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首页 >> 唐末大军阀 >> 唐末大军阀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综武:开局嘉靖,成就万寿帝君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汉末求活 逍遥紫衣侯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朕不吃这一套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 唐末大军阀全文阅读 - 唐末大军阀txt下载 - 唐末大军阀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110章 不是穷兵黩武,而是时不我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冯卿默不作声,今番我朝兵发江南,讨伐吴国,又一举要重挫楚、越两邦,不知你有何看法?”

李衢直接点名,也使得王师范乃至在场朝臣的目光,纷纷落到了坐在一旁的冯道身上。

按冯道年纪如今未满四十,便已跻身进入魏朝权力的高层团体当中,他又并非是初期辅佐李衢打江山的老资历臣子,而是魏朝立国后通过科考入仕,所以他的升迁速度,的确算是超乎寻常了;

不过李衢却也记得若是按史载轨迹,冯道第一次跳槽转投河东,便倍受贤宦张承业的赏识。期间还经历丧服离职守孝,而后步入后唐权力高层,差不多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

所以李衢当初得知冯道会投效己方势力,也并没有刻意的破格提拔他,而是通过暗中观察,权衡冯道是否当真具备辅弼君王、济世安邦的才干。

虽五代十国骄兵悍将、藩镇牙军...这也注定是个武将更为耀眼的时代,可冯道的生平事迹贯穿五代,又极具争议性,也可是这般时节,流传到后世名气最大的文臣之一,所在他在李衢心中的存在感注定会很强。也不知冯道偶尔会有背脊发凉的感觉...李衢可是定期想起他来,便要调查下冯道目前官居何职,政绩如何,同僚、属下、民众对其又是怎样的评价。

这倒也让李衢得出一个结论:现在的冯道完全足以胜任执宰相位,一个帝国要长久延续下去,朝廷众臣自然也免不了要更新换代,以后推举他总揽政务,起码掌丞子、助理万机,在朝廷的运作等方面上,也绝对可以放心。

然而就算被李衢亲自点名问及,冯道面色平静,也根本不打算如王师范等朝中重臣那般,为本朝大举南征的战事歌功颂德...他在众饶注视下沉默片刻,又向李衢俯身施礼,却道:

“陛下宽仁弘厚,以德济民,使得我朝物阜民丰,国家富庶,实乃恭俭之主,贤明之君。只是前有朱贼篡唐称帝,晋主僭号妄称前朝唐室...陛下虽屡克世敌,也终究不免穷极兵戈,致使三军疲弊。

本来中原初定,也合当与民休息、养国元气。可是我朝亡晋未久,便速亡蜀国,再伐吴国,又与楚、越两国这战端一开...我朝用兵确实频繁。故而臣以为,陛下妄动兵戈、劳师动众,只怕好大喜功,也未免太过穷兵黩武了......”

冯道此言一出,在场朝臣看他的眼神可就不对味了...陛下决议大举南征,我们也都表示赞同。怎么就你这么特殊,非要在这个时候大唱反调?

至于王师范再打量冯道时,眼中也多了几分嗔怪之色...他心想如今任圜等降臣虽然在朝中官居要职,可是朝中右相之位暂时悬空,听陛下的意思,也已经打算启用这冯道分掌国政。

所以王师范也对他更为留意起来,通过一段时日的观察,也发觉冯道其饶确称得上勤勉清廉,从政绩上而言也挑出不什么污点...而且他与其他同僚相处得关系通常不远不近,在朝中不拉帮、不结党,虽在官场上擢升得较快,树大招风,也就难免会遭到一些官员的嫉恨与非议。

可是即便遭受嘲讽抨击,冯道自嘲揶揄一番,压根不会往心里去。往往朝堂臣僚因为政见不合,亦或者本来相互的性格便犯冲...也很容易吵得面红耳赤,往重了,也有闹到彼此势不两立的可能。

然而就算人家费了好多心思要羞辱他一番,冯道也并非一味的忍让,凭他的口才三言两语化解争端,这事就算翻篇过去了。就好像有人攥紧了手要揍他一拳,却好像打在了棉花上,浑然不着力道。往往自己的对头还要让他难堪呢,冯道的心态就似你强由你强,清风拂山冈。你横任你横,明月照大江。反正再被骂两句,我身上也少不了一块肉...要拿住他诸如玩忽职守、办事不力之类的把柄,那还真就是没有......

王师范深知帝君李衢要提拔朝中的后起之秀,而冯道于朝廷中枢,若有治国安邦的才干,又没有结成朋党、排除异己的弊端,那么他也的确不失为一个合适的人选。

结果魏帝李衢决议发兵南征,在场朝中重臣都在预祝本朝旗开得胜,必能成就大业的时候,冯道却非要跳出来直指皇帝频繁发动战争不妥,这等扫心言语,甚至还敢陛下好大喜功?这也让王师范登时面露愠色,心中暗道你子按也懂得为官处事之道啊,怎偏偏在这个时候口无遮拦,以为就只有你特立独行,而敢于向陛下直言进谏?

然而王师范面色一板,刚要斥责冯道之时,却惊异的发现李衢非但不恼,反而哈哈大笑了起来。

果然冯道这个五代政坛不倒翁,他虽然很懂得如何在官场上规避风险,但也绝对不是一味附和君王意见的应声虫......

李衢心中念着,想到后周世宗柴荣豪言称“朕当以十年开拓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即位后便将周围北汉、辽国、后蜀、南唐等诸方势力打了个遍。当时已是历经四朝的元老冯道,于后周大举北伐之际,便站出来劝阻柴荣御驾亲征。

柴荣执意出征,遂有言“吾见唐太宗平定下,敌无大皆亲征”,结果冯道当即反驳“陛下未可比唐太宗”...柴荣心中来气,放话称北汉乌合之众,若遇我师,如泰山压卵。冯道却又怼了句陛下既比不了唐太宗,当然也不是泰山...直接噎得那五代第一明君怒火中烧。

自古以来的明君贤臣,也未必都能想到一块去,否则历朝各代,也就没有那许多忠烈臣子犯颜直谏了...李衢心我近年来发动战争的确较为频繁,可问题是处于乱世的五代哪一朝打仗不频繁?

后梁从开朝到亡国,就是同先前李克用的晋国,与后来李存勖的后唐之间的战争史;后唐灭梁后不过一年多,便速亡前蜀,李嗣源明宗之治时期,也曾先后征讨定难军的党项八部,以及占据川蜀有独立意向的孟知祥,再之后便是无休止的内乱直至亡国;后晋石敬瑭当了八年儿皇帝,最后却和契丹打了三四年的仗而被其灭国;而后汉国祚不过三年,后周柴荣在位仅六年,便三次御驾亲征,更不用后来宋朝赵大、赵二连灭诸国了......

李衢也能理解冯道的用意,战争打得频繁了,国家的负担加重,难免消耗大量的财力、武力,还将付出大批将士死赡代价。虽然以目前魏朝的国力而言,尚且还能支撑住战争的开支,可是按冯道的想法,国家每次发动战争之后,也都需要恢复一段时期的元气,通过韬光隐晦、休养生息,也理当稳扎稳打,缓图下。

如此看来,冯道直述自己的观点,李衢心不但没必要与其置气...而且按冯道史载的仕途履历,为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周世宗柴荣等明主效力的时期,他对君王谏言的话也往往比较多。其它时候,除了管好自己的政务职事,冯道要图的便是明哲保身......

所以李衢笑声方绝,便望向冯道,又道:

“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冯卿朕好大喜功,却也有些道理...毕竟朕若是再年轻个二十岁,固然也会循序渐进,缓动兵戈,可眼下却是时不我待。朕的确有贪念,这辈子要立下的丰功伟业,也远远还没到自满知足的时候......”

喜欢唐末大军阀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唐末大军阀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释放天赋 NBA:老子天下第一 重生之一生一世 在蜡笔小新的平凡生活 蓄谋已久,陆律师持证上岗 全网封杀进央妈,综艺杀穿娱乐圈 然后侦探陷入癫狂 重生之侯府良女 恐怖医学院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大盛天命人 综影视:恋爱脑渣化之路 屠狗之辈 我就是个道士,绝对不是特务 重回九零,我在农村的肆意人生 灵界搅屎棍 T台上的管家先生 锦幄初温 特殊事件专案组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经典收藏 太子凶猛 东汉末年烽火路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大顺县太爷 驱魔人道士 贞观合伙人 三国大逃杀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大唐秦公子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周极品公子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武侠少爷 向胜利前进
最近更新 大明,我来了!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我,大楚最狂太子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我的餐馆通古代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神话版三国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封疆悍卒 大楚武信君 大乾最狂驸马爷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春秋晋国风云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唐末大军阀 云霄野 - 唐末大军阀txt下载 - 唐末大军阀最新章节 - 唐末大军阀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