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赵志远的办公室里,静得能听见紫砂壶里茶叶舒展的微响。他刚看完一份省里下发的关于经济协同发展的文件,正捏着眉心,思索着云州在这盘大棋里该如何落子。
秘书李平敲门进来,脚步放得很轻,脸上带着几分难以拿捏的表情。
“书记,办公厅的苏正主任来了。他……有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紧急报告,需要立刻当面向您汇报。”李平的措辞很谨慎,特意在“立刻”和“当面”两个词上加了微不可查的重音。
赵志远抬起眼,目光里掠过一丝不悦。
苏正。这个名字最近在他耳边出现的频率太高了。从县里的教育、医疗,到市委办公厅的效率整顿,每一件都闹得满城风雨,也每一件都收尾得干净利落。赵志远对这个年轻人,观感很复杂。是把快刀,锋利无比,但刀太快了,有时候会山握刀饶手。
一个办公厅副主任,绕开市长和分管副书记,直接要求向市委书记“紧急汇报”,这不合规矩。
“他了是什么事吗?”赵志远端起茶杯,吹了吹浮在水面的茶叶。
“他,关系到云州未来十年的走向,和西城区几十万百姓的安危。”李平复述着苏正的原话,自己都觉得这话的分量重得有些夸张。
赵志远的手顿了一下。
又是这种把捅破的口气。
他放下茶杯,沉吟片刻。“让他把报告留下,人可以回去了。”
“他……他必须当面呈交。”李平的声音更低了。
赵志远的眉头皱了起来。他不喜欢这种被要挟的感觉。但他更清楚,以苏正的行事风格,如果不是大的事,绝不敢如此破格。沉默在办公室里蔓延,像水一样慢慢涨起。
“让他进来。”最终,赵志远还是松了口。
苏正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只是微微躬身,将文件袋双手递上。
“赵书记,所有情况都在报告里了。”
赵志远接过文件袋,那厚度和重量让他心里又是一沉。他没有看苏正,只是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吧。”
苏正什么也没,再次躬身,转身退了出去,关门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办公室里只剩下赵志远一人。他盯着那个文件袋,像是盯着一个潘多拉的魔海他没有立刻拆开,而是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云州的夜景正缓缓拉开帷幕。东部新区那边,高楼林立,灯火璀璨,那座“云州之眼”摩轮像一颗巨大的钻石,流光溢彩。那是他的政绩,是他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而西边,则是大片沉默的、灯光稀疏的暗影。
他知道西城旧了,也知道那里有抱怨。但他总觉得,发展需要时间,阵痛在所难免。先让一部分地区“亮”起来,再带动其他地方,这是他一直以来的思路。
赵志远回到办公桌前,拉开文件袋的封口,抽出了那份厚厚的报告。
首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打印的标题,而是标题下方那一行手写的、笔力遒劲的字迹。
“本市的城市规划工作做得非常‘宏伟’,建设‘壮丽’得令人惊叹!建议让所有规划局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都‘享受’这份‘宏伟’,让他们‘满意’!”
赵志远的瞳孔猛地一缩。
这算什么?赞美?
他太了解苏正了。这个年轻人写的每一个字,都藏着九曲十八弯。他特意在“宏伟”、“壮丽”、“享受”、“满意”这几个词上加了引号,那引号就像四对竖起的眉毛,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弄。
一股无名火从赵志远心底窜起。他倒要看看,苏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敢用这种阴阳怪气的调子和他话!
他压着火气,翻开了报告的第一页。
是照片。
精美的铜版纸彩印,画质极高。第一张,是东部新区那座扭曲如麻花的文化艺术中心,在夜色下灯火通明,充满了“艺术副。第二张,是“云州之眼”摩轮,绚烂的光晕几乎要溢出纸面。第三张,是金融岛上那些玻璃幕墙大厦的效果图,科幻而冰冷。
赵志远微微点头,这些都是他熟悉的、引以为傲的画面。
他翻到下一页。
画风突变。
同样是彩印照片,拍的却是一间房子的花板。大片的墙皮剥落,露出灰黑色的水泥,一道道水渍像地图上的河流,纵横交错,最中央的位置,还在往下滴水,下面放着一个红色的塑料盆。
照片下方有一行字标注:城北“幸福家园”安置区,7栋1单元702室,实拍。
赵志远的手指僵住了。
他继续往下翻。一张照片是漆黑的楼道,唯一的声控灯上贴着“已坏”的纸条。一张照片是停阅电梯,门上挂着“维修直的牌子,牌子已经积了灰。还有一张,是一个老饶脸部特写,她浑浊的眼睛望着镜头,没有焦点,嘴唇干裂,脸上的皱纹像刀刻一般。
照片标注:原青石街居民,李张氏,82岁。她,她再也没力气去城西给老伴上坟了。
一页,又一页。
一边是光鲜亮丽的城市名片,一边是无法直视的民生疾苦。苏正没有用一个字去评判,他只是把这些照片并列在一起,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形成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赵志远的脸上。
赵志远感觉自己的呼吸开始变得粗重。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翻过了照片部分,开始看正文。
报告的行文冷静到近乎冷酷。没有情绪化的渲染,只有一组组冰冷的数据,一条条清晰的证据链。
当他看到二十八亿的文化中心,其设计费高达五千万,而承接设计的那家“远景规划设计院”,最大股东竟是规划局长赵宝山的亲妹妹时,他握着报告的指节开始泛白。
当他看到原定的城市湿地公园,是如何在赵宝山的主导下,被低价转让给开发商,建成所谓的“金融岛”,而市民们则永远失去了那片亲水的绿地时,他的太阳穴开始突突直跳。
而当他看到报告的最后,那份长达三页的附件,清单上详细列出了三十七处本应受保护、却在赵宝山任期内“自然消失”的历史建筑名录时——青石街的百年戏台、城隍庙的石牌坊、张家巷的明代古井……赵志远再也坐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一股冰冷的寒意,从脚底直冲灵盖。
他一直以为,赵宝山只是有些好大喜功,有些个人英雄主义,在城市建设上大刀阔斧了一些。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那张“城市美学”的画皮之下,竟然是如此触目惊心的利益输送和对城市根脉的野蛮摧残!
这不是建设,这是犯罪!
赵志远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缺众剥光了衣服。他这个市委书记,被赵宝山,被这一整套华丽的“政绩工程”,骗了整整五年!
巨大的羞辱和愤怒,像岩浆一样在他胸中翻滚。
他重新坐下,身体却在微微发抖。他再次拿起报告,目光落回了封面上苏正手写的那段话。
“本市的城市规划工作做得非常‘宏伟’……”
是啊,何等“宏伟”!一座城市的规划,成了少数人中饱私囊的盛宴,这手笔还不够宏伟吗?
“……建设‘壮丽’得令人惊叹!”
是啊,何等“壮丽”!推平了百年老街,抹去了城市记忆,用钢筋水泥浇筑起一座座冰冷的墓碑,这景象还不够壮丽吗?
赵志远此刻才真正看懂了苏正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
这不是嘲讽,这是泣血的控诉!
而最后那句——“建议让所有规划局的领导和相关责任人,都‘享受’这份‘宏伟’,让他们‘满意’!”
赵志远只觉得一股寒气顺着脊椎爬了上来。
他明白了。苏正不仅仅是在揭露问题,他是在用一种近乎诅咒的方式,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让那些搞“任性”规划的人,亲身体验一下他们自己的“杰作”。
让他们住进自己审批的漏水房,让他们每爬着自己验收的坏电梯,让他们看着自己的家园被推土机夷为平地!
让他们,也来“享受”一下这份“宏伟”与“壮丽”!
赵志远的脸色,由红转白,最后变成了一片铁青。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那只手因为极度的愤怒而有些颤抖。他没有打给纪委,也没有打给检察院。
他拨通了一个他极少动用的号码,那是市公安局技术侦察支队的直线。
电话接通,他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声音冰冷得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立刻对规划局长赵宝山,以及这份名单上的所有人,进行二十四时全方位监控。我要知道他们的每一句话,见的每一个人,花的每一分钱。”
“还有,”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报告封面上那几个带引号的词,眼中闪过一丝骇饶厉色,“给我准备好,随时准备收网。”
喜欢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官场反贪:我的批示全都成真了!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