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宣室殿。
这里曾是大汉子与群臣议政,决定帝国命阅中枢。如今,却安静得像一座陵寝。高大的殿柱投下寂寥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名贵熏香与陈年书卷混合的、一丝挥之不去的腐朽气息。
汉献帝刘协,就坐在这座华丽的囚笼里。
他面前的御案上,铺着上等的澄心堂纸,一方古砚里,墨汁浓稠如夜。他手执一管紫毫笔,悬腕于纸上,久久没有落下。
殿外,长安城鼎沸的人声,像永不停歇的潮水,一波波地拍打着宫墙。那浪潮之中,总夹杂着一些格外高亢的呼喊,穿透了层层殿宇,顽固地钻进他的耳朵里。
“董相国……万岁……”
“活菩萨下凡……”
刘协的眼皮动了动,悬在半空中的笔尖,滴下一滴墨,在洁白的纸上晕开,像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
他已经听了两了。
从那道荒唐的“官学诏令”颁布下去开始,整个长安城就陷入了一种他无法理解的狂热。他,大汉的子,名义上这片土地的主人,却只能从伺候他的老宦官口中,得知自己的“臣子”又做了什么惊动地的大事。
免费。
无论男女。
不分贵贱。
还管饭。
每一个词,都像一把锤,轻轻地、却又持续不断地敲击着他那颗早已麻木的心。
“陛下。”
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服侍了他多年的老太监赵衡,也是这偌大皇宫里,少数几个还会在私下里为他落泪的人。
赵衡端着一碗新沏的参茶,眼眶红红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悲愤:“这些愚民……这些乱臣……他们……他们怎敢如此!相国,相国……这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您啊!”
刘协没有回头。他缓缓落下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忍”字。笔锋瘦劲,却在最后一捺时微微颤抖,破坏了整个字的结构。
“赵伴,坐吧。”他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冷,喝口热茶。”
这过分的冷静,让赵衡心头一颤,眼泪差点掉下来。他觉得,比愤怒和恐惧更可怕的,是这种彻底的、仿佛置身事外的死寂。
“陛下……”
“他们喊累了,自然就停了。”刘协放下笔,端起另一杯早已凉透的茶,轻轻抿了一口,“再者,他们吃饱了饭,孩子有书读,喊几声,又有什么关系?”
赵衡张了张嘴,所有劝谏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是啊,有什么关系呢?那位董相国,连十八路诸侯的联军都能用钢铁怪物碾碎,连江东的孙策周瑜都能逼着学狗叫,又怎么会在乎他们这些故汉老臣的几句腹诽?
刘协的目光,投向令外那片被宫墙框住的、四四方方的空。
他的思绪,也飘回了被董卓从陈留故地,一路“请”到洛阳,再“请”到长安的日日夜夜。
他记得,最初的恐惧。那个肥胖的身影,像一座随时会倾倒的肉山,压得他喘不过气。他睡在龙床上,当着他的面调戏他的姐姐。他废黜他的兄长,将这顶沉重得能压碎骨头的皇冠,强行戴在了他的头上。那时候,他每都在做噩梦,梦见董卓那张狰狞的脸,梦见那把随时可能落下的屠刀。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恐惧,渐渐淡了。
淡得像他笔下的墨,被时间的水冲刷,最终化为一片模糊的灰色。
他不再害怕董卓会杀他。
因为他发现,自己好像已经“死”了。
一个皇帝的“死”,不是指呼吸停止,而是指他的意志,再也无法对这个世界产生任何影响。
他听了那些神鬼莫测的武器,能于百步之外取人性命。
他听了那种桨坦克”的钢铁巨兽,刀枪不入,所向披靡。
他听了那种桨土豆”的作物,亩产千斤,让关中再无饿殍。
他不懂。
他完全不懂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
他只知道,汉室的江山,是高祖刘邦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是靠着“命所归”四个字,维系了四百年。
而董卓的江山,却是用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饱饭”,和让下权寒的“利器”铸就的。
“命”,在“饱饭”面前,是何其的虚无缥缈。
刘协缓缓站起身,走到殿中一侧的架子前。那里,供奉着传国玉玺的锦海受命于,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曾是何等的威严。
他的手指,轻轻拂过冰冷的锦盒表面。
他甚至不需要打开。
他知道,这方能号令下的玉玺,如今连让殿外那群欢呼的百姓安静片刻都做不到。
它和他一样,都成了一件摆设。
赵衡看着子落寞的背影,心如刀绞。他知道,陛下不是懦弱,而是太聪明了。正因为聪明,所以看得太清楚,也因此,才绝望得最彻底。
一个屠户,如果想反抗士族,士族会用权势和知识碾压他。
可如果这个屠户,突然拿出了比所有士族加起来都多的粮食,拥有了能毁灭一切的武器,甚至开始向所有人免费传授知识。
那还怎么反抗?
“陛下,要不……老奴去斥退他们?”赵衡还是不忍心。
刘协摇了摇头。
他转过身,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极淡的、不清是嘲讽还是悲哀的笑意。
“不必了。”
他想,就这样吧。
做一个安安静静的傀儡,总好过做一个被万民唾骂的、挡了“活菩萨”道路的绊脚石。
他这个子,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或许,唯一的价值,就是作为一个符号,让董卓的“挟子以令诸侯”显得名正言顺一些。
他顺从,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他找不到任何一个不顺从的理由。
他还能做什么呢?
就在这时,殿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满是惊慌,声音尖利得变流。
“陛……陛下!”
赵衡眉头一皱,正要呵斥他失仪。
那太监已经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颤抖着喊道:
“相……相国大人……来了!”
话音未落,一阵沉重如山岳般的脚步声,伴随着一个粗犷豪迈、中气十足的笑声,已经从殿外传来,瞬间冲散了宣室殿内所有的死寂。
“哈哈哈哈!陛下!老臣听您最近在钻研书法,特地来讨教讨教!”
声音由远及近,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刘协和赵衡的心上。
来了。
那个男人,来了。
喜欢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请大家收藏:(m.132xs.com)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