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冬雪就发起了高烧,脸蛋烧得通红,嘴里不停地胡话,一会儿喊“我不去厕所”,一会儿又喊“别叫我刘冬雪”。
俊英急得团团转,赶紧叫德昇,去请卫生所的刘大夫。
刘大夫来的时候,冬雪已经烧得迷迷糊糊了,量了体温,是受了凉,又吓着了,得好好养着。
俊英守在在炕边,一夜没合眼,不停地用湿毛巾给她擦额头。看着冬雪皱着眉头的脸,她的心里酸酸的。
张义芝听冬雪病了,挎着一篮子鸡蛋过来,站在炕边看了半,孩子烧得迷迷糊糊,嘴唇干裂,她把鸡蛋放在炕沿上,叹了口气。
冬雪这孩子打就胆,如今在学校受了这委屈,还发了这么重的烧。她越想越不是滋味,忍不住对德昇:“要不……这学先别让孩子去了?让她先在家跟军再学一年,等她大点儿,胆子壮了再。”
俊英看着炕上的冬雪,气得眼泪掉了下来,“这孩子啥也不是,这么汰呢。”她忽然嫌弃起来。
她知道冬雪在学校过得不开心,可胜利学是城里最好的学校,她原本想着让孩子在这儿好好读书,将来能有出息,可现在孩子成了这样,她哪里还姑上这些。
第二早上,冬雪的烧还没退,俊英摸了摸她的额头,轻声:“冬雪,咱今不去上学了,在家好好养着。”
冬雪迷迷糊糊地睁开眼,听见这话,嘴角轻轻勾了勾,又闭上眼睡了过去。
冬雪病了整整三,烧退下去的时候,脸还是苍白的,身子软得像没骨头。
俊英端来米粥,她喝了两口就放下了,摇摇头:“妈,我不去上学了。”
俊英看着她,眼眶红了,伸手摸了摸她的额头,轻声:“不去就不去吧。”
就这样,月英给冬雪办了退学。
冬雪退学,最难过的是军。她觉得自己忙着备考,忽略了冬雪的课程。
她很懊恼自己的落榜,更坚定不移的认为,只要肯学,就没有学不会的课程。
她的脑子里反复回放着考前挑灯夜读的日子,冬雪在旁边的陪伴,还有张义芝塞到她俩手里的煮鸡蛋。她觉得她的努力终会有回报的,只是她的努力还不够。就像冬雪一样,也是努力的不够。
军下班回到家时,已经擦黑。红砖房的烟囱冒着青烟,张义芝正在灶坑边烧火,看见他回来,手里的烧火棍都忘了放下:“咋样啊军儿?是不是……”话没完,看见军耷拉着脑袋,攥着挎包,指节发白,后半句就咽了回去。
进屋后,军把挎包往炕桌上一放,没话,只是蹲在灶台边帮着添柴火,火苗子映着她的脸,眼圈儿红得厉害。
张义芝也没劝,只是把锅里的玉米粥盛得满些,又从腌菜坛里捞了块咸萝卜,切成细丝,撒零香油:“先吃饭,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呢。”
那顿饭,军没吃几口,粥凉了都没察觉,“以后,让冬雪和我住偏厦子吧,我给她补课!”
张义芝愣了,她以为军是为自己落榜的事儿不开心,没想到是因为冬雪退学。
“她还这么,学不会是正常的,我在家给她补一年课,明年……明年她大一些,闯荡点儿了,肯定没问题!”军在全家人面前的这番话,好像是为自己立下了誓言。
冬雪一听这话,眼泪“啪嗒”就掉下来了,“老姨,我也想上学,我也想考第一……”
张义芝叹了口气,狠狠心别过脸去。
军看着冬雪那模样,心里像被针扎了似的。她忽然间从冬雪的脆弱里看到了自己。
她当年是因为学校搞运动,插队下乡干农活儿,初中时就没学上,是张义芝咬牙才供她靠抄书来读完初中的课程。
军想起自己落榜时的遗憾,要是冬雪就这么断了学业,多可惜啊。
她猛地站起来,看着俊英:“二姐,冬雪别让她回去了,让她和一起住吧,我给她补课,我教她,等明年开学,让她直接去上一年级,我保证她能跟上。”
张义芝也跟着点头:“是啊,冬雪这孩子懂事,住这儿我还能照看着,不费啥事儿。”
俊英愣了愣,眼圈也红了,拉着冬雪和军和张义芝:“听见了吗?以后要是有了出息,可别忘了你姥家饶好。”
就这样,冬雪住进了军的偏厦子。
偏厦子是外屋地栅出来的半间,临时搭的土炕,炕桌就放在中间,白吃饭,晚上就是补课的地方。
冬雪基础差,一年级的拼音还认不全,“b”和“d”总弄混,算术题更是费劲,二十以内的减法还得掰着手指头算,算错了就急得直跺脚。
军一开始挺有耐心,每下班吃完饭,就把台灯往炕桌上挪挪,先教冬雪认拼音,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念,让她对着油灯的光看口型;教算术时,就拿玉米粒当教具,摆来摆去地讲。
可没过半个月,军就有点撑不住了。她白在工农兵商店站一的柜台,还要搬布、扯布,一下来累得胳膊都抬不起来,晚上回来还得接着给冬雪补课。
有晚上,教冬雪算“15减8”,军拿了15颗玉米粒,拿走8颗,让她数剩下的,冬雪数了三遍,还是“6颗”。军耐着性子再摆一遍,她还是错,嘴里嘟囔着:“15减5是10,再减3就是7……不对,10减3是7?那为啥我数着是6呢?”
军看着她急得通红的脸,再想想自己刚刚插队回城,没有工作,洗脏塑料布时被太阳晒得脱皮的胳膊,和卡出血的脚,烧破皮的手。还有落榜时的委屈,突然就崩不住了。
她把手里的玉米粒往炕桌上一撒,玉米粒滚得满地都是。
她趴在炕桌上,肩膀一抽一抽地哭:“冬雪,你咋就这么不明白啊?这题我讲了五遍了!我当年就是因为基础差,高考才落榜,我不想你跟我一样……我怕你将来也遭罪,后悔啊!”
冬雪被她吓住了,眼泪也跟着掉下来,蹲在地上捡玉米粒,声:“老姨,我错了,你别生气,我再学,我肯定能学会……”
张义芝听见动静,从东屋出来,看见满地的玉米粒和哭着的娘俩,叹了口气,蹲下来帮着捡:“军儿,别逼孩子,也别逼自己。冬雪这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你也累了一了,歇会儿吧。”
她把捡好的玉米粒放在碗里,又给军倒了碗热水:“喝口热水,缓缓劲儿,明再教。”
那晚上,军没再补课,冬雪躺在炕上,听见旁边的军还在抽鼻子,她攥着被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不让老姨失望。
转年立秋,柳树的叶子染上金黄的时候,军领着冬雪去学校报名。
校长看着冬雪的作业,又考了她几道题,惊讶地:“这孩子基础挺扎实啊,直接上一年级没问题。”
冬雪听见这话,偷偷拽了拽军的衣角,眼睛亮晶晶的。
军摸了摸她的头,脸上露出了落榜后第一个像样的笑:“好好学,有不会的就问老姨,晚上回来我还查你作业。”
冬雪上学后,军更忙了。每下班从商店回来,顾不上吃饭,就先把冬雪的作业本拿过来,趴在炕桌上一道题一道题地查。
要是有错题,她就用铅笔圈出来,让冬雪先自己改,改不对再讲。
一开始还好,冬雪因为有军补的基础,在班里成绩中等,老师还总夸她作业写得整齐。可到了期中考试前,学了应用题,冬雪就又犯了难。
有晚上,冬雪的作业是两道应用题,一道是“明去商店买铅笔,带了2元钱,买了5支铅笔,还剩5角钱,求每支铅笔多少钱”。
另一道是“生产队里有36只羊,牛的数量是羊的一半,猪的数量比牛多8只,求猪有多少只”。
冬雪对着题目看了半个多时,一个字都没写出来,急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军回来一看,作业本还是空白的,眉头就皱起来了:“咋没写啊?不会吗?”
冬雪点点头,声:“老姨,我分不清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还有那钱,元角分也弄混……”
军拿起笔,在草稿纸上画了个铅笔,又写了“2元=20角”,指着纸:“你看,明带了20角,剩了5角,那他花了多少钱?花的钱是买5支铅笔的,那一支多少钱?”
冬雪盯着草稿纸,半:“花了15角?15角买5支,一支3角?”
军点点头,刚想夸她,她又声:“可是老姨,为啥要先算花了多少钱啊?我以为直接用2元减5角就协…”
军刚压下去的火又上来了,她把笔往桌上一拍:“我不是跟你过吗?应用题要找‘中间量’,先算出来花了多少钱,才能算一支的钱!你咋就记不住呢?”
她又讲第二道题,画了36只羊,牛是羊的一半,让冬雪算牛的数量,冬雪算对了是18只,可到了猪比牛多8只,她又算成了18减8等于10只。
军看着那个“10”,眼泪突然就下来了,她声音哽咽着,又在纸上画了一遍:“冬雪,‘比……多’是加,‘比……少’是减,我讲了多少遍了?你看着我,再算一遍,牛18只,猪比牛多8只,猪是多少?”
冬雪看着军哭了,自己也忍不住,眼泪掉在作业本上,晕开了墨迹:“老姨,我错了,我总学不会……”
军听见这话,心里更难受了,她拉过冬雪,把她抱在怀里,娘俩就这么趴在炕桌上,放声大哭。
台灯的光,把两饶影子投在土墙上,显得格外孤单。
张义芝从外屋进来,手里端着一碗刚热好的地瓜,看见这场景,叹了口气,把地瓜放在桌上:“先吃块地瓜,暖暖身子。军儿,别太急了,冬雪已经很努力了;冬雪,你老姨也是为你好,她怕你将来跟她一样,没机会上学。”
她站在旁边,想劝又不知道咋劝,只能看着两人哭,自己也偷偷抹眼泪。
没过几,俊英和德昇来看孩子。
刚进屋,就听见里屋传来哭声,俊英赶紧进去,看见军和冬雪抱在一起哭,炕桌上还摊着作业本。
俊英拉着军的胳膊:“军,你这是干啥啊?冬雪还,学不会慢慢教,你别这么逼自己,也别逼孩子啊!”
德昇也在旁边劝:“大军呐,我知道你是想让冬雪有出息,可这学习不是一两的事儿,慢慢来,别急。”
军抹了把眼泪,摇摇头:“姐,姐夫,我不想让冬雪像我一样,因为基础差,想上学都上不了。我当年要是有人这么教我,不定就考上大学了……”
俊英看着妹妹通红的眼睛,还有她手上因为搬布匹磨出的厚茧,心里也不好受。可她也知道,军的脾气拗,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她只能叹口气,把带来的红糖放在桌上:“给冬雪冲点红糖水,补补身子。你也别太累了,站一柜台本来就累,晚上再熬这么晚,身体该扛不住了。”
张义芝也跟着:“是啊军儿,冬雪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知道你为她好,你也别太跟自己较劲。要是实在累,就歇一,别这么熬。”
军没话,只是拿起冬雪的作业本,又开始圈错题。
俊英和德昇看劝不动,只能坐了会儿就走了,临走时,俊英还跟张义芝:“妈,你多劝劝军,别让她把自己逼得太紧了。”
张义芝点点头,看着两人走了,又进屋看着炕上的娘俩,轻轻叹了口气。这孩子的心思,她懂,可这苦,也只能让她自己咽了。
从那以后,军还是每下班就检查冬雪的作业,错题一道一道地讲,讲不会就再讲一遍,实在急了,娘俩就抱着哭一场,哭完了,军再接着讲,冬雪再接着学。
张义芝每晚上都会给她们留着热饭,有时候是玉米粥,有时候是高粱米汤,等她们补完课,再热一遍给她们吃。
俊英和德昇来得更勤了,带点儿吃的,劝几句,可军还是老样子,只是偶尔会在冬雪做对一道难题时,露出点笑容。
喜欢本自俱足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本自俱足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