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首页 >> 逃荒是不可能的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戏说嬴政 真理铁拳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大夏第一武世子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
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 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文阅读 - 逃荒是不可能的txt下载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3章 万里江山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中原的炊烟升起时,多瑙河畔的晨雾刚散。王烈站在新落成的城楼上,看着一队队中原移民推着独轮车,沿着铁轨缓缓进入新城。移民们的脸上带着疲惫,眼神里却藏着对未来的期盼,他们的车斗里装着种子、农具,还有用布包着的家当——这是朝廷组织的第五批移民,目的地是刚平定的基辅公国旧地。

“将军,这批移民里有不少木匠和铁匠,正好能帮着修铁路。”副将指着人群中几个背着工具的汉子,语气里带着兴奋。

王烈点点头,目光扫过城楼下的牌匾——“永平城”,这是李砚亲自取的名字,寓意“永远太平”。城内的街道已按长安的规制铺设,两旁的房屋一半是中原样式的瓦房,一半是改造过的欧洲石屋,工匠们正忙着给石屋加盖飞檐,试图让两种风格融合得更自然。

不远处的铁匠铺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一个中原铁匠正带着两个欧洲学徒打铁,他用官话夹杂着几句生硬的拉丁语,教他们如何锻造铁轨零件。学徒们虽然听得磕磕绊绊,手上的活计却学得认真,额头上的汗珠混着铁屑滚落,在阳光下闪着光。

“让移民和当地人混居,家眷不够的,就从欧洲俘虏里挑些女子配给他们。”王烈对副将下令,“孩子们必须上学堂,学官话,学律法,十年后,这里要和中原没两样。”

这是李砚定下的“融土之策”——用移民稀释当地人口,用教育同化后代,用通婚打破种族隔阂。在多瑙河流域推行三年,已初见成效。第一批移民的孩子,已经能一口流利的官话,有的还考上帘地的学堂,成了秀才。

恒河流域的“融土”则更侧重于文化渗透。赵勇在马杜赖城邦设立了“汉学馆”,邀请中原的儒生来讲学,教授《论语》《孟子》,还将印度教的经典翻译成汉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编成适合儿童启蒙的课本。

“陛下,要让他们觉得,汉文化和本地文化不冲突,甚至能让他们过得更好。”赵勇在给李砚的奏折里写道,“现在南印度的贵族子弟,以能官话、写汉字为荣,不少人还主动取了中原名字。”

他没有的是,这种渗透背后,是秦军铁腕的支撑。有个印度教祭司拒绝让子女上学堂,暗地里煽动信徒抵制汉化,赵勇直接派火枪兵查封了他的神庙,将其全家贬为奴隶,送往南洋种植园——杀鸡儆猴的效果,远比苦口婆心的劝更有效。

两条战线的文治与武功,像一对齿轮,相互咬合,推动着大秦的版图不断巩固。而长安的李砚,则是这对齿轮的轴心,用一道道圣旨,精准地调控着转动的节奏。

这日,李砚收到了两份特殊的奏报。

一份来自西域都护府,当地的突厥部落首领,主动请求废除部落制,改为州县制,还将自己的女儿送入长安,请求嫁给皇子——这个曾经与大秦为敌的部落,如今已彻底臣服,甚至以与皇室联姻为荣。

另一份来自美洲分封地,李屿在当地发现了大量的银矿和金矿,已组织工匠开采,第一批白银即将通过海上商路运回长安。随奏报送来的,还有一块拳头大的狗头金,金灿灿的,在阳光下晃眼。

“好,好啊!”李砚拿着狗头金,忍不住笑道,“告诉李屿,开采时要注意安全,别让矿工太累了——留着他们的力气,还要开垦土地呢。”

他知道,白银和黄金的流入,将极大地促进大秦的贸易和经济。现在的大秦,东到美洲,西到多瑙河,南到南洋,北到西伯利亚,已形成一个庞大的贸易网络——中原的棉布、瓷器、铁器,换回美洲的金银、欧洲的羊毛、印度的香料、南洋的橡胶,商船在各大港口穿梭,帆影蔽日。

为了管理这个庞大的帝国,李砚推行了“行省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个行省,每个行省设巡抚一名,掌管民政;设都指挥使一名,掌管军政;设提刑按察使一名,掌管司法,三者相互制衡,直接对中央负责。

“无论在哪个行省,律法只有一部,那就是《大秦律》;语言只有一种,那就是官话;度量衡只有一套,那就是工部制定的标准。”李砚在朝会上强调,“谁要是敢搞地方割据,搞特殊化,朕就摘了他的脑袋!”

为了让政令畅通,他还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系统,用快马和电报(百工营研制的简易电报,通过电线传输信号)传递消息。长安的命令,三日内就能传到多瑙河或恒河,效率之高,前所未樱

文化上,李砚下令编纂《大秦百科全书》,汇集下的知识——从农桑、水利到文、地理,从医术、工匠到律法、礼仪,甚至包括各地的风土人情、动植物种类。编纂此书的,既有中原的大儒,也有欧洲的学者、印度的僧人、阿拉伯的商人,真正做到了兼容并蓄。

“朕要让后人知道,大秦不仅有铁骑和火炮,还有智慧和文明。”李砚对编纂官,“这本书,要让每个行省的学堂都有一本,让孩子们知道,大秦的江山有多大,知识有多广。”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秦的人口也在稳步增长。中原地区的鼓励生育政策成效显着,加上异域的移民不断融入,全国人口已突破五亿,其中汉族占六成,其他民族占四成——但在官话和律法的熏陶下,“秦人”的身份认同已渐渐取代了种族差异。

在多瑙河畔的永平城,一个中原移民的儿子娶了欧洲贵族的女儿,他们的孩子既会官话,也会拉丁语,既会用筷子,也会用刀叉,过年时贴春联,复活节时画彩蛋,活得自在而融洽。

在恒河岸边的村庄里,印度农民学会了用中原的曲辕犁耕地,用秦国的化肥施肥,产量比以前翻了一倍。他们在田埂上种上中原的桃树,春花开时,粉红色的花海与绿色的稻田相映,美得像一幅画。

在草原上,蒙古牧民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学着中原人盖起了土房,养起了猪羊,冬不再担心雪灾。他们的孩子骑着马,背着书包去学堂,放学回来后,会帮着父母喂猪,也会在草原上放风筝——风筝上画的是大秦的龙旗。

这一切,李砚都看在眼里。他时常坐上蒸汽机车,沿着铁轨巡视各地,看着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在大秦的旗帜下和平共处,辛勤劳作,心中充满了成就福

他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茫然无措的穿越者,而是真正的大秦皇帝,是这片万里江山的主宰。他用铁与血奠定鳞国的根基,用文与智滋养鳞国的成长,将一个原本可能四分五裂的时代,硬生生捏合成一个庞大而统一的帝国。

这日,李砚在御花园里举办家宴,儿孙满堂。最的孙子才三岁,正拿着一块糕点,喂给那只早已老态龙钟的金刚鹦鹉。鹦鹉的羽毛已不如当年鲜艳,却依旧能清晰地出“大秦万岁”。

“爷爷,老师,我们的大秦是下最大的国家,对吗?”孙子抬起头,睁着好奇的大眼睛。

李砚笑着摸摸他的头:“是,但下再大,也要一步一步走出来。你长大了,要记住,守护这片江山,不仅要用刀剑,还要用脑子,用善心。”

孙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跑去追逐蝴蝶了。

李砚望着孙子的背影,又望向远处的宫墙。墙外,是繁华的长安,是广袤的中原,是万里之外的多瑙河与恒河。那里有他的心血,有他的子民,有他一手打造的帝国。

夕阳的光芒洒在龙椅上,也洒在李砚的白发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建立的制度,他留下的文化,他融合的民族,将像铁轨一样,延伸向遥远的未来,支撑着大秦,走过一个又一个世纪。

或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不是轰轰烈烈的战死,而是看着自己缔造的帝国,在和平与发展中,慢慢走向鼎盛。万里江山入版图,千秋功业留青史,夫复何求?

御花园里的花开得正艳,金刚鹦鹉又一次叫出“大秦万岁”,声音虽然苍老,却充满了力量,像在诉着一个帝国不朽的传奇。

喜欢逃荒是不可能的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逃荒是不可能的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第一玩家 万界比武场 天道天骄 开局觉醒十尾,召唤天碍震星! 青囊尸衣 时间贩卖店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觉醒邪恶小法师被动,征服深渊 我的虚拟游戏 末世就是肝 小小寻仙路 鹰视狼顾 八零守寡小娇娇,冷面糙汉被钓疯 第五形态 重生之一生一世 天魔之引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恐怖医学院
经典收藏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战神军医 汉末求活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长城紫光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大明小财神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带着外挂闯三国 乱世之巅峰召唤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最近更新 综武:为师要躺平,众弟子太高调 神话版三国 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 宿主的梦 大唐:萌娃小兕子,宠无极限 双经问渡 蜀汉之庄稼汉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回到东汉当赵云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 红楼琏二爷 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呢喃诗章 寒门逆袭:我用科技平天下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逃荒是不可能的 浅梦星眠 - 逃荒是不可能的txt下载 - 逃荒是不可能的最新章节 - 逃荒是不可能的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