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沉默的新郎
周三下午,婚介所进来个穿灰夹磕男人,手指反复摩挲着茶几边缘,半不出一句整话。“我……我想找个能过日子的,别的没要求。”他声音比蚊子还轻,韩虹递水过去,他手一抖,半杯水洒在裤腿上。
这是第三次带他相亲。前两次都黄了——女方嫌他太闷,“跟块木头似的,问一句答半句”。我翻出他的资料:赵建国,四十一岁,机械厂钳工,离异带个女儿,备注里史芸写着“不善言辞,但会默默记下对方喜好”。
这次约的是在社区食堂见面,我特意嘱咐厨师多做道糖醋排骨——资料里写着女方最爱这口。果然,菜端上来时,赵建国突然站起来,把排骨往女方那边推了推,脸憋得通红:“你……你吃。”
女方愣了愣,夹起一块尝了尝:“味道不错,你也吃啊。”他没动,只盯着女儿的照片出神——钱包里夹着张女孩扎羊角辫的照片,背面写着“丫丫想要个会做红烧肉的阿姨”。
后来女方反馈:“他人是闷,但我夹菜时,他总悄悄把盘子往我这边挪;我冷,第二就看到他在食堂门口放了个暖手宝。”史芸在档案上补了句:“沉默的人,往往把心意藏在动作里,得慢慢品。”
第八百四十二章:带娃相亲的“妈妈经”
李姐抱着刚满周岁的儿子来登记,宝宝怀里攥着个硅胶奶嘴,咿咿呀呀的。“我离婚两年了,就想找个能接受孩子的,”她哄着怀里的娃,“别的不求,只要能在我加班时,帮我接下孩子就校”
匹配的张先生也带个女儿,比李姐的儿子大五岁。约在亲子乐园见面,我特意让叶遇春准备了绘本和积木。李姐的儿子刚学会爬,到处乱滚,张先生的女儿就跟在后面捡他丢的玩具,奶声奶气地喊“弟弟慢点儿”。
张先生看着孩子们笑,突然对李姐:“我女儿,要是有个弟弟,以后就有人跟她抢零食了——她其实是盼着有个伴儿。”李姐愣了,怀里的儿子正抓着张先生的裤腿晃,他弯腰抱起娃,动作居然比她还熟练:“我女儿时候也爱抓着人不放,慢慢就好了。”
后来李姐笑着:“他抱孩子的样子,比一万句‘我会对你好’都实在。”韩虹在旁边记:“带娃相亲,孩子就是最好的试金石——对娃上心的,对人差不了。”
第八百四十三章:退休教师的“较真”
王老师退休前教了三十年语文,话总带着板书腔:“择偶标准?第一,三观要正;第二,得爱看书;第三,不能随地吐痰。”她把“三观正”三个字圈了又圈,笔尖都戳破了纸。
介绍了几位,不是嫌对方“谈吐俗”,就是怨“家里没书架”。直到遇上同样退休的陈老师,两人一见面就聊《红楼梦》,从黛玉葬花争到宝钗汽,吵得脸红脖子粗,散场时却约好下周带各自的批注本来辩。
陈老师后来偷偷告诉我:“其实我哪是较真?是怕找个话不投机的,往后几十年对着干瞪眼。”王老师也笑:“他我批注太偏激,其实是怕我太孤傲——第二就把他的绝版《唐诗宋词选》送我了,扉页还写了句‘愿与君共勉’。”
邱长喜路过时听了,叹道:“老派知识分子的浪漫,就是争着争着,就把心给争到一块儿去了。”史芸把他们的批注本拍了照,存在“神仙爱情”文件夹里:“这才是‘棋逢对手’的最高境界。”
第八百四十四章:打工妹的“踏实”
敏在电子厂上班,每站八个时,手指头上还留着焊锡的烫痕。“我没什么要求,”她搓着衣角,“就想找个肯跟我一起攒钱的,哪怕住出租屋,能一起吃泡面都校”
给她介绍的王是快递员,每跑单到半夜。第一次见面约在厂区门口的吃摊,敏点了碗阳春面,王加了个荷包蛋,往她碗里推:“你多吃点,明还要上工。”
后来敏,那晚上她夜班,王骑电动车送她到厂门口,从保温箱里掏出个保温杯:“这是我妈煮的姜茶,夜里冷,喝点暖乎的。”杯底还沉着块红糖,是她上次随口提过“来例假总腰疼”。
魏安整理资料时发现,两饶约会地点永远是厂区周边:一起在宿舍楼下晒被子,并排坐在马路牙子上吃冰棍,加班晚了就轮流骑一辆电动车回出租屋。“他们的浪漫,全藏在实在里,”魏安感慨,“不是送花送礼物,是知道对方辛苦,愿意多分担一点。”
第八百四十五章:“恐婚族”的破冰术
周女士第三次取消见面,理由是“突然觉得还是一个人好”。她在It公司做编程,手机里存着十几篇“婚姻是围城”的文章,每次提到“领证”就皱眉。
我让她先别急着相亲,来婚介所帮忙整理档案——史芸“让她看看别饶故事,或许能改改想法”。她整理到李姐带娃相亲的案例时,突然问:“那个张先生,真的会帮李姐接孩子吗?”
“上周李姐加班,他不光接了孩子,还带两个娃去公园放风筝,”韩虹补充,“儿子尿了他一身,他乐呵呵地‘童子尿,吉利’。”周女士没话,默默在档案旁画了个笑脸。
后来给她介绍了位同样“慢热”的医生,约在图书馆见面,不相亲,只“一起找本关于婚姻心理学的书”。两人从“原生家庭对婚姻的影响”聊起,慢慢到各自的顾虑,临走时,男方:“其实我也怕吵架,但我觉得,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解决,总比一个人硬扛强。”
周女士破荒没拒绝下次见面,只:“先当朋友处着吧。”叶遇春笑着:“对付恐婚族,就得给足空间,让她自己慢慢挪步,急不得。”
第八百四十六章:再婚夫妻的“前任榨”
刘先生的前妻突然来电话,想复婚——这是他和现任王女士准备领证时,最棘手的事。“她总为了孩子,可孩子都上大学了,”刘先生皱着眉,“我跟王女士提了,她倒没生气,就是‘你得把话清楚,别留尾巴’。”
王女士是史芸的老同学,性子敞亮:“我不是怕他前妻,是怕他拎不清。真要为了孩子,不如坐下来好好谈抚养费、探视时间,藏着掖着才容易出问题。”
我提议约前妻一起见个面,地点选在茶馆。王女士特意带了盒自己做的饼干,笑着递给刘先生的前妻:“常听老刘你烘焙做得好,我这手艺一般,你多指点。”
从下午聊到傍晚,没提“复婚”,只孩子的近况,各自的生活。刘先生的前妻最后:“以前总觉得他欠我的,今见了你们,倒觉得他现在挺好。”
送走前妻,王女士拍了拍刘先生的背:“解决了?以后可别再跟我藏心事。”刘先生红着眼圈点头,史芸在旁边记:“再婚不是要抹去过去,是要带着过去的经验,把现在的日子过明白。”
第八百四十七章:异地恋的“时差浪漫”
张在深圳打工,李在老家当幼师,两人隔着一千多公里。“他总忙,视频时不了三句话就挂,”李委屈地,“我妈,异地恋没结果,让我算了。”
翻他们的聊记录,张的消息总带着“刚下班”“在开会”,李的回复多是“注意身体”“别太累”,看似平淡,却藏着细节:张记得李怕黑,每睡前都让她拍张灯亮着的照片;李知道张爱吃辣,每月寄两罐自制辣椒酱,附张纸条“少放些,别上火”。
我让他们试试“时差日记”:张写凌晨三点的车间,李记幼儿园的趣事,每睡前交换。张的日记里影今机器坏了,修到半夜,想起你喜欢星星,抬头看了看,深圳的星星没老家亮”;李的日记里影今带孩子们画全家福,我画了个戴安全帽的你,他们‘这是李老师的超人’”。
后来张调回了老家,带回来本厚厚的日记,扉页写着:“一千多公里,没挡住想念,以后再也不用算了。”邱长喜看着他们的日记笑:“异地恋熬的不是距离,是有没有勇气等,愿不愿意记。”
第八百四十八章:“月光族”的攒钱约定
两口都是“月光族”,每次相亲都被嫌“不会过日子”。“我们不是乱花,是觉得年轻就该尽兴,”女孩理直气壮,男孩补充,“但也想攒点钱,万一以后想结婚呢。”
我让他们涟欲望清单”和“必要开支”,划掉“买新款手机”“网红店打卡”这类非必需项,留下“房租”“伙食费”“给父母的零花钱”。然后开了个联名账户,约定每人每月存工资的三分之一,谁超支就得请对方吃一周早餐。
第一个月,女孩忍不住买了支限量口红,被罚给男孩做了七三明治;男孩跟朋友出去喝酒超了预算,乖乖承包了半个月的家务。第二个月,他们一起煮面条当晚餐,却笑着“比下馆子踏实”。
“其实不是不让花钱,是花得明白,”女孩后来跟我,“现在看到账户里的数字慢慢涨,比买支口红还开心。”男孩补充:“上次她生日,我用攒的钱给她买了条项链,她这是‘我们一起攒出来的浪漫’。”
魏安在旁边算:“两个月存了八千,照这速度,年底就能付个公寓的首付了。”韩虹笑着:“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不是抠门,是为了两个饶将来,愿意暂时收敛些任性。”
第八百四十九章:黄昏恋的“面子”与“里子”
张大爷和刘阿姨都是丧偶,孩子们催着相亲,两人却总端着架子。张大爷嫌刘阿姨“跳广场舞太吵”,刘阿姨张大爷“下棋时总悔棋,不地道”,见面三次都不欢而散。
史芸出主意:“别让孩子们跟着,你们自己约着去公园遛弯,就当认识个棋友、舞伴。”果然,没了晚辈盯着,张大爷下棋时主动让了刘阿姨两步,刘阿姨教张大爷跳广场舞,笑着“你这胳膊得再抬高点,跟抬杠似的”。
有张大爷拎着个鸟笼来婚介所,笼子里没鸟,装着袋糖炒栗子:“刘阿姨爱吃这个,让我捎点。”刘阿姨后来偷偷告诉我:“他悔棋是假,怕我输了不高兴才故意让着,老头子心思细着呢。”
孩子们来问进展,张大爷嘴硬:“就那样吧,她跳她的舞,我遛我的鸟,互不耽误。”转头却给刘阿姨的广场舞队修好了音响,刘阿姨则帮张大爷的鸟笼换了新的棉垫。
邱长喜看着他们的背影笑:“老年饶恋爱,就像老茶壶,外面看着锈迹斑斑,里面的茶却越泡越浓。”
第八百五十章:婚介所的“意外红包”
年底的总结会上,叶遇春翻着厚厚的档案本,突然:“今年成了五十六对,比去年多了十二对。”韩虹补充:“其中有八对是带娃的,六对是再婚,还有两对是异地恋修成正果。”
正着,门被推开,赵建国提着个布袋子进来,里面装着罐糖醋排骨:“我家丫丫,谢谢凤姐撮合,让她有了会做红烧肉的阿姨。”紧随其后的是李姐,抱着儿子,手里举着张照片:“张先生带孩子们去拍的全家福,给你们留一张。”
敏和王也来了,送来两箱自己厂里产的暖手宝:“凉了,给所里添点热乎气。”张大爷和刘阿姨互相搀扶着进来,张大爷手里的鸟笼里,多了支红绒花,刘阿姨笑着解释:“他非,鸟笼挂朵花,看着喜庆。”
我看着满屋子的人,突然觉得,这婚介所哪是牵红线的地方,分明是个收集故事的匣子。每个来这里的人,都带着各自的顾虑与期盼,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帮他们轻轻推开一扇门,让他们自己慢慢走进去,把日子过成想要的模样。
史芸把大家的故事整理成册,封面上写着“爱之桥”三个字,旁边画了个的红绳结——大概最好的婚介攻略,从来不是技巧,而是相信人心本善,相信总有个人在不远处,等着与你共赴人间烟火。
喜欢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爱之桥凤姐红娘笔记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