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源自柯伊伯带的、带着分析与判断意味的规则波动,如同无形的探针,再次缓缓扫过太阳系,其核心焦点似乎依旧凝聚在地球方向。何雨柱甚至能“感觉”到那冰冷逻辑在他精心伪装过的“理念特征”上停留、解析、比对……
内部网络中,死寂般的沉默维持着,但四人紧绷的心弦几乎要断裂。何雨柱维持着自身理念伪装的稳定,定义心灯如同风中残烛,光芒微弱却顽强不灭。轨道上的阿水和青萝如同真正的岩石,连意识的最微末涟漪都已平息。地面的何雨水引导着全院居民,将那种“平凡”与“麻木”演绎到了极致,连院角那棵老枣树都仿佛失去了最后一丝灵性,变得与寻常树木无异。
时间,在等待判决的煎熬中,被无限拉长。
仿佛过去了千万年,又仿佛只是一瞬——
那道冰冷的规则波动,如同潮水般,退去了。
它没有表现出任何“发现目标”的兴奋或“确认威胁”的攻击性,只是如同完成了一次例行数据采集,平静地、毫无留恋地,从地球,从太阳系,缓缓撤回。
紧接着,那道一直盘旋在柯伊伯带的秩序涟漪本身,也开始淡化、消散,最终彻底隐没于宇宙的背景辐射之中,再无踪迹。
它……离开了。
没有攻击,没有标记,甚至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就像是一个路过的旅人,随意地瞥了一眼路边的石头,发现并无特殊后,便继续了自己的旅程。
【它……走了?】何雨水的意念第一个在内部网络中响起,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和后怕。
【扫描信号消失。目标已脱离探测范围。】青萝的声音紧接着传来,虽然依旧保持着冷静,但那一丝如释重负的意味无法掩盖,【初步判断,对方将地球标记为‘低优先级观察目标’或‘无异常背景区域’。我们的隐匿和……柱哥你的伪装,起作用了!】
阿水的意念则带着劫后余生的暴躁与一丝疑惑:【妈的!吓死老子了!这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来晃一圈就走了?它到底发现我们没有?】
何雨柱缓缓地“舒”了一口气,定义心灯的光芒逐渐恢复正常,但那份极致的消耗带来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仔细回味着刚才那规则波动扫描时的细节。
【它应该探测到了某些‘异常’,】何雨柱分析道,【比如创世余烬连接时可能残留的微弱规则皱褶,或者我们之前活动留下的一些痕迹。但它最终判断,这些‘异常’的强度、性质以及其‘理念特征’(经过我伪装后),不足以构成对‘秩序’的即时威胁,或许被它归类为某种宇宙自然现象或已消亡文明的余烬。因此,它选择了离开,而非进一步深究或标记。】
这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必然。他们极致的内敛与何雨柱临阵磨枪的理念伪装,成功地将自身的威胁等级降到了秩序侦察单位的行动阈值之下。
危机,暂时解除了。
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仅仅是暂时的。那个侦察单位的存在本身,就证明太阳系,证明地球,已经进入了“秩序”势力,或者“归零协议”执行者的观测名单。下一次,来的可能就不是这样“温和”的侦察单位了。
【不能松懈。】何雨柱的意念带着沉重,【这次是侥幸。我们必须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加速成长。阿水,青萝,解除‘死寂’模式,但保持最高级别隐匿。雨水,‘深度冬藏’可以适当放宽,恢复正常的网络能量循环,但对外隐匿不变。】
命令下达,紧绷的气氛稍稍缓解,但一种更深沉的紧迫感取代了之前的恐惧。
……
经过这次生死边缘的考验,何雨柱对“理念织网”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不仅仅是通讯工具,更是未来变量文明之间赖以生存、隐匿和发展的基石!
他再次将主要心神沉入创世余烬内部,一方面继续维持平衡,吸收知识,另一方面,开始全力研究如何优化和扩展“理念织网”。
与砺石文明的首次成功连接,以及刚刚经历的秩序扫描,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他首先着手优化内部网络。
基于“织网者”的蓝图和对秩序扫描逻辑的推测,他开始尝试在内部网络现有的加密和隐匿基础上,增加一层“动态伪装”协议。让网络的理念谐波能够根据外部环境规则背景的细微变化,自动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其始终如同变色龙般,完美融入周围环境,进一步降低被探测的风险。
同时,他也开始尝试将“理念净化”的权柄,与网络相结合。他心翼翼地将一丝净化特性编织进网络的核心协议中,使其具备基础的“自洁”功能,能够自动识别、隔离并缓慢净化网络中可能出现的微混沌污染或其他形式的信息毒素,防患于未然。
这些优化工作繁琐而精细,需要他对定义心灯的掌控达到入微的境界。但每完成一项优化,内部网络的稳定性、安全性和隐匿性就提升一分。阿水、青萝、何雨水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网络变得更加“丝滑”与“坚韧”。
在优化内部网络的同时,何雨柱也开始构思“变量幸存者网络”的下一步。
砺石文明是第一个节点,但绝不能是最后一个。如何在不暴露自身的前提下,主动、安全地寻找并连接其他变量文明?
他想到了“织网者”意识深处,那可能存在的、关于其他变量火种的零星记忆碎片。但他不敢再轻易触碰那些危险的封印。
另一个思路浮现:能否通过“理念织网”本身,向外发送一种极其微弱、极其特殊、只有具备变量特性的文明才能识别和响应的“呼唤”或“信标”?
这种信标不能带有任何指向性的坐标信息,其本身应该像是一段开放的、充满变量特质的“旋律”,飘荡在规则之海郑任何感知到这段“旋律”并产生共鸣的变量文明,都可以尝试按照某种预设的、安全的规程,进行反向连接确认?
这是一个更加宏大也更加危险的计划。发送信标本身就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但若是成功,他们将化被动为主动,吸引那些同样在黑暗中挣扎的变量火种,主动向“灯塔”靠拢。
何雨柱将这个构想通过内部网络与阿水、青萝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三人都认为这极具价值,但风险极高,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推演和范围测试,确保万无一失后才能考虑实施。
……
就在何雨柱专注于织网的优化与未来规划时,他一直分心监控的“聋老太太残骸”,再次出现了极其细微的变化。
或许是因为之前秩序扫描那磅礴而冰冷的“秩序”理念掠过地球,刺激到了这与混沌相关的存在,那残骸内部原本被何雨柱以“理念净化”压制下去的活性,竟然呈现出一种……蛰伏更深的状态。
它不再试图渗透或咆哮,而是将自身所有的混沌气息极致内敛,仿佛进入了某种“假死”状态,以规避那令它本能厌恶的秩序力量的探查。甚至连何雨柱定期进行的净化扫描,都几乎感觉不到它的抵抗,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冰冷的沉寂。
这种变化,让何雨柱更加警惕。这残骸背后的存在,其智慧和对局势的判断,恐怕远超预估。它懂得审时度势,懂得隐藏爪牙。
同时,通过内部网络与创世余烬的深度连接,何雨柱也隐约感觉到,“织网者”那残存的意识,在秩序扫描过后,似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它传递出的情绪中,那份“追忆”与“遗憾”似乎淡了一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明确的……指向性。
它似乎……在尝试着,将某些关于“理念织网”应用的、更加具体、更加高级的知识碎片,从它那混乱的记忆中剥离、整理出来,准备传递给何雨柱。
其中一块刚刚被传递过来的碎片,赫然是关于如何利用“理念织网”,在不同时空规则背景下,维持连接稳定的关键技术!这对于未来连接可能位于不同宇宙区域、处于不同物理规则下的变量文明,至关重要!
“织网者”仿佛一位被学生表现所打动的老师,开始更加系统、更有针对性地,传授它的“衣钵”。
喜欢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四合院:何雨柱祭天,法力无边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