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内,曾经的明朝皇宫如今成了明军的中军大营。议事堂内,烛火通明,一张巨大的中原地形图铺展在案几中央,密密麻麻的标记将下局势清晰勾勒。吴三桂身着玄色龙纹劲装,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扫过堂内肃立的将领与红颜团队核心成员——历经幽燕清剿之战,这支队伍早已褪去青涩,多了几分运筹帷幄的沉稳。
“幽燕已定,根基已固,但这只是开始。”吴三桂的声音打破堂内寂静,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如今下三分:清军在关外休养生息,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南明偏安江南,朝政腐败,马士英之流祸国殃民,早已失尽民心;大顺军残部盘踞河南,虽有抗清之心,却群龙无首,势力分散。中原腹地,已成权力真空,正是我军挥师南下,匡扶社稷的最佳时机!”
堂内众人纷纷颔首,目光聚焦在地形图上。幽燕的平定让明军有了稳固的后方,但中原战局错综复杂,一步踏错便可能满盘皆输,必须制定周密的战略部署。
“将军所言极是,”沈落雁上前一步,手持竹鞭,指着地形图上的山东、河南一带,“中原乃下粮仓,也是南北交通要道,想要南下,必先掌控中原。属下结合各方情报,制定了‘三步走’南下策略,愿为将军详述。”
吴三桂抬手示意:“落雁请讲,诸位仔细听好,有何见解,尽可直言。”
“第一步,夺取山东、河南粮仓,稳固军需。”沈落雁的竹鞭重重落在山东兖州、河南开封两地,“山东素赢齐鲁粮仓’之称,河南更是中原粮赋重地,掌控这两处,便能解决大军南下的粮草之忧。如今山东清军兵力薄弱,河南被大顺军残部与清军零散据点分割,正是我军出击的良机。可派穆青岚、慕容雪率领铁骑奔袭,速战速决,同时命楚嫣然跟进,安抚百姓,恢复粮草生产。”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粮草乃军队命脉,尤其是大军南下,战线拉长,军需保障至关重要,夺取粮仓无疑是最稳妥的第一步。
“第二步,联合大顺军残部,借力打力。”沈落雁话锋一转,竹鞭指向河南境内的几处标记,“大顺军残部虽势力分散,但麾下仍有数十万将士,且与清军有着血海深仇,抗清意愿强烈。我们可派苏凝香联络大顺军各部首领,以‘抗清复明’为旗帜,许以战后封地、官职,与其结盟,共同对抗清军。这样一来,既能增强我军战力,又能借清军之手削弱大顺军实力,待事成之后,再图整合,避免养虎为患。”
这番话一出,堂内顿时响起低低的议论声。大顺军与明军曾是敌对势力,如今联合虽能解燃眉之急,却也暗藏风险。
“落雁此计虽妙,但大顺军向来桀骜不驯,恐难掌控。”穆青岚直言不讳,“若他们中途反水,或战后索要过高筹码,岂不是得不偿失?”
“穆将军所言不无道理,”苏凝香接口道,“不过属下已通过情报网了解到,大顺军各部首领之间矛盾重重,且大多对南明失望,对清军仇恨极深。只要我们拿捏得当,许以足够的利益,再辅以情报渗透,掌控局势并非难事。属下愿亲自前往河南,联络大顺军各部,确保结盟稳固。”
吴三桂沉吟片刻,点头道:“凝香精通情报与游之术,此事便交予你。记住,结盟只是权宜之计,务必保持警惕,留有后手。”
“属下明白!”苏凝香躬身领命。
“第三步,直逼南明都城,革新朝政。”沈落雁的竹鞭最终落在南京城的标记上,语气坚定,“待平定中原、击退清军主力后,我军便挥师南下,直取南京。南明腐朽不堪,百姓早已怨声载道,我军入城后,可立即诛杀马士英等奸佞,拥立贤明宗室,推行新政,安抚民心,真正实现‘抗清复明’的大业。届时,下人心归向,清军便再无南下之力,一统江山指日可待!”
这一番“三步走”策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既兼顾了眼前的军需与战力,又着眼于长远的下一统,堂内众人无不叹服。
“落雁此计,周密详尽,堪称万全之策!”叶轻眉赞道,“夺取粮仓,后勤部可提前筹备运输队伍,打造粮草运输线,确保军需供应;联合大顺军,情报部需精准掌握其动向与内部矛盾;直取南京,军政部可提前制定攻城战术,后勤部则需储备足够的军械与军饷。只要各方协同发力,此计必能成功。”
“白芷薇补充道:“大军南下,战场伤员必定增多,医疗兵需提前扩招,《战地急救手册》需尽快编撰完成,分发给各军,确保伤员能得到及时救治,减少非战斗减员。”
楚嫣然也道:“夺取山东、河南后,民政事务繁杂,属下需提前抽调人手,制定安抚百姓、恢复生产的方案,确保后方稳定,为大军提供持续支持。”
众人各抒己见,纷纷补充策略细节,议事堂内气氛热烈。吴三桂看着眼前这群齐心协力、各展所长的伙伴,心中倍感欣慰——正是有了这支红颜团队的辅佐,以及麾下将士的奋勇拼搏,他才有了逐鹿中原、恢复汉室的底气。
“诸位所言,皆合我意。”吴三桂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神色庄重,“沈落雁的‘三步走’策略,就作为我军南下的核心战略。现任命如下:沈落雁统筹全局,负责战略部署与兵力调配;穆青岚、慕容雪率领铁骑,执行夺取山东、河南粮仓的任务;苏凝香即刻前往河南,联络大顺军残部,促成结盟;叶轻眉负责打造千里粮草运输线,保障军需供应;白芷薇加快医疗筹备,确保伤员救治;楚嫣然提前筹备民政方案,跟进地方治理。”
“遵命!”众人齐声领命,声音洪亮,充满了斗志。
“南下之战,事关下安危,不容有失。”吴三桂语气凝重,“给大家三个月的时间,全力筹备,三个月后,我们在山海关集结,誓师出征,挥师南下,逐鹿中原!”
“驱逐鞑虏,匡扶社稷!”堂内众人齐齐抱拳,高声呐喊,声音震彻议事堂,久久回荡。
散会后,众人即刻投入到紧张的筹备工作郑穆青岚与慕容雪返回训练营,强化骑兵训练,研发新的战术;苏凝香挑选精锐情报人员,整理大顺军的详细资料,为南下联络做准备;叶轻眉忙碌于粮草运输线的规划与建设,协调各地商队,储备军需;白芷薇日夜赶工,编撰《战地急救手册》,同时扩招医疗兵,开展紧急救治培训;楚嫣然则深入研究山东、河南的地方情况,制定详细的民政安抚方案。
吴三桂也没有丝毫松懈,他每日巡查军营,检阅军队训练情况,与将领们商议战术细节,同时关注着关外清军与江南南明的动向,确保每一步筹备都万无一失。闲暇之余,他会来到白芷薇的医疗营,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温暖——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陪伴,再艰难的征程,也充满了希望。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明军上下,厉兵秣马,粮草充足,军械精良,情报完备,医疗就绪,民政方案周全,已然做好了挥师南下的一切准备。而中原大地,依旧暗流涌动,清军在关外蠢蠢欲动,南明在江南醉生梦死,大顺军残部在河南徘徊观望,一场决定下命阅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三个月的筹备期已到,明军即将在山海关集结誓师,正式开启南下征程。
喜欢吴三桂称帝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吴三桂称帝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