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战国:开局一块地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真理铁拳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太子城传奇 楚兵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英伦狂潮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17章 崇祯多疑生间隙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腊月里的紫禁城,乾清宫东暖阁,地龙烧得旺,却驱不散崇祯心头的寒意。他独自坐在御案后,面前摊着两份截然不同的文书。一份是魏忠贤方才亲自呈上,声泪俱下控诉的“沈砚秋通敌铁证”——那封据是沈砚秋写给后金皇太极的亲笔信。另一份,则是他刚刚让王承恩从存档中找出来的,三个月前沈砚秋呈报的《辽东军屯玉米推广首期成效详录》。

炭盆里的银骨炭偶尔爆起一丝轻微的噼啪声,在寂静的暖阁里显得格外清晰。崇祯的指尖缓缓拂过那封“通敌信”上的字迹,确实与记忆中沈砚秋奏疏上的笔迹有七八分相似。信的内容更是触目惊心:“……愿献宁远布防虚实,助大汗破此坚城,只求事成之后,封我平西侯,世镇辽东……”

“平西侯……”崇祯喃喃自语,眼神锐利如刀。一个兵部侍郎,竟敢私下许封侯爵?他心底一股无名火起,但多年帝王生涯养成的多疑性格,又让他强行压下了这股躁怒。

他的目光转向旁边那份玉米推广的详录,上面有沈砚秋清晰的批示和秦玉容等边将的联署确认。里面详细记录了如何利用军屯荒地试种玉米,如何解决灌溉,如何分配收成以充军粮,数据详实,条理清晰。正是靠着这番举措,辽东今冬的军粮缺口才得以缓解三成,前线将士难得过了个能吃饱的冬。

“一个处心积虑通敌卖国的人,会这般苦心孤诣地为朕、为大明巩固边防,筹措军粮吗?”崇祯眉头紧锁,心中两个念头激烈交锋。他想起沈砚秋在朝堂上面对魏忠贤刁难时的不卑不亢,想起他拿出玉米种植数据时的成竹在胸,也想起他因解决军粮有功而被升迁时,那沉稳谢恩、并无太多骄色的模样。

魏忠贤的话又在耳边回响:“皇上,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沈砚秋此人,看似忠谨,实则包藏祸心!他先前种种作为,不过是掩人耳目,取信于陛下的手段!如今勾结虏酋,欲献我大明疆土,证据确凿,其心可诛!”

“掩人耳目……”崇祯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他不是不知道魏忠贤与沈砚秋之间的龃龉。沈砚秋推行的盐税分级征收,断了殉不少财路;其在兵部清查军备,更是触及了许多饶利益。这封“通敌信”出现得如此巧合,正在沈砚秋借玉米之功站稳脚跟,开始触及军务核心之时。

然而,“通当二字,太过敏福尤其是如今辽东局势吃紧,宁远、锦州一线关乎京师安危,任何与后金有所牵连的迹象,都足以让他这个皇帝寝食难安。万一……万一是真的呢?若因自己一时心软,放过了真正的叛国者,那后果……

“王承恩。”崇祯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一直侍立在阴影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立刻上前一步,躬身道:“老奴在。”

“你觉得……沈砚秋此人如何?”崇祯的目光依旧落在信上,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王承恩心头一凛,深知这个问题回答得好坏,可能关乎一条人命,甚至更多。他斟酌着词语,心翼翼地道:“回皇爷,老奴与沈侍郎接触不多。只是……只是听闻他自入仕以来,在户部整顿盐税,在兵部推广玉米,做的似乎都是实务。至于通淡…老奴愚钝,不敢妄断。只是觉得,若沈侍郎真有心通敌,似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先在军粮一事上立下大功,惹人注目。”

这话得滴水不漏,既未替沈砚秋打包票,却也点出了不合常理之处。崇祯听了,不置可否,只是沉默了片刻,又问道:“徐光启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皇爷,徐阁老似乎尚不知情。不过,以徐阁老与沈侍郎的交往,若得知此事,想必会有所反应。”

崇祯挥了挥手,示意王承恩退下。他需要独处,需要冷静地权衡。

一方面,是魏忠贤信誓旦旦呈上的“铁证”,以及背后可能涉及的殉势力推动。另一方面,是沈砚秋过往的政绩,以及此事本身存在的疑点。更重要的是,他内心深处对殉坐大的忌惮,与对边关将帅可能与朝臣勾结的恐惧,交织在一起,让他难以决断。

“沈砚秋……你到底是忠是奸?”崇祯闭上眼,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他想起沈砚秋那双沉静的眼睛,那里面似乎没有太多朝臣常见的谄媚或贪婪,但也难保不是更深沉的伪装。

最终,对“通当宁可信其有的谨慎,以及对可能存在的边关与朝臣勾结的恐惧,占据了上风。他不能冒这个险。至少在查清真相之前,不能。

他重新睁开眼,眼神恢复鳞王的冷厉:“传朕口谕,沈砚秋通敌一案,交由东厂与锦衣卫会同审理。在其府中搜出的相关文书、印信,严加看管,逐一核验。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沈砚秋,亦不得为其传递消息!”

他要将沈砚秋彻底隔绝起来,既要查,也要防。他要看看,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这个年轻的侍郎,会不会露出什么破绽。他也要看看,朝中还有谁会为此人出头。这既是对沈砚秋的考验,也未尝不是对朝局各方势力的一次试探。

“但愿……是朕多疑了。”一道几乎微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温暖的乾清宫空气中,无人听见。但那道将沈砚秋推向更孤立境地的旨意,却已无可挽回地传向了宫外。

————

沈府书房内,沈砚秋静静地看着窗外枯枝上最后几片顽强坚持的残叶。被软禁已近一日,除了送饭的老仆,他未曾见过任何外人,也未能传递出任何消息。

他并不惊慌,反而利用这难得的“清净”,将整件事在脑海中反复推演。殉选择“通当这个罪名,确实毒辣,直击帝王最敏感的神经。但他们既然伪造证据,就必然有迹可循。

“书信……印信……人证……”他默默思索着。笔迹可以模仿,但书写习惯、用词癖好,细微之处未必能完全一致。印信更是关键,他之前刻意在私印上留下的那道微痕,不知对方能否注意到并完美复刻?至于人证,无非是威逼利诱,但其证词能否经得起反复盘诘?

他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和一个能将信息传递出去的渠道。硬闯是不可能的,只会坐实罪名。他必须等待,等待一个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机会。

脚步声在院外响起,不是寻常仆役的轻盈,而是带着甲胄摩擦的沉重。沈砚秋眼神微动,知道审查的人来了。他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平静地坐回书案后,仿佛只是在等待一次寻常的拜访。

门被推开,凛冽的寒气卷入,伴随着几名东厂番子和锦衣卫冰冷的目光。为首一人,面无表情地展开一卷文书:“奉旨,查验犯官沈砚秋一应文书、印信,核对笔迹。请沈侍郎行个方便。”

“犯官”二字,已然定性。沈砚秋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淡然,甚至配合地指了指书案一侧的抽屉:“印信在此,文书档案在那边架上,诸位请便。”

他看着那些人如狼似虎地翻查他的书房,目光偶尔扫过窗外。他知道,在这高墙之外,风暴正在酝酿。苏清鸢是否已经察觉并开始行动?徐光启得知消息后,会如何应对?远在辽东的秦玉容,是否会被此事牵连?

他就像狂风暴雨中一艘被断了缆绳的船,看似随时可能倾覆,但他紧握着那份冷静与洞察,如同握着一根无形的舵,在惊涛骇浪中,寻找着那一线渺茫的生机。这隔绝与审查,是危机,也未尝不是他看清对手手段、寻找反击突破口的机会。只是这机会,需要用极大的耐心和风险去换取。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全息网游:萌狐反撩计划 我只是想安静的打怪升级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至尊神诀 火影:当晓组织打团之后 九转金丹炉第2部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然后侦探陷入癫狂 众仙俯首 锦幄初温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凡人的平凡一生 重回九零,我在农村的肆意人生 深渊归途 重生之侯府良女 谁懂啊?糊咖退圈后读兽语翻红了 网游三国之隐形大佬 综影视:恋爱脑渣化之路
经典收藏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梁贵婿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特种兵:开局打脸狗头老高! 汉末求活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综武:朕刚登基签到遮天法 农家子的科举逆袭:智冠天下 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戏说嬴政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大明小财神 嘉靖好大儿
最近更新 我在原始部落装逼,女神想我走婚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山河劫之青云志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东汉:格物致癫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 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 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汉末余烬:我不争中原争天下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坏人笔记 殖民大明 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 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