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四年的初夏,金陵城热得像个蒸笼。
秦淮河上的画舫都懒得动弹,连最勤快的歌女都躲在船舱里摇扇子。
可这气再热,也比不上紫禁城里刚传出来的消息烫人——皇太子朱雄英,要纳侧妃了!
啥?刘三吾那老古板舍得把孙女送进宫当侧室?吴王府演武场内,朱同燧刚练完一套刀法,正抱着冰镇酸梅汤猛灌,听到这消息差点呛着,那老头不是整把礼义廉耻挂嘴边,最看不上咱们这些吗?
李炎摇着折扇,笑得像只偷到鸡的狐狸:我的王爷诶,您这就有所不知了。刘阁老这是下了一盘大棋啊!
朱栋放下手中的兵部文书,唇角微扬:清流坐不住了。眼看着徐家、常家这些勋贵与皇室联姻,新政又让寒门子弟有了出头之日,他们这是要巩固在朝中的地位。
可不是嘛!李炎凑近几分,压低声音,听刘家这位姐,那可是下了血本培养的。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还特意请了宫里出去的嬷嬷教规矩。刘阁老这是要把孙女打造成第二个长孙皇后啊!
朱同燧挠挠头:太子哥能乐意?他跟怀瑾嫂子感情不是挺好的吗?昨儿个我还看见他陪着怀瑾嫂子在御花园散步呢。
乐不乐意,都由不得他。朱栋目光深邃,这就是太子的宿命。不过...他顿了顿,露出一丝玩味的笑,这出戏,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此时东宫内,朱雄英正对着一盘冰镇葡萄发呆。方才父皇把他叫去,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地告知了纳侧妃的事。
刘家姐品貌端庄,知书达理,与你正是良配。朱标是这么的,还特意补充了一句,你皇祖父也很赞同这门亲事。
良配?朱雄英心里苦笑。他与徐怀瑾成婚这些年来,虽是政治联姻,但两人相敬如宾,渐渐也生出真情。如今突然要插进一个陌生人,任谁心里都不痛快。
殿下。徐怀瑾端着茶点进来,脸上依旧挂着得体的微笑,听刘家妹妹要进宫了?这是好事,臣妾已经命人把蕙兰殿收拾出来了。
朱雄英看着她强装镇定的模样,心里更不是滋味:怀瑾,你若是不愿...
殿下笑了。徐怀瑾打断他,笑容完美得无懈可击,为东宫开枝散叶是臣妾的本分。刘家妹妹才名远播,定能好生辅佐殿下。
话是这么,可她端着茶盘的手指,却微微泛白。
消息像长了翅膀,瞬间传遍了应城。
清流文官们个个喜形于色,刘三吾府上门庭若剩
刘公高义!此乃文坛盛事!礼部侍郎拱手道贺。
从此我辈在朝中,总算有了依仗!国子监祭酒激动得胡子直抖。
刘三吾捋着胡须,故作谦逊:诸位过誉了,孙女能侍奉太子,是她的福分。心里却早已乐开了花。
另一边,勋贵们聚在魏国公府,个个义愤填膺。
刘三吾这老匹夫,真会钻营!常茂拍案而起,太子妃才诞下皇长孙不久,这就急着往东宫塞人?
就是!咱们这些跟着太上皇打下的,倒不如他们这些耍笔杆子的了?
徐达倒是淡定,慢悠悠地品着茶:急什么?咱们怀瑾是明媒正娶的太子妃,又生了皇长孙,地位稳固得很。倒是刘家那丫头,能不能在东宫站稳脚跟还两呢。
最热闹的当属市井茶馆。书先生已经把这段编成了段子:
要这刘家姐,那可是不得了!三岁能诗,五岁能文,七岁通晓古今...据长得更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底下听众哄笑:得了吧老王头,您上次还秦淮河的花魁貌若仙呢,结果一看,满脸麻子!
纳妃的流程繁琐得让人头疼。问名、纳吉、纳征...礼部的官员跑断了腿。
这日,朱雄英正在批阅奏章,太监来报:殿下,刘阁老求见。
刘三吾进来时,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谦恭:老臣参见太子殿下。这是女的庚帖,还请殿下过目。
朱雄英接过帖子,随口问道:听闻令孙女精通音律?
刘三吾立即来了精神:回殿下,女自幼习琴,尤擅《广陵散》。老臣特意请了苏州名师,光是买琴就花了五百两银子...
眼见这老头要开始长篇大论,朱雄英赶紧打断:甚好,甚好。刘阁老若无事,便退下吧。
刘三吾悻悻退下后,朱雄英把帖子往桌上一扔,对福安吐槽:这刘阁老,把他孙女夸得上有地下无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要嫁女儿呢!
福安忍着笑:殿下,刘阁老这也是爱孙心牵
爱孙心切?朱雄英冷哼,他是爱权心切!
终于到了大婚之日。整个东宫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朱同燧一早就拉着朱同燨八卦:哥,你这新侧妃长得真有那么好看?
朱同燨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冠:好不好看不知道,不过听脾气不。前几日宫里派去的教习嬷嬷,都被她挑了三回刺了。
嚯!这么厉害?朱同燧来劲了,那以后东宫可热闹了!
典礼上,朱雄英穿着太子礼服,面无表情地完成各项仪式。当刘芷若穿着侧妃礼服出现时,倒是引起一阵低呼。
确实是个美人。眉如远山,目似秋水,举止优雅得体。只是那微微上扬的嘴角,透着一股不清道不明的傲气。
臣妾刘氏,参见太子殿下。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
徐怀瑾坐在一旁,笑容依旧温婉,藏在袖中的手却不自觉握紧了。
最精彩的是敬茶环节。刘芷若端着茶盏,盈盈下拜:请太子妃姐姐用茶。
徐怀瑾刚要接过,她却突然又道:听闻姐姐擅长烹茶,不知日后可否指点妹妹一二?
这话听着恭敬,实则是在暗指徐怀瑾出身将门,不如她书香门第风雅。
徐怀瑾笑容不变:妹妹笑了,宫中自有茶道大家,本宫这点微末技艺,怎敢献丑。
两人目光相接,空气中仿佛有火花迸溅。
观礼的朱同燧激动地捅捅朱同燨:哥,看见没?这才刚开始就杠上了!
朱同燨无奈摇头:你就看热闹不嫌事大。
宴席上,气氛更是微妙。
刘三吾带着一众文官,频频向朱标敬酒,言语间不乏对孙女的夸赞。
女虽不敢才比班昭,但在诗词上确有几分赋...
听闻刘姐的《春江花月夜》,连翰林院的老学士都赞不绝口?
另一边,以徐达为首的勋贵们冷眼旁观。
啧,瞧把他们得意的,不就知道写几句酸诗吗?
就是,咱们怀瑾殿下可是能文能武,当年随驾北征,那才叫巾帼不让须眉!
朱栋坐在席间,默默观察着这一牵李炎凑过来低语:王爷,看来这东宫往后要变成战场了。
无妨。朱栋抿了口酒,让雄英历练历练也好。
这时,乳母抱着皇长孙朱文垚过来请安。家伙一点不怕生,看到朱标就张开手:皇爷爷抱!
朱标顿时眉开眼笑,把孙子抱在怀里亲了又亲。这一幕,让刘三吾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朱同燧看得直乐:看见没?任他刘家姐才高八斗,在皇长孙面前都得靠边站!
夜深人静,宾客散尽。
蕙兰殿内,刘芷若卸去钗环,对镜自照。
姐,今日辛苦了吧?贴身丫鬟声问道。
辛苦?刘芷若轻笑,这才刚刚开始。徐怀瑾...倒是个对手。
她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新荷初绽露华浓,玉阶金殿沐春风。莫道深宫无甲胄,笔墨亦可作刀弓。
而另一端,朱雄英站在书房窗前,对福安道:去告诉太子妃,孤今晚就在书房歇了。再把前日吴王叔送的贺礼,那颗东海明珠给她送去。
福安会意:奴才明白。殿下,那蕙兰殿那边...
到库房里赏几匹绸缎便是。朱雄英淡淡道,记住,在东宫,太子妃永远是女主人。
徐怀瑾收到明珠时,正在陪朱文垚玩耍。她看着那对流光溢彩的明珠,眼眶微红,随即展颜一笑:去回禀殿下,就...臣妾明白了。
第二日清晨,按规矩新侧妃要向太子妃请安。
刘芷若特意打扮得清雅脱俗,来到端本殿时,徐怀瑾正在用早膳。
妹妹来得正好。徐怀瑾笑容温婉,殿下特意吩咐御膳房做了些江南点心,妹妹也尝尝。
刘芷若目光在桌上扫过,浅浅一笑:姐姐费心了。只是妹妹自幼饮食清淡,这些点心...怕是消受不起。
徐怀瑾挑眉,那妹妹平日都用些什么?
不过是些清粥菜。刘芷若语气淡然,家祖父常,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两人你来我往,句句带刺,偏偏面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
躲在屏风后偷看的福安激动地直搓手:好家伙,这比看戏还精彩!
这时,朱雄英下朝回来,见这场面,眉头微皱:都在什么呢?
徐怀瑾起身相迎:正在和妹妹聊些家常。
刘芷若也起身行礼,语气娇柔:殿下操劳国事辛苦,妾身炖了冰糖雪梨,正要给殿下送去。
朱雄英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突然觉得头疼:不必了,孤还有奏章要批。
完,逃也似的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消息传到吴王府,朱栋正在和朱同燨对弈。
父亲,看来东宫往后难得安宁了。朱同燨落下一子,微微蹙眉。
朱栋执棋轻笑:这才是开始。刘三吾既然把孙女送进宫,后续必定还有动作。
那咱们...
静观其变。朱栋落下棋子,让李炎多留意刘家的动向。至于东宫...他顿了顿,相信雄英能处理好。
此时皇宫内,朱元璋正听着锦衣卫的汇报,听到精彩处,忍不住哈哈大笑:好!这才像话!标儿就是太温和,让雄英多经历些这些,对他有好处!
马秀英嗔怪地看他一眼:你就唯恐下不乱!
这你就不懂了。朱元璋得意地捋着胡子,当年咱在后宫,不也...咳咳...见马秀英眼神不对,赶紧改口,总之,让年轻人多历练历练!
接下来的日子,东宫果然好戏连台。
刘芷若凭借才学,很快在宫中有名气。她组织的诗会,吸引了不少宗室女眷和官家姐。而徐怀瑾则以其大气从容,赢得了宫中老人们的认可。
这日,刘芷若又在御花园设诗会,正好遇见带着朱文垚散步的徐怀瑾。
姐姐来得正好。刘芷若笑吟吟地迎上前,我们正在以夏荷为题作诗,姐姐也来一首?
徐怀瑾淡淡一笑:本宫不善诗词,就不献丑了。
姐姐过谦了。刘芷若却不依不饶,听闻姐姐当年在闺中也是才女,何必藏拙?
就在这时,朱文垚突然指着池塘里的荷花,奶声奶气地背起来: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徐怀瑾眼睛一亮,抱起儿子亲了一口:垚儿真棒!这是谁教你的?
是父王!朱文垚骄傲地挺起胸膛。
刘芷若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
徐怀瑾抱着儿子,对刘芷若微微一笑:妹妹继续,本宫先带垚儿回去了。
转身时,她的唇角扬起一个胜利的弧度。
晚间,朱雄英来到端本殿,看着正在哄儿子睡觉的徐怀瑾,柔声道:今日的事,孤听了。
徐怀瑾抬头看他,眼中带着狡黠:殿下觉得臣妾做得可对?
朱雄英忍不住笑出声:对,很对。咱们的垚儿,真是帮了大忙。
他伸手将妻儿揽入怀中,轻声道:怀瑾,你放心。无论东宫进来多少人,你永远都是孤的太子妃,是孤唯一的妻子。
徐怀瑾靠在他怀里,终于露出了这些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