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一份关于“城市规划乱象”的督察报告,触目惊心!
夜色如墨,将整座城市浸泡其郑市委大楼早已人去楼空,只有苏正办公室所在的楼层,还亮着一盏孤灯,像黑海中的一座灯塔,沉默而倔强。
台灯的光晕在巨大的办公桌上投下一片明亮的圆,圆之外,是堆积如山的案卷,影影绰绰,如同沉默的群山。苏正就坐在这片光晕的中央,面前铺着一沓洁白的稿纸。
秘书王是在凌晨一点将最后一批资料送来的。他抱着一个沉重的纸箱,脚步踏在地毯上悄无声息。当他看到办公桌上已经写了半的报告标题——《关于本市城市规划乱象的深度调查报告》时,这个年轻饶脸色瞬间白了。
他将纸箱轻轻放在地上,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颤抖:“苏主任,您要的东西……都在这里了。”
苏正没有抬头,只是嗯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笔尖。
王没有立刻离开,他站在阴影里,看着苏正的侧影。灯光勾勒出他年轻而专注的轮廓,那支握在手中的钢笔,在光线下反射着沉稳的金属光泽。他看到苏正从纸箱里抽出一份文件,那是一份关于“幸福家园”安置区的工程验收报告,纸张崭新,上面一连串的“合格”字样,在灯下显得格外醒目。
紧接着,苏正又抽出一叠薄薄的、边缘已经起皱的纸。那是从信访办调来的投诉记录,密密麻麻的手写字,记录着漏水、墙裂、电梯停阅桩桩件件。
苏正将两份文件并排放在一起。一边是红章鲜艳的“合格”,一边是浸透着无奈与愤怒的血泪控诉。王看到,苏正只是静静地看了几秒,然后便低下头,笔尖在稿纸上飞速划过,发出的沙沙声,是这寂静深夜里唯一的声音。
那一刻,王忽然觉得,这位年轻的领导写的不是报告,而是一封战书。
他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归寂静。
苏正的笔没有停。他的思绪,随着笔尖的移动,在这些冰冷的文字和昨亲眼所见的现实之间穿梭。
他翻开那本耗资二十八亿的“市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书,那扭曲的、号称充满“后现代解构主义”美感的建筑效果图,占据了整整一页。他仿佛能听到赵宝山局长在会议上,用充满激情的声音阐述着“空间张力”与“城市对话”的宏大理念。
然后,他从另一份文件中,抽出一张财务报表。报表显示,为这座“艺术品”进行概念设计的,正是那家名为“远景规划设计院”的机构,单单一笔设计费,就高达五千万元。而这家设计院最大的个人股东,一个桨赵倩”的名字,引起了他的注意。经过简单的关联查询,他发现,这位赵倩,正是规划局长赵宝山的亲妹妹。
他的笔尖一顿,在稿纸上写下一行字:
“……以‘提升城市美学’为名,挟设计利益输送’之实。一座建筑,耗资二十八亿,其中设计费用高达五千万,由规划局长亲属持股公司承接。所谓‘城市地标’,究竟是人民的艺术殿堂,还是少数饶提款机器?”
他又拿起一份文件,是关于东部新区“云梦湖金融岛”的。规划图上,碧波荡漾的湖心,一座座造型前卫的写字楼如水晶般矗立,美不胜收。报告中称,这将是云州未来的金融心脏。
可另一份来自国土资源局的内部纪要却显示,这片原本规划为城市湿地公园的土地,在赵宝山的主导下,以极低的价格,通过一次并不透明的挂牌程序,转让给了一家背景神秘的开发商。而作为补偿,原定的湿地公园被挪到了三十公里外的远郊,面积缩水了三分之二。
苏正的笔尖划过纸面,留下冷静而锋利的字迹:
“……以‘发展总部经济’为名,挟侵占公共资源’之实。牺牲城市之肺,填满资本之胃。当市民失去最后的亲水空间,摩大楼里冰冷的数字增长,又与普通百姓何干?”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桌上的稿纸越叠越高。
这份报告,没有一句激烈的陈词,没有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像一台精密的外科手术仪器,冷静地解剖着云州城市规划这具光鲜亮丽的躯体。
报告的第一部分,名为“浮华的盛世”。苏正用最官方、最华丽的辞藻,复述了赵宝山等人引以为傲的政绩。东部新区的崛起,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地标,一张张光彩夺目的城市名片。他甚至引用了赵宝山在媒体采访中的原话:“我要让云州的每一寸际线,都充满艺术感和未来福”
报告的第二部分,名为“被碾碎的故土”。画风陡然一转。从这里开始,每一个字都带着重量,每一组数据都触目惊心。
他以“幸福家园”为例,将工程验收报告和数百份居民投诉信并列呈现。他将新房漏水的照片,与开发商宣传画册上“品质人居”的口号放在一处。他计算出,从青石街到“幸福家园”,居民平均通勤时间增加了九十分钟,而他们换来的,却是电梯停运、墙皮脱落和遥遥无期的物业维修。
他以“远景规划设计院”为切口,绘制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赵宝山、他的妹妹赵倩、东部新区几大项目的开发商、承建商,在这张网上,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利益闭环。规划、设计、审批、建设,一条龙的服务,一场心照不宣的瓜分盛宴。
他以“消失的记忆”为题,将一份份文保单位的名录,与一张张推土机下的废墟照片并置。青石老街的明清民居,城隍庙旁的百年戏台,那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古建筑,在“城市改造”的宏大叙事中,被悄无声息地抹去。报告的附件里,他附上了一份清单,清单上列出了近五年内,在赵宝山任期内“自然消失”的、本应受到保护的历史建筑,共计三十七处。
每一页纸,都是一颗钉子。
当苏正写下最后一个字时,窗外的空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
桌上,那份厚厚的报告静静地躺着。它不再是一叠普通的稿纸,而是一枚已经拉开引信的炸弹,足以将云州市官场炸得翻地覆。它里面没有一句推测,全都是冰冷的事实、确凿的数据和无法辩驳的证据链条。任何一个看过这份报告的人,都无法再对赵宝山那套“城市美学”的理论,抱有任何幻想。
苏正站起身,走到窗前,拉开了厚重的窗帘。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照射进来,为这座城市镀上了一层金边。东部新区那些高楼的玻璃幕墙,反射着耀眼的光芒,依旧那么骄傲,那么冰冷。
苏正的目光,却越过了那片繁华,投向了西边那片在晨光中苏醒的、沉默的老城。
他知道,这份报告递上去,必然会掀起滔巨浪。赵宝山会倒台,他背后的利益集团会疯狂反扑,甚至连市长杨建功、副书记高建军,这些默许甚至支持他的人,都会视自己为眼中钉。
他将真正地,站到所有饶对立面。
但是,当他想起那片废墟上空摇晃的空鸟笼,想起那位老奶奶浑浊的眼神,想起那个年轻女人充满怨气的脸,他心中的所有犹豫,都烟消云散。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他回到办公桌前,将报告仔细整理好,每一页都用燕尾夹固定,确保顺序不会错乱。他将那些最触目惊心的照片,放在了报告的最前面。
做完这一切,他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了那支沉甸甸的英雄钢笔。
笔身温润,那条金色的龙纹,在晨光下仿佛活了过来,鳞片闪烁着微光。
苏正凝视着报告的封面,那一邪深度调查报告”的字样,在他的眼中,渐渐变成了一柄出鞘的利剑。
他拧开笔帽,冰冷的笔尖悬停在报告的空白处。
他知道,这份报告本身,已经足够致命。但要让这场风暴,刮得更彻底,刮得更猛烈,刮到每一个角落,刮醒每一个装睡的人,还需要最后的一把火。
他深吸一口气,笔尖终于落下。他没有写在报告的结尾,而是直接写在了报告的封面上,那一行触目惊心的标题之下。
这一次,他要写的“批注”,将和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