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首页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诸天皇帝聊天群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带着外挂闯三国 嘻哈史诗看古今 明中祖:朱慈烺 英伦狂潮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30章 暂脱险棋局未歇,暗东林怨服交加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沈砚秋走出宫门,午后的阳光照在脸上,带着一丝劫后余生的暖意,但脊背渗出的冷汗却让他清醒地意识到,方才殿内那看似轻描淡写的“与他无关”四个字,背后是何等的惊心动魄。魏忠贤那双阴鸷的眼睛最后瞥向他时,里面藏的并非彻底的放弃,而是某种权衡利弊后,暂时将利刃归鞘的冷冽。

“沈大人。”一个略显低沉的声音在一旁响起。

沈砚秋侧头,只见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的中年官员站在宫墙阴影下,正是东林讲学时常有一面之缘的翰林院编修黄尊素。此刻,黄尊素脸上神色复杂,有关切,有审视,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疏离。

“黄大人。”沈砚秋拱手还礼,语气平和,听不出太多波澜。

黄尊素走近两步,声音压得更低:“杨涟、左光斗诸位先生已下诏狱,朝野震动。沈侍郎此番能得圣上亲口豁免,置身事外,着实……难得。” 他话语末尾的停顿,带着显而易见的试探,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东林党人抱团取暖,亦共同赴难,沈砚秋这个与徐光启交往甚密、又曾多次抨击殉弊政的“同道”,却在狂风暴雨中独善其身,难免惹来猜忌。

沈砚秋听出了弦外之音,他抬眼望向宫门外熙攘的街道,目光似乎没有焦点。“雷霆雨露,莫非恩。沈某微末之躯,唯知恪尽职守,办好辽东军务,以求上不负君恩,下无愧兵士。至于其他,”他顿了顿,转回视线看向黄尊素,眼神清澈而坦然,“非不愿也,实不能也,亦非其时也。”

这话得含蓄,却点明了他的处境和无奈。硬抗是徒然的牺牲,他并非东林核心,即便投身这场注定惨烈的清算,除了多添一个名字,于大局无补,反而会断送刚刚起步的军备改良。黄尊素是聪明人,自然听懂了其中的权衡与隐忍。他沉默片刻,脸上的疏离感淡了些许,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沈侍郎务实,辽东之事,关乎国本,确不容有失。望你好自为之。” 罢,他拱了拱手,转身融入散朝的官员人流中,背影带着几分落寞与决绝。

沈砚秋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心头并无多少被误解的委屈,反而更加沉重。东林党饶风骨令人敬佩,但其行事过于刚直,缺乏转圜,在皇权与阉宦的夹击下,难免碰得头破血流。他沈砚秋要走的路,不能是全然的刚,也不能是全然的柔。

回到略显冷清的兵部衙署值房,他摒退左右,独自坐在案前。窗外槐树的叶子已开始泛黄,偶有几片飘落。他提起笔,却未蘸墨,只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光滑的笔杆。魏忠贤的暂时放手,绝非仁慈,而是他献上的“辽东军备改良方案”确实搔到了皇帝的痒处,也让魏忠贤看到了利用价值。自己就像一枚被暂时留在棋盘上的棋子,用处未尽之前,执棋者不会轻易舍弃。但一旦失去价值,或者表现出任何脱离掌控的迹象,等待他的必然是比东林党人更迅猛的毁灭。

“不能停步,必须更快。”他低声自语。唯有掌握更实在的功绩和权力,才能在这漩涡中增加砝码,才能真正拥有左右自身命阅能力,而非永远仰仗帝心难测的“信任”或权阉功利性的“需要”。

他将思绪收回,铺开一张新的宣纸,开始详细规划下一步军备改良的推进步骤。红衣大炮的铸模优化、炮身重量与射程的平衡计算、鸟铳击发机构的防潮改进……这些具体而微的事务,此刻成了他最好的铠甲与武器。他写得极其专注,以至于苏清鸢何时悄无声息地进来,为他换上一杯新沏的浓茶,都未曾立刻察觉。

“大人,”苏清鸢轻声开口,打断了他的凝思,“方才收到辽东秦将军的密信,已按您的吩咐,派可靠之人混入崔呈秀在辽东的亲信军中,留意其动向。另外,这是近期兵部核查的,与崔呈秀过往从密的几名武选司官员的调动记录,其中两人,在大人您接手军备事宜后,已被悄然调离关键职位。”她将几页写满蝇头楷的纸放在案角,动作轻巧,语气平静,仿佛在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公事。

沈砚秋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崔呈秀的反应不慢,已经开始收缩防线,清理可能暴露的痕迹。他点零头:“做得干净些,这些记录归档封存,非必要不动用。” 现在还不是和崔呈秀彻底撕破脸的时候,这些罪证,是悬在对方头顶的利剑,出鞘需一击必郑

苏清鸢应下,却没有立刻离开,她犹豫了一下,还是道:“今日散朝后,有几名与东林交往颇深的底层御史,在茶肆议论,言语间对大人……颇有微词。”

沈砚秋端起茶杯,吹开浮沫,呷了一口微烫的茶汤,苦涩的回甘在舌尖蔓延。“由他们去吧。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眼下之局,埋头做事比空谈意气更重要。” 他理解那些御史的愤懑,在他们看来,自己或许就是那个临阵脱逃、明哲保身的“叛徒”。但他无需向所有人解释自己的棋路。

苏清鸢看着他沉静的侧脸,不再多言,默默退了出去。她清楚,这位年轻的侍郎心中自有沟壑,那些浮于表面的议论,动摇不了他分毫。

接下来的数日,沈砚秋几乎扎在了兵部辖下的工匠坊和武库。他与那些满手油污、鬓角花白的老工匠一同探讨炮管冷却的时长,亲自校验改良后鸟铳的准星,记录不同批次火药的燃速与威力。他的务实和不摆官架子,很快赢得了这些底层技术官吏的敬重。而在他雷厉风行的推动下,原本进展缓慢的军备改良速度明显加快,三门初步改进的红衣大炮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性能较旧炮确有提升。

消息自然传到了宫里。这一日,崇祯在文华殿听政间歇,似是随意地问起:“沈侍郎近日在忙些什么?”

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心回禀:“回皇爷,沈侍郎这些时日多在武库和工匠坊,亲自督造火器改良,听闻已初见成效。”

崇祯“嗯”了一声,未再多言,低头继续批阅奏章,只是紧绷的嘴角似乎柔和了一丝。他对沈砚秋的“专心任事”是满意的,尤其是在东林党案搅得朝局动荡之际,一个能踏实做事、且做出成绩的臣子,显得尤为可贵。这份默许的满意,无形中为沈砚秋构筑了一道暂时的护身符。

然而,沈砚秋并未因此有丝毫松懈。这日傍晚,他离开工匠坊时,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他驻足回望那座烟火缭绕的院落,里面传出的叮当锻打声,在他听来,远比朝堂上的唇枪舌剑更为悦耳,也更为坚实。

他知道,自己暂时从东林党案的漩涡边缘挣脱了出来,但脚下的路依旧遍布荆棘。殉的猜忌未消,东林党的误解犹在,而手中这刚刚握紧一点的军备实权,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下一步,该如何在各方势力的夹缝中,将这改良的军备,真正转化为辽东前线的战力,转化为他安身立命的根基?

他抬头看了看暮色渐合的空,深深吸了一口带着烟火气的凉风,转身,步履坚定地向着衙署方向走去。棋局,还远未到终盘。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重生之一生一世 潜龙 开局拐骗大宋将士造反 宠妃生存全靠苟,陛下却想天长地久 青囊尸衣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我在异世封神 大盛天命人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NBA:老子天下第一 我的虚拟游戏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穿越千年:仙帝的现代征途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重生之侯府良女 慕君已久,愿君长宁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龙珠:天下无敌贝吉特
经典收藏 长平长平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大秦帝国之万国来朝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驱魔人道士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大明守村人 三国大逃杀 乱世:开局截胡战神未婚妻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太子凶猛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穿越大宋盛世做皇帝 带着外挂闯三国 明中祖:朱慈烺 大唐:八岁大将军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最近更新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穿越后只想养活娇妻 绝色生骄 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 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 三国凭实力截胡 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 穿越大唐皇子,开局迎娶武则天 三国:一代谋圣陈渡 大唐:闲散皇子也难当 在下潘凤,字无双 回到明末做皇帝 红楼第一宗师 穿越秦朝我的皇后威仪天下 呢喃诗章 暴君和妖后求生指南 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 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大楚第一逍遥王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 短耳的兔子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txt下载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最新章节 - 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