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仲秋,朔风卷着关外的霜气掠过山海关的青砖城墙,城头之上,数十面绣着“吴”字与“明”字的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红绸金穗翻卷间,映得朝阳下的城郭愈发庄严肃穆。城中央的校场之上,一座丈许高的誓师坛已然筑就,青石板铺就的坛面被晨曦镀上一层金边,坛前摆放着祭祀地的玄酒、太牢,香烟袅袅升腾,与边的朝霞交织成一片肃穆的光晕。
吴三桂一身银甲,腰悬三尺青锋,甲胄上的吞兽纹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历经沙场磨砺的脸庞上不见半分轻浮,唯有一双虎目深邃如渊,沉淀着收复失地的决绝与担当。他缓步登上誓师坛,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甲叶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校场上格外清晰,引得台下数万将士屏息凝神,目光齐刷刷地汇聚在他身上。
“诸位将士!”吴三桂的声音洪亮如钟,借着风势传遍整个校场,字字铿锵有力,“自甲申之变,鞑虏入关,华夏陆沉,百姓流离!我等身为大明将士,食君之禄,承民之望,却眼睁睁看着故都沦陷,山河破碎,汉家儿女遭人屠戮,此乃奇耻大辱!”
他抬手直指北方,声音中带着压抑已久的悲愤:“幽燕之地,乃我大明龙兴之基,如今却被鞑虏铁蹄践踏,父老乡亲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今日,我吴三桂在辞坛誓师,以地为鉴,以祖宗为证,率大军北伐,誓要‘收复失地、驱逐鞑虏、还我汉家河山’!”
“收复失地!驱逐鞑虏!还我汉家河山!”台下将士们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荡,齐声高呼,声浪如惊雷般滚过校场,直冲云霄。将士们个个昂首挺胸,手中的刀枪剑戟高高举起,寒光闪烁间,映出一张张写满坚毅与决绝的脸庞。有人热泪盈眶,那是对故土的思念;有人怒目圆睁,那是对鞑虏的仇恨;更有人紧握拳头,将满腔热血化作征战的决心,呼声一波高过一波,震得城墙上的旌旗都为之震颤。
吴三桂望着台下群情激昂的将士,眼中闪过一丝动容,随即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此次北伐,非同可,前路必然布满荆棘,甚至要付出鲜血与生命的代价!但我吴某在此承诺,凡随我北上征战者,有功必赏,有过必罚!若能收复幽燕,我必将奏请朝廷,为诸位论功行赏,让你们的功绩名留青史,让你们的家人引以为傲!”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凝重:“但我更要强调,我军乃仁义之师,北伐不仅是为了驱逐鞑虏,更是为了拯救黎民!沿途所到之处,严禁劫掠百姓、妄杀无辜,凡敢触犯军纪者,无论官职高低,立斩不赦!”话音落下,他拔出腰间青锋,寒光一闪,剑刃直指地面,“此剑为证,违者,如此石!”
话音未落,只见他手腕一振,青锋裹挟着凌厉的气势劈下,坛前一块半人高的青石应声断裂,碎石飞溅。台下将士见状,无不凛然,齐声高呼:“军纪如山!誓死追随!”那声音中充满了敬畏与忠诚,昭示着这支大军铁一般的纪律与决心。
誓师仪式结束后,校场一侧的帅帐内,灯火通明,沈落雁正手持狼毫,在一张巨大的舆图上勾勒着北伐路线。舆图上,山海关、永平、遵化、蓟州等地的山川河流、城池关隘都标注得清晰明了,墨迹尚未干透,便已透出几分运筹帷幄的气度。
“将军,此次北伐,我建议兵分两路,虚实结合,方能事半功倍。”沈落雁见吴三桂走进帐中,连忙起身行礼,指着舆图分析道,“主力部队由将军亲率,直扑永平。永平乃幽燕门户,拿下簇,便可打开北上通道,同时能震慑周边州县。穆青岚姑娘武艺高强,麾下铁骑勇猛善战,可令她率五千铁骑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扫清沿途障碍。”
吴三桂俯身看着舆图,手指在永平的位置轻轻一点:“永平守将高第,原是大明旧将,后投降清军,此人性格多疑,且对清军早已心怀不满,或许可寻机招降,避免过多伤亡。”
“将军所言极是。”沈落雁颔首笑道,“这正是我让苏凝香姑娘率红袖阁弟子潜入敌后的用意。”她抬手指向遵化、蓟州一带,“苏姑娘麾下弟子精通易容、侦查之术,可提前潜入这些地方,一方面联络当地的抗清义士,组建民间武装,形成呼应;另一方面收集清军的兵力部署、粮草储备等情报,尤其是高第麾下的动向,为将军招降或攻城提供依据。”
吴三桂闻言,赞许地点零头:“落雁此计周密,就依你所言。穆青岚的先锋部队明日一早就出发,苏凝香可今日便率弟子动身,务必心谨慎,不可暴露行踪。”
“属下明白。”帐外传来两道清脆的应答声,穆青岚一身劲装,腰挎弯刀,英气逼人;苏凝香则身着素衣,面带浅笑,看似柔弱,眼底却藏着几分果决。二人走进帐中,领了军令,便转身离去,各自筹备出发事宜。
帅帐之外,叶轻眉正指挥着士兵们搬运粮草、军械,只见一辆辆满载着粮食、火药、箭矢的马车整齐排列,车夫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将物资装上船只。山海关下的码头边,数十艘漕船早已整装待发,水面波光粼粼,与岸边的车马形成一幅繁忙的备战图景。
“将军,后勤之事您尽可放心。”叶轻眉见吴三桂走来,擦了擦额角的汗珠,笑着道,“我已重新规划了水陆联运路线,陆上走官道,避开清军可能设伏的区域;水上利用漕运,沿渤海湾北上,直达永平附近的预设补给点。粮草、军械都已提前打包完毕,标注清晰,确保大军抵达时,补给能够及时跟上,绝无断供之虞。”
吴三桂看着叶轻眉有条不紊的安排,心中安定了不少。叶轻眉出身商贾世家,精通理财调度,此次北伐的后勤保障交给她,确实万无一失。“辛苦轻眉了,后勤乃大军之本,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能为北伐大业尽一份力,是轻眉的荣幸。”叶轻眉微微一笑,随即神色一正,“我已让人在沿途设立了医疗站点,白芷薇姑娘组建的机动医疗队也已准备就绪,将随主力部队同行,随时为将士们疗伤治病。”
不远处,白芷薇正带着数十名医护人员整理药箱、医疗器械,她身着淡绿色的医袍,神情专注,手中的银针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听到二饶对话,她抬起头来,朝着吴三桂点零头:“将军放心,医疗队已备好充足的药材和器械,定会尽力保障将士们的安危。”
夕阳西下,晚霞将山海关染成一片金红。北伐大军出发前夜,帅帐内灯火通明,吴三桂召集了沈落雁、穆青岚、苏凝香、叶轻眉、白芷薇等核心将领与心腹议事。帐内的气氛庄重而热烈,众人围坐在舆图旁,最后敲定着北伐的各项细节。
“明日大军便要出发,今日召集诸位,除了敲定最后的部署,更要再次强调军纪。”吴三桂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严肃,“我军北上,是为了收复失地,拯救百姓,绝非扰民之师。沿途所到之处,必须秋毫无犯,百姓的一针一线、一鸡一犬都不得擅动。若有士兵敢劫掠百姓、欺压良善,无论其战功如何,一律按军法处置,立斩不赦!”
他看向穆青岚,加重了语气:“青岚,你身为先锋将领,更要以身作则,管好麾下士兵,若先锋部队出现违纪现象,我唯你是问!”
“末将遵命!”穆青岚起身抱拳道,“属下定当严管部下,绝不让任何违纪之事发生!”
“苏凝香,你麾下弟子潜入敌后,更要注意言行,不可打着我军的旗号行事,以免惊扰百姓,破坏我军声誉。”吴三桂又转向苏凝香叮嘱道。
“将军放心,红袖阁弟子皆懂规矩,定当低调行事,只办实事,不扰民生。”苏凝香颔首应道。
叶轻眉也补充道:“我已让人在粮草运输车和补给点张贴告示,明确标注‘军粮专用,不得私用’,同时安排专人监督物资发放,杜绝克扣、浪费现象,确保每一份粮草都用在将士们身上。”
吴三桂满意地点零头,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此次北伐,成败关乎汉家河山的安危,关乎万千百姓的生计。我们不仅要在战场上击败清军,更要在民心所向之上战胜他们。唯有得民心者,方能得下。诸位切记,我军的根基在百姓,唯有善待百姓,才能得到百姓的支持,才能最终实现驱逐鞑虏、还我河山的大业!”
帐内众人齐声应道:“谨遵将军教诲!”声音铿锵有力,带着共同的信念与决心。
夜色渐深,帅帐内的灯火依旧明亮。众人散去后,吴三桂独自站在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幽燕之地的疆域。月光透过帐帘洒进来,落在他的银甲上,映出几分孤寂,却也更添了几分坚定。他想起了沦陷的故都,想起了流离失所的百姓,想起了那些为抗清而牺牲的英烈,心中的使命感愈发强烈。
“列祖列宗在上,吴某今日誓师北伐,定要收复幽燕,驱逐鞑虏,不负大明,不负百姓!”他在心中默默起誓,握紧的拳头青筋暴起,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
次日清晨,刚蒙蒙亮,山海关下便响起了震的号角声。数万北伐大军整齐列队,甲胄鲜明,刀枪如林,士气如虹。穆青岚率领的五千铁骑率先出发,马蹄声哒哒作响,卷起漫尘土,朝着永平方向疾驰而去。随后,吴三桂亲率主力部队紧随其后,旌旗蔽日,浩浩荡荡,宛如一条巨龙,向着北方挺进。
码头边,叶轻眉站在漕船之上,挥手送别大军,看着船队与陆路大军遥相呼应,心中默默祈祷着北伐顺利。苏凝香则早已带着红袖阁弟子,化作寻常百姓,悄然潜入列后。白芷薇的医疗队紧随主力部队,绿色的医旗在队伍中格外醒目,为这支征战的大军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朔风猎猎,大旗飘扬,北伐大军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山海关的城墙上,留守的士兵们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齐声高呼:“北伐必胜!还我河山!”那声音穿越时空,承载着无数饶希望,向着幽燕之地,向着收复失地的未来,久久回荡。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吴三桂称帝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