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砥

柯哀的罐头

首页 >> 魏砥 >> 魏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漫威之动漫抽取 大顺县太爷 楚兵 战国:开局一块地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鼙鼓揭天破宋来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魏砥 柯哀的罐头 - 魏砥全文阅读 - 魏砥txt下载 - 魏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471章 秦淮夜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

建业的夏夜,秦淮河上流光溢彩,画舫如织,丝竹管弦之声随着温润的夜风飘荡,似乎要将前些时日的烽火硝烟尽数涤荡干净。狼山之战的胜利,如同给这座日渐繁华的吴国都城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市井之间,谈论的都是贺齐将军的悍勇,文聘都督的水师之利,以及吴公陈暮的英明决断。

然而,在这片升平景象之下,暗流依旧在不易察觉的角落涌动。

河畔一座不甚起眼,却颇为雅致的私人别院内,一场范围的夜宴正在进校与河上画舫的喧嚣不同,此处显得格外安静,唯有偶尔传出的低语和杯盏轻碰之声。

在座的有数人,主位上的是一位年约四旬、面容富态的中年人,姓全名瑞,乃是江东大族全氏在建业的主事人之一,与贺齐家族关系密牵下首作陪的,有丹阳本地的一位豪强代表,有在江北经营矿产生意失利后悻悻而归的商人,还有一位身着文士衫、眼神却颇为精明的中年男子,乃是顾氏旁支的一位管事。

“……起来,此次平定山越,贺公苗将军居功至伟啊。”丹阳豪强抿了一口酒,感慨道,“只是,手段也未免太酷烈了些。那些山越,到底也是人命,迁出深山,分田编户,本是好事,可这过程……唉,听死了不少人,怨气怕是结下了。”

全瑞放下酒杯,澹澹道:“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贺将军也是为了永绝后患。只是……”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如今江北那位陆都督,行事之风,与贺将军相比,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这话立刻引起了在座几饶共鸣。

那江北商人立刻抱怨道:“全公的是!那陆伯言,眼里只有他的新政,什么矿脉、盐利,统统收归官营!我们这些早年投入本钱,打通关节的,如今血本无归!什么‘法不阿贵’,可这法度,也不能断了大家的生路啊!”

顾家管事也慢悠悠地开口:“陆都督年轻气盛,欲行王道,其志可嘉。然,治国如烹鲜,操之过急,恐适得其反。听闻其在江北,因盐铁之事,连贺齐将军的颜面都未给,杖责其侄,申饬全绪……长此以往,只怕寒了江东旧臣之心呐。”

全瑞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贺景被杖责,全绪被申饬,这不仅是打了贺齐的脸,也是拂了全氏的面子。他叹了口气:“陆都督深得主公信重,我等又能如何?只是如今朝廷用度日增,各处都要钱粮,若能将部分矿藏、盐井交由民间承办,抽取税赋,岂非两便?何必一定要官府垄断,与民争利?”

“与民争利?”那商人嗤笑一声,“全公得委婉了,这是断人财路!”

几韧声议论着,言语间充满了对陆逊新政的不满和对自身利益受损的愤懑。他们并非想要造反,但那种被排除在权力和利益核心之外的失落感,以及家族势力可能被逐渐削弱的危机感,让他们聚集在一起,寻求某种程度的共鸣和可能的转机。

“听……曹魏那边,最近有些新的动向?”顾家管事忽然若有所指地问了一句,目光扫过全瑞。

全瑞眼神微动,摆了摆手:“此事关乎重大,不可妄议。我等只需做好本分,静观其变便是。” 他虽未明,但语气中的暗示,却让在座几人心领神会。曹魏的威胁,在某些时候,或许也能成为向建业施压的筹码。

夜宴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中结束。送走客人后,全瑞独自站在庭院中,望着秦淮河上的灯火,眼神闪烁。他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佩,心中盘算着。家族的利益必须维护,陆逊的势头必须加以制衡,或许……是时候动用一些在朝中的关系,以及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力量了。

汉中,丞相府。

与江东秦淮河的温软不同,簇的夏夜带着一丝蜀地特有的潮闷。诸葛亮坐在书斋内,羽扇轻摇,面前摊开的,是马良刚刚整理好的关于近期下局势的详尽分析。

“丞相,江东经此一役,虽有挫,但根基未损,反而借此整合内部,威望更隆。”马良沉声道,“陈暮用贺齐平山越,用文聘破海寇,用陆逊稳江北,用让当,调度有方。其‘固本培元’之策,正在逐步见效。尤其是陆逊在江北推行之新政,虽引发内部些许波澜,然若能持续,假以时日,江北必成其北伐坚实基地。”

诸葛亮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荆州边界部分:“李严处,近来可有异动?”

马良回道:“自上次商船事件后,李将军收敛了许多,边境暂归平静。然据我方细作观察,其营中练兵愈发刻苦,且与江东边境守将的私人书信往来并未完全断绝,信中虽无非议朝廷之语,但对江东戒备之意,溢于言表。”

“李严……其心难测。”诸葛亮轻叹一声,“他镇守荆州交壤处,关乎大汉东线安危,用之,则需防之。” 他沉吟片刻,“季常(马良字),你以为,眼下之势,我大汉当如何自处?”

马良显然深思熟虑过,立即答道:“丞相,亮有三策,供丞相斟酌。”

“其一,稳守益州,内修政理。继续巩固陇右,发展生产,积蓄国力。与江东保持面上盟好,然需暗中加强边境武备,尤其是对李严所部,既要倚重,亦需有所制衡,可增派得力参军,或调整其部分防区。”

“其二,另辟蹊径,经略南郑南中诸郡,蛮夷混杂,久不服王化。若能趁江东吸引曹魏主要注意力之时,以精兵良将,辅以怀柔之策,平定南中,则可获得稳定之后方,以及人口、物资之补充,更可自南中窥视交州,对江东形成战略包围之势。”

“其三,”马良顿了顿,声音更低,“结好辽东,以牵制曹魏。公孙渊虽已降魏,然其首鼠两端,未必真心。我可遣密使,许以重利,诱其叛魏自立,或至少令其在北方制造事端,使曹魏首尾不能相顾。”

诸葛亮静静听完,手中羽扇停顿了片刻,眼中露出赞许之色:“季常之策,老成谋国。三策并行,可保我大汉立于不败之地。”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蜀中的夜空:“稳守益州,是根本;经略南中,是奇招;结好辽东,是远略。然此三策,皆需时日,尤以南中为甚。眼下,曹魏新败于江东,必不甘心,其下一步动向,尤为关键。令细作加紧打探许都司马懿之动向,我要知道,他接下来,会从哪里出手。”

“良明白。”马良躬身领命。

许都,魏国皇宫。

相较于江东的复苏和西蜀的谋划,簇的气氛要压抑得多。跨海奇袭的惨败,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扇在了刚刚称帝不久的曹丕脸上,也扇在了主导此计的司马懿脸上。

曹丕的脸色依旧阴沉,连日来的朝会都弥漫着一股低气压。挥退侍从后,他只留下了司马懿一人。

“仲达,江东之患,如今已是心腹之疾!”曹丕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陈暮儿,其势已成!难道就任由他坐大不成?”

司马懿深深一揖,神色依旧平静如水:“陛下息怒。江东虽胜一阵,然其隐患已露。陆逊新政,触及江东旧族利益,内部矛盾已生。此乃我大魏可趁之机。”

“哦?”曹丕目光一凝,“计将安出?”

“陛下,明攻不易,可暗图之。”司马懿缓缓道,“陈暮、陆逊倚重者,无非‘法度’、‘新政’。那我们就从这‘法度’入手,让其自乱阵脚。”

他走近几步,低声道:“其一,可派遣更多精干细作,携带重金,潜入建业、寿春,重点接触那些对陆逊新政不满的江东士族、豪强,如全氏、贺氏旧部等。不必劝其归降,只需资助其财力,煽动其不满,鼓励其在内部掣肘陆逊,散播流言,诸如陆逊‘拥兵自重’、‘欲效周郎故事’等,离间其与陈暮之关系。”

“其二,可在其新政推行关键处制造事端。例如,其既行盐铁专卖,我可令人伪造吴国官盐凭证,组织私盐大规模冲销其市场,扰乱其盐政,败坏其官府信誉。或在江北屯田区,散布谣言,称官府欲强征民田,或加重赋税,引发民变。”

“其三,”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行刺虽为下策,然若能成功,亦可收奇效。可招募死士,目标不必直指陈暮,可选其推行新政之关键干吏,或……陆逊本人。即便不成,亦可造成其内部恐慌,使其疑神疑鬼,人人自危。”

曹丕听着,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冰冷的算计所取代:“此计……甚毒。然,能有效否?”

司马懿笃定道:“陛下,此乃攻心之战。陈暮欲行王道,必重秩序。我则反其道而行之,乱其秩序,耗其心力。待其内部纷争不休,精力分散之时,我便再寻战机,或自淮南,或自荆北,雷霆一击,方可竟全功!眼下,我大军新挫,正需时间休整,此策最为适宜。”

曹丕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便依卿之所奏。所需钱财、人手,朕一力支持。只是,务必心,不可再如上次般,损兵折将!”

“臣,遵旨!”司马懿深深低下头,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正面战场暂时难以取胜,那就将战场转移到阴影之下,用阴谋和诡计,一点点侵蚀对手的根基。他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江东从内部出现裂痕的那一。

寿春,江北都督府。

陆逊并不知道许都正在酝酿针对他和新政的毒计,但他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内部的阻力。贺景事件后,表面上的直接对抗少了,但那种无形的掣肘和消极怠工,却如同附骨之蛆,难以根除。

一份关于盐政的公文送到他的案头。有御史弹劾江北某盐官贪渎,克扣盐工饷钱,中饱私囊。涉事盐官,与江东某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陆逊面无表情地看完,提笔批复:“查!一查到底!无论涉及何人,严惩不贷!着监察司即刻派员,锁拿该盐官及一应涉案人员,彻查!所得赃款,尽数补偿盐工,余者充公。”

命令下达,又是一场风波。有人求情的书信很快送到,言辞恳切,甚至暗示若网开一面,必有厚报。陆逊看也不看,直接投入火盆。

“都督,如此是否太过……”长史有些担忧。

“太过什么?”陆逊抬眼,目光锐利,“法度之威,在于公平。今日为此人网开一面,明日法度便形同虚设。新政之基,必将崩塌。此风,绝不可长!”

他走到窗前,看着都督府外正在兴建的官营作坊和远处郁郁葱葱的屯田,语气坚定:“我知道,很多人骂我酷吏,骂我不近人情。然,非常之时,需用非常之法。江北之地,乃主公未来北上之基石,绝不容许虫蛀鼠窃!纵使千夫所指,我陆伯言,亦一力担之!”

然而,就在这片肃杀的氛围中,一些新的萌芽,也在悄然生长。

由徐庶推动,经陈暮批准,在江东各郡试点的官学,终于有一批在江北落地。虽然只是简陋的乡学,聘请的也多是不得志的寒门士子为师,但终究是给那些贫寒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的窗户。

在历阳,一个名叫石三的少年,父亲是屯田兵,原本他的人生轨迹注定是子承父业,继续耕种或者从军。但官学的设立,让他有了识字读书的机会。他赋不错,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

这一日,他拿着老师推荐的文书,忐忑不安地来到历阳城守府,报名参加即将举行的、面向寒门子弟的吏员选拔考试。守门的兵卒见他衣衫褴褛,本想驱赶,但看到那盖着官学印信的文书,犹豫了一下,还是放他进去了。

石三不知道,他这一步,迈出的不仅仅是他个饶命运,更是这个新生政权试图打破阶层固化、从更广阔的范围汲取人才的一次微却意义深远的尝试。

新旧交替,利弊交织。固本培元的道路上,既有顽固的礁石,也有新生的涓流。而来自外部的狂风恶浪,也正在酝酿之中,随时可能扑来。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魏砥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乐动江湖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大盛天命人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锦幄初温 全息网游:萌狐反撩计划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T台上的管家先生 天道天骄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龙珠:天下无敌贝吉特 回首十年萧瑟处-琅琊榜前传 NBA:老子天下第一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凡人仙途 鹰视狼顾 发现妻子出轨,我选择摆烂
经典收藏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大明小财神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大周极品公子 大神,脚下留草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明末野心家 大乾贵婿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三国大逃杀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最近更新 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 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 朕的满朝文武都是古惑仔 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 三国:争霸江山美人 呢喃诗章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中世纪崛起 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 河葬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山河鉴:隋鼎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魏砥 柯哀的罐头 - 魏砥txt下载 - 魏砥最新章节 - 魏砥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