芝继续道,“其父纽璘,便是昔年蒙古攻蜀的都元帅,汪家在其面前,亦不过帐下先锋。”
“其人,而今正值壮年,骁勇善战,深谙兵法,统兵之能远超其父帐下诸多老将。”
“嘉定、重庆这两座重镇,当年便是被他率主力攻破,可谓我大宋在蜀地的老对手。”
赵昺默默点头,心知此番遇到了真正的劲担
也速答儿不仅背景深厚,自身能力更是出众,是元廷在蜀地赖以维持统治的柱石。
“若要取成都,水陆并进几乎是不二法门。”
李庭芝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两条线,一条沿陆路,一条循水道。
“陆路,或可利用立智理威的身份,尝试诈开城门,引我大军入城。水路,则仍需借助速哥的名头,控制住成都两江码头的元军水师,断其外援,亦为我军开辟通道。”
策略清晰,但李庭芝的眉头却并未舒展。
他指出了最关键,也最棘手的问题:
“成都府不同于重庆山城,城内虽有街巷,但地势总体平坦开阔。”
“也速答儿麾下那群蒙古精骑,骁勇善射,来去如风。”
“一旦我军入城,战事胶着,也速答儿见势不妙决心突围,在平原之地,我们恐怕很难拦住一心要走的骑兵。”
他顿了顿,语气沉重地强调:“若让也速答儿这等人物走脱,后果不堪设想。”
赵昺眉头紧锁,指尖在成都周边的水系与关隘间反复摩挲。
所言非虚,若叫也速答儿这等人物走脱,后果不堪设想。
“此人若逃,必走潼川府,北趋利州。”赵昺声音沉冷,“汪家虽势衰,在利州根深蒂固,旧部尚存。”
“也速答儿一旦与汪家合流,重整旗鼓,不出一月,便可再聚数万兵马来犯。届时我等立足未稳,川中必生动荡。”
他抬眸看向李庭芝,目光锐利:“李帅,可有良策,能锁住这头猛虎?”
李庭芝沉吟良久,方缓缓开口,语带凝重:“官家,章广寨那群老卒虽悍勇,若与也速答儿麾下蒙古精骑于平原硬撼,恐只能一换一。若以奇兵袭之,或可一换二。然……此皆建立在知其虚实之上。”
他手指重重落在成都位置:“也速答儿非庸才,其麾下兵马几何?骑兵多少?步卒几何?屯于城内何处?城外可有暗营?这些若不清楚,一切谋划皆是空中楼阁。”
赵昺默然。
他深知这些凭军功杀出来的蒙古勋贵,哪个没有后手?
便如李庭芝,明面上是三千章广寨老卒,实则暗藏五千精锐。更在陇西埋着两万屯田私兵,闲时为民,战则为锐。
也速答儿坐镇成都这等要冲,岂会没有隐藏的实力?
堂内一时寂静,唯闻灯花噼啪作响的声音。
片刻,赵昺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开口道:“李帅,成都府内,朕……尚有些僰族眼线。”
“他们扎在城中有段时日,或能设法探明也速答儿兵马分布,尤其是其骑兵屯驻之所、马场位置。”
“若能得此详报,可能增添几分胜算?”
李庭芝闻言,眼中精光骤然一亮,抚掌道:“若得内应详报,知彼虚实,便可量身定做一张罗地网!届时,何处设伏,何处阻截,何处虚张声势,皆可有的放矢。胜算,至少可增三成!”
他看向赵昺的目光中,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赞许。
这位少年官家,不仅胸怀大志,心思竟也如此缜密,连成都城内都有这等隐秘先手在暗中布下。
李庭芝霍然起身,气势勃发。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顺着成都城墙划过,语气森然:“只要知道猛虎巢穴何在,老夫便有办法,叫它也速答儿……插翅难飞!”
赵昺点头,心中稍定。
情报,永远是战争中最关键的筹码。
当初从老寨主阿老罗那边拿的暗牌,放出去的鹰眼,也只能提早派上用场了。
喜欢弱宋铁血郎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弱宋铁血郎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