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外锦州,清军大营。
帅帐之内,气氛压抑得近乎凝固。多尔衮身着玄色龙纹朝服,端坐于帅椅之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案几上,一封来自遵化的急报被他死死攥在手中,纸张边缘早已被捏得褶皱不堪,墨迹晕染开一片狼藉。
“废物!都是废物!”
一声暴怒的咆哮猛地响彻帐内,多尔衮猛地将急报掷于地上,一脚踹翻身前的案几,茶具、文书散落一地,发出刺耳的声响。帐下众将皆俯首帖耳,大气不敢出,一个个面色惨白,连呼吸都刻意放轻。
“永平失守!遵化陷落!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李国翰被俘!”多尔衮双目赤红,额角青筋暴起,每一句,便重重一拍大腿,“朕养着你们这群饭桶,是让你们镇守幽燕,不是让你们给吴三桂送军功!”
急报上的字字句句,都像尖刀般扎在他心上。永平、遵化是幽燕屏障,更是进取中原的跳板,如今接连失守,不仅让他损兵折将,更让吴三桂在华北站稳了脚跟,形成了心腹大患。
“王爷,饶命啊!”一名负责驰援遵化的将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吴三桂狡诈,又有蒙古骑兵相助,我军寡不敌众,实在是无力回!求王爷再给末将一次机会,末将定当戴罪立功!”
“机会?”多尔衮冷笑一声,眼神冰冷如刀,“本王给过你机会!你率五千援军,走了整整五日,眼睁睁看着遵化被破,却按兵不动,这也叫无力回?”
他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寒光一闪,那将领的人头便滚落在地,鲜血喷涌而出,溅染了帐内的地毯。众将见状,吓得浑身发抖,纷纷跪倒在地,高呼“王爷息怒”。
多尔衮收刀入鞘,目光扫过帐下众将,语气森然:“本王今日把话放这,三日之内,全军集结完毕!谁敢延误片刻,这颗人头就是你们的下场!”
“末将遵命!”众将齐声应和,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恐惧。
当日午后,锦州城外便响起了震的号角声。多尔衮以雷霆手段调集关外八万主力,又以重金拉拢了蒙古察哈尔部的叛降部落,凑齐了一万骑兵,共计九万大军,浩浩荡荡向南进发。
清军沿途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村庄被焚毁,百姓被裹挟,粮草被劫掠一空,原本安宁的华北平原,瞬间沦为人间炼狱。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为了保护家中的粮食,被清军士兵一脚踹倒在地,眼睁睁看着粮食被抢走,悲愤地哭喊着:“老爷啊!这日子没法过了!”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迅速传到了遵化城郑
“清军来了!足足九万人!沿途杀了好多百姓!”
“听多尔衮这次是倾巢而出,誓要踏平遵化!”
“咱们能守住吗?清军那么多人……”
城中百姓议论纷纷,原本安稳的人心再次浮动,不少人开始收拾行李,想要逃离遵化。军中也出现了少量恐慌情绪,一些新兵蛋子更是整日惶惶不安,训练时频频出错。
中军帐内,吴三桂正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帐内灯火通明,将领们分列两侧,神色凝重。沈落雁手持一份情报,站在沙盘旁,冷静地分析着局势。
“陛下,根据红袖阁探报,多尔衮此次调集了八万关外主力,联合一万蒙古叛部,共计九万大军,兵锋直指遵化。清军士气正盛,且沿途劫掠粮草,补给充足;但缺点也很明显,劳师远征,士兵疲惫,且蒙古叛部与清军离心离德,军心不稳。”沈落雁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如同定心丸般,让帐内的紧张气氛稍稍缓解。
穆青岚手握长槊,忍不住道:“陛下,管他什么九万大军,末将愿率骑兵出战,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慕容雪也附和道:“不错!我蒙古骑兵最擅长奔袭,定能打乱清军阵脚!”
吴三桂摆了摆手,示意两人稍安勿躁:“清军势大,不可轻担正面硬拼,我军兵力不足,必遭重创。沈先生,你有何良策?”
沈落雁微微一笑,指着沙盘上的遵化、永平两座城池,道:“臣建议,采用‘坚壁清野+游击战’的策略。首先,放弃遵化、永平外围的城,将城中百姓、粮草全部迁入核心城池,焚毁城外所有可利用的物资,让清军无法就地补给;其次,派骑兵部队袭扰清军后方,阻断其粮道,消耗其锐气;最后,我军坚守遵化、永平,以逸待劳,待清军疲惫之际,再伺机反击。”
她顿了顿,继续道:“清军劳师远征,最忌惮的便是补给断绝。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粮道,不出一月,清军便会军心大乱,不战自溃。”
叶轻眉点头附和:“沈先生所言极是。后勤是军队的命脉,只要我们守住核心城池,保障自身补给,再切断清军的粮草供应,此战必胜。臣愿全力保障粮草军械供应,绝不让前线将士受冻挨饿。”
苏凝香也道:“红袖阁已在清军必经之路布下眼线,可随时传递清军动向,为我军袭扰、设伏提供情报支持。”
吴三桂听着众饶发言,心中已有了决断。沈落雁的计策周密稳妥,既避开了清军的锋芒,又能发挥己方的优势,实乃上上之策。
“好!就按沈先生之计行事!”吴三桂站起身来,目光扫过众将,语气坚定,“传朕命令:沈落雁统筹全局,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穆青岚、慕容雪各率五千骑兵,分驻遵化东西两侧,负责袭扰清军后方、阻断粮道;叶轻眉负责粮草军械供应,确保前线补给;苏凝香密切监视清军动向,及时传递情报;其余将领,随朕驻守遵化,加固城防,准备迎敌!”
“遵旨!”众将齐声应和,原本凝重的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神色。吴三桂的决断和沈落雁的计策,让他们重新燃起了信心。
散会后,将领们立刻各司其职,忙碌起来。城中的恐慌情绪,在军队有条不紊的部署中,也渐渐平息。百姓们看到大军严阵以待,心中的不安也消散了不少,纷纷主动协助军队搬运物资、加固城防。
一名年轻的百姓,扛着一根木材,走向城墙,对身旁的士兵道:“大军为我们守护家园,我们也不能袖手旁观!就算拼上性命,也要守住遵化!”
士兵深受感动,拍了拍他的肩膀:“放心吧!有陛下和诸位将军在,清军绝不可能攻破遵化!”
城外,多尔衮的大军正日夜兼程,朝着遵化赶来。先锋部队已抵达遵化城外三十里处,与吴军的斥候发生了规模冲突。
多尔衮骑在马上,望着远处遵化城的轮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吴三桂,本王倒要看看,你这次还能耍什么花招!遵化城,本王势在必得!”
他身后的清军士兵,一个个凶神恶煞,手中的兵器闪烁着寒光,脸上带着嗜血的笑容。九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在华北平原上蜿蜒前行,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杀气腾腾。
遵化城内,吴三桂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扬起的尘土,神色凝重。他知道,一场恶战即将来临。多尔衮的大军来势汹汹,这场战斗,不仅关乎遵化的安危,更关乎他逐鹿下的大业。
“陛下,城防已加固完毕,火炮阵地也已部署妥当。”一名将领前来禀报。
吴三桂点零头,目光转向身旁的沈落雁:“沈先生,一切就拜托你了。”
沈落雁躬身回道:“陛下放心,臣已做好万全准备。多尔衮虽势大,但只要我军上下一心,按计行事,定能击退清军!”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遵化城的城墙上,为这座即将迎来大战的城池,镀上了一层悲壮的色彩。城内,吴军将士严阵以待,百姓们齐心协力;城外,清军大军压境,杀气腾腾。一场决定幽燕归属的生死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吴三桂称帝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