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新帝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话说史记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明:最强锦衣卫,屠戮百官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乾杀猪匠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章 严厉军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刘忠勇制定了极其严格的军规,是严格,但也是在明军七禁十三斩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

明军的七禁十三斩形同虚设,刘家家丁的军规那就是每一条都会严格的执校

他们每个家丁的生活福利条件是极好的,但是训练也是极其艰苦的,绝对不会像普通军队一样,整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每吃饱就睡,睡饱就吃。

他们的家丁每都在藏兵谷里面进行训练。

不管是烈日暴晒,还是刮风下雨,他们都在藏兵谷里面的校场里面进行训练。

刘布他也长住在藏兵谷里面,一直观察着军队的训练情况。

这一他在早操练之前对全员进行了训话:“我刘家是在养兵不是在养人,刘家养兵就是养狼,不是养狗,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将要求你们认真的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在战场之上奋勇杀敌,有进无退,军规七禁十三斩,每一条都要严格的执行,如果有人敢阳奉阴违,虚应故事,莫怪本将翻脸不认人。”

刘家养家丁,待遇极其丰厚,有要求也是情理之中,大家也没有意义。

拿着刘家这么高的俸禄,享受这么好的福利待遇,却想像普通的卫所士兵一样,每吃饱了睡,睡饱了吃,自己想想都觉得不太可能。

而且刘家有一条跟其他大军都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别的部队许进不许出,你进了以后想出去除非是横着出去,否则的话,不掉一身皮都出不了去,但是刘家一直都有一条这样的规定,那就是大门朝开,想出去就走,走了就不要回来。

他们的训练极其的辛苦,极其的严酷,一开始确实是有几个兵吃不了这样的苦,扔下的兵器不干了,然后就跑了。

但是在外面待了几以后,才想起刘家家丁的诸般好处,他们作为家丁的一旦逃了,其家人也被逐出了刘家的工场和农场,再也不能在刘家的体系里面干活,这才想起这里丰厚的福利待遇,又偷偷溜了回来,但是现在迎接他们的却是长枪和大刀。

一次不忠,终身不用,这是刘家军的信条,对于出去的他们并不拦,但是如果你想回来,那就绝对不允许。

相对于别的部队,如果是逃兵,早就抓了去砍头,刘家军没有砍他们的头,但却是绝对不会再用,而且在浮山所的人都不允许跟这些人打交道,算是被完全的封杀了。

士兵能看见这么残酷的后果,以后再辛苦都咬着头皮顶下去,因为他们在这里一个人在这里干活,就意味着全家在这里干活,一个人吃饱就意味着全家吃饱,如果你走的话,全家就得挨饿,在山东这块地方上面,现在是哀鸿遍野,到处都是饿死人,如果你不珍惜目前的工作的话,最终来,只会全家饿死。

在训练部队之时,在训练家丁之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忠诚,忠诚非常的重要,这是一支效忠刘氏家族的部队,并不是效忠于大明的军队,这一点搞不清楚的话,他们就算是白干白养人了。

他们之中会有一些特殊的条例,比如刘家家丁的饭堂,可以是放眼大明最好的了,饭堂里面顿顿有肉,上好的白米饭,精细白面馒头,整桶整堆的堆在那里,任由家丁们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就是不允许浪费,这一点在大明军队里面都少,就以刘泽清的家丁为例,他们平时是有饭吃的,有白面馒头吃的,但是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顿顿有肉。

刘家家丁平时都有,但是刘家的家丁们有一个完全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每吃饭的时候,大师傅都会严厉的那个家丁:“是谁赏你饭吃?”

那个士兵就必须回答:“是刘家刘刘大人赏饭吃!”只要这样回答了,才能拿到饭碗和筷子,然后去自由自在的吃喝。

他们在发俸禄的时候,也是由刘布亲自主持发的,在发钱的时候刘布的助手刘康大声的问:“是谁在发钱给你!”

那个士兵就必须这样回答:“是刘家刘大人发钱给我!”只有这样回答了才能拿到俸禄,如果回答错误的话,那就不好意思了。

通过这些教条式的的洗脑和培训,让这里每一个士兵们都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效忠刘家效忠刘布,只听他一个饶命令。

至于朝廷从不给他们饭吃,从不给他们钱用,又何必听令朝廷是谁呢?

这才是刘布所要的结果,刘布看家丁们训练起来的时候那是有模有样的,但是就不知道打起来会怎么样,一支部队训练的再好,但是如果没有见过血,没有打过仗,最终上了战场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笑话,最终是一事无成。

刘忠勇就做了一个建议,他道:“其实战场才是最好的训练场,末将建议,我们明开始进行实战训练。”

刘布道:“实战训练,这是什么意思?”

刘忠勇道:“吴桥兵变以后,东三府几乎是下大乱,几乎山山有贼,镇镇有匪,这种情况不但地方苦不堪言,就连两位巡抚大人也是非常的苦恼,所以末将建议,向这些土匪下手,通过拿他们来练练手,训练士兵们的胆气和应对能力。〞

刘布道:“剿匪,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主动挑战官军,那是脑子进水,自讨苦吃,如果是去打土匪和强盗们的话,这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们才初初开始,选了一个比较弱的对手进行整治和对付,那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剿匪来训练部队,印证他们的实战能力。

刘布道:“同意!马上就干,我们要把莱州府一带的土匪全部都给剿了。”

刘忠勇道:“莱州府一带,地方有点大了,但如果是胶州即墨一带倒是问题不大。”

刘家家丁的事情,基本上是由刘布和刘忠勇共同决定就行了,刘忠勇虽然他的官衔也是百户官之一,跟刘康刘宁刘羽他们是差不多,但是很明显他深受刘布的重用,他的地位跟其他的人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这么多人之中,也只有刘忠勇有指挥作战的经验,其他的人刘宁是上过战场杀过饶,但是他只是以一个普通士兵的身份参战,而不是一名指挥官。

刘忠勇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经是一位百户官了,典型的老军头。

在刘家的部队里面,也像是明军一样,十人为一队设队正,五十人为一大队设总旗,两大队为百户,十百户为千户。

千户是他们目前最大的级别,但是目前他们还是可以有两个副千户的,就是分别掌管五个百户,但是这些职位刘布目前还没有设立。

但是刘忠勇干的却是副千户的活儿,刘布之外的二号人物。

刘布的家丁部队里面最高的,自然的就是刘布,然后由刘忠勇指挥军队,后勤的就是刘福气在负责。

因为只有刘福气这位深得刘远桥信任的管家,才能够动用刘家在浮山老家一带的资源,所以他就顺便担任上了后勤官。

在打仗方面,刘布和刘忠勇决定了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其他人什么事了,所以他们马上就决定对附近的土匪进行剿灭,顺便训练部队。

不过他们才刚作决定,他的副官刘康就急急忙忙的走来,道:“浮山所里出事了!”

刘布有些惊讶道:“浮山所有什么事?”

确实是如此,浮山所是他们的基地,这里这也算是有不少的兵力,谁敢来这里闹事,这不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吗?

刘康道:“那个该死的税官李武,在所里面收税了,而且是不问清红皂白,直接抓人,不交税他就打人。”

刘布十分生气,拍桌道:“反了他了,该死的王鞍。”

李武就是即墨县县太爷周若彤派往浮山这一带收税的税务官,这人本来就是一地痞无赖,抱上了老乡周若彤的大腿,然后据是周若彤把所有的税收都包给了他,由他一手包办,他身边聚集了上百号人,成为了浮山这里的一霸。

不过他知道刘府的厉害,也知道刘府世代为官,一向不敢惹,他们与刘府是处于一种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但是现在他们终于向浮山所下手了。

如果是以前这不关刘布什么事,但是现在他是浮山所的千户官,别人来这里收税就等于在向他收税,打他的脸了。

刘布十分生气,这是咋个回事,刚想打人,这人就把脸给伸过来了,他和他和刘忠勇交换了一个眼色,大家都点零头。

正在找人打,就有人主动冒了出来,这人除了自身犯贱以外没有别的法,照打不误就是了,这李武仗着是县太爷的亲戚为所欲为,如果不好好的教训他一顿,他都不知道锅是铁打的啦,所以刘布立即下令道:“紧急集合。”

喜欢明末之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明末之新帝国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凡人仙途 大国工业,从可控核聚变开始 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妖世祥瑞娇妻,雄性急疯了 恐怖复苏,万灵之夜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小小寻仙路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穿越三千世界后我成了神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青囊尸衣 浓欢 末世:至高武神重生去新手村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葬仙劫 觉醒邪恶小法师被动,征服深渊 打卡:从三流主播到顶尖食神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释放天赋
经典收藏 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 乱世之巅峰召唤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真理铁拳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庶天子 漫威之动漫抽取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大唐秦公子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太子凶猛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三国演业 战神军医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争霸大秦我有王者系统
最近更新 大秦血衣侯:我以杀敌夺长生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春秋晋国风云 大明,我来了! 特种驸马:大唐迷雾之迷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南北朝妖颜权臣高澄书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衣冠谋冢 汉阙三国梦 我的餐馆通古代 大楚武信君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三国:穿越黄巾逆转天下 明末钢铁大亨 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 大周第一纨绔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