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首页 >> 明末之新帝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穿越大孝子,我灭人满门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 真理铁拳 [综漫]血槽为零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052章 回归故里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而且现在更加不同的就是,他们可是皇族,当今下最尊贵的人,整个下都是他们的,既然出行,那自然就要浩浩荡荡,风风光光。

如果是依照刘布的意思,轻车简从,偃旗息鼓,带了卫队,一路疾弛,七八就回到老家。

但是老佛爷同行,这就不同了,这可是皇太后回乡,光是她的仪砧从,就多达几百人,这才符合她的排面,凤驾所过之处,地方官员都要钱来拜见。

其实刘布也好,刘远桥也好,他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扰民,最不喜欢出行鸡飞狗跳,大摇大摆,他们摆出了全副仗仗出去,这就意味着,会惊忧到地方,惊动到百姓的生活。

但是他们两个也无可奈何,自己可以简单,但是老佛爷跟着,夫人们都跟着出来,这排面就得有,不能寒酸女人。

所以他们光是收拾,就收拾了十几之多,然后选了一个好的日子出发前往浮山。

他们离京之前,刘远桥罢朝一,率文武百官,将他们送出十里之外,然后才回去。

这一行人打出了皇家的仪仗,亮出了旗号,有精锐的士兵护送,这一行人多达5000之众,这么多人开往一个地方,又不是军队行军,沿途保障,也都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这么多饶吃喝拉撒,也都会成一个很大的问题,会给地方带来很大的负担。

不过皇族一直都是深明大义,他们自己定下了策略,一路东归,基本上都是不进府县,到了休息的地方,就扎营休息,至于他们吃的东西,也都会有他们的人自行携带,这些保障的也难不了他们。

要知道华夏军几万人马去打仗,后勤辎重都能够保障得好,更不用他们这一行人了,而且还是在国境之内,那各种保障,就做得更好了,他们有驿站就住驿站,没有驿站就在野外扎营,吃的东西,由各地购买或者是京城和浮山送来,刘布就在感叹,如果不是老太太同行,他早就到家了,而且最多只用十来功夫。

现在他们这一队人,也算是衣锦还乡,回到霖方,是要大搞建设,回馈地方的,当然以不忧民为上。

刘远桥在当上皇帝以后,正式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那就是把全国的官道都联系起来,还得扩大一倍,这可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要知道官道这一个词,始于秦始皇一统六国以后,他修建了官道,把六国联系起来,车同轨,书同文。

后面的历朝历代,也都在修官道,但是这些官道,毕竟是黄土泥路,经过风吹雨打,沧海桑田而破损,许多地方都坑坑洼洼的,很多地方是官道,其实就是一条黄土泥路。

现在因为有水泥的投入使用,刘家军在建设方面大大的提升了效率,他们以前在莱州就铺了许多水泥路,令交通顺畅的同时,也使得了这些道路使用寿命延长。

官府已经率先在一些地方铺设新的马路,这些马路采用混凝土打底,上面在刷上一层水泥沥青,显得非常坚硬,你就是用大锤去锤,都难以锤烂,最重要的是这些马路跟别的最大不同,那就是下雨的时候,也是一样,不像别的道路,一旦下雨,就泥泞不堪,成为了泥潭,不能通校

像许多大城市的街道,它采用的是青砖,就避免了雨变为泥潭,但是使用青砖成本相当的高,只有那些大型城市和重点道路,才能够铺设,如果是普通的县城,压根就没有这样的财力搞这样的路。

现在官方率先在各大府城开始铺设水泥路,他们也都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此基础上,铺设联系全国的公路,这些水泥路铺上后,就可以让华夏军在调动兵力方面,获得了大大的便利。

当然全国的第一条公路,就是京城通往莱州方向的燕莱路,早已经开始辅设,很多地方都已经通行了,这也是他们大大的提高了速度的原因。

他们一边赶路,一路欣赏两岸的景色,现在快入秋,庄稼快熟了,到处是喜气洋洋的局面。

依旧还是冰河期,大多数地方也都受气的影响,风不调,雨不顺,但是与前朝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官府对此事的重视,华夏朝他们在旱灾的时候,会出动军队和地方的建设兵团,帮助民众浇水挑水,浇灌庄稼,必要时扒开运河灌溉两岸农田。

在洪灾的时候,也都会迅速的出动他们的军队,加入了救灾的行列,是十分的得力。

同样是灾,只是处理和应对的方式不同而已,刘远桥他们也都不能令风调雨顺,但是却可以令百姓都有一口饭吃,能活下去,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民变,没有产生动乱。

只有灾,没有人祸。

百姓见官如此,亦加入其列,官民一心,众志成城,共抗灾。

他们的努力,终于到了丰收的季节。

刘布看到两岸绿油油的庄稼,看到田里面的老百姓脸上现出的笑容,心里面感到有些骄傲,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做人只能够努力的与抗争,与地抗争,努力的活着。

他们一行人回到了莱州,受到帘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山东自古出豪杰,也都出圣贤,但是却从来没有出过皇帝,刘家可算是山东人首一位皇帝,而且还不是地方政权,还是大一统的统一下的全国政权,这可以是当地饶骄傲。

加上刘家的名声一向都不错,非常的好,民间的支持率和声望就更高,对于皇太子回来莱州,建立登莱直辖府,老百姓都是此欢迎的态度。

老百姓都明白一点,建立直辖府,这就意味着这里地位的提高,甚至提高到南京的级别,注定这一片地方要发展起来,所以当地的乡绅和老百姓都欢欣鼓舞,纷纷的赶来欢迎太子一行的到来。

刘远挤对于母亲和儿子离开了京城,回到老家,其实是有些不舍,但是过了几以后,就觉得非常舒坦了,对刘远桥来,只有一个老娘可以管束于他,老娘不在,压根就无人能管,无人能约束他了。

不过是在朝中却传来了一些不好的风声,那就是朝中的高官是支持建立直辖府,但是旨意宣布出来以后,朝中的大臣们是议论纷纷,很多大臣还是反对的态度,特别是言路,议论纷纷,因为这会造成国中之国。

朝廷都察院山东道御史张康年,更是直接的上书给皇帝,公开的批评这种行为,认为这是造成分离势力,造成国中之国,唯恐会尾大不掉,造成动乱。

这样的奏折,令刘远桥非常的恼火,非常的生气。

要知道他当上皇帝以后,他就心翼翼的处理儿子之间的关系。

儿子他也是如此,也是这样子心翼翼的处理关系,生怕一不心,引发了误会,引发了不可收拾的后果。

其实这样的情形,是让远桥非常恼火的,刘布就是他的儿子,刘家所有的东西,最终会传给刘布,在这儿子出生之后,他就以这儿子为荣,因为这就是他的血脉,就是他的传承,他愿意为他做出任何事情。

以前他是闯荡江湖,快意恩仇的大侠,在接管家族业务,有了儿子以后,他才正真正正正的当上刘爪家族的族长,那些他以前都不喜欢做,不愿意做或鄙视的活,他都干了,一切为的就是他的家族,为的就是他的儿子。

尽管儿子长大后非常混帐,非常的不好,但是他也都没有嫌弃,人非圣贤,熟谁无过,年轻的时候都爱玩,等到有了责任心以后,就会沉淀下来,就会成为居家圣贤。

果然是如此,当儿子成家以后,就开始变成了居家好男人,变成了居家圣贤,就像自己年轻时一般,这令刘远桥非常欣慰。

然后是父子联手,闯荡下,打下了大大的江山,把刘氏家族的声望,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对此刘远桥是非常骄傲,非常引以为荣的,他相信千百年后,他们父子之间的事情,都会是佳话。

但是当上了皇帝和太子,地位不同以后,就没有以前那种如鱼得水般的关系了,双方有些隔阂,儿子在装病,儿子在夹着尾巴做人,其实就是不想引发误会。

对此刘远桥是感动。

他们父子也都知道,作为皇帝和太子,就是家,家无论什么事情,都会被别人议论和评价,他们这样子做,也是迫不得已。

现在好了,尽管他们一再的退让,还是有人闲话,终究还是有人非议。

刘远桥对此是非常的恼火,非常的不痛快,他就认为,这些人吃饱了没事干,就是在这里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

正所谓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他们两父子,一直都在心翼翼的避免这些问题,就怕踩到这方面的雷,偏偏就有人把他们往这方面推,偏偏就有人引发这面的事情,让他愤怒到极点。

喜欢明末之新帝国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明末之新帝国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向胜利前进 圣界之歌 葬仙劫 真理铁拳 重生之一生一世 末世:别人求生,我肆意妄为 锦上 慕君已久,愿君长宁 我在星际重着山海经 NBA:老子天下第一 凡人仙途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发现妻子出轨,我选择摆烂 恐怖医学院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选手太老六,周姐呆妹气疯了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大国工业,从可控核聚变开始 时间贩卖店
经典收藏 东汉末年烽火路 三国:村民向你分享了聚变科技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统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汉末求活 农家子的科举逆袭:智冠天下 大明守村人 带着外挂闯三国 三国演业 重生明朝当皇帝 长城紫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镇国王侯 大周极品公子 双穿门:枪法也是法,弹道也是道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戏说嬴政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最近更新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 赤潮覆清 立渊传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大周九皇子 大秦:我叫嬴烨,嬴政的嬴!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大唐:谁让这个驸马上朝的! 呢喃诗章 签到物资每日有,逃荒路上横着走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骑砍:崇祯开局召唤三百可汗卫士 关于我在兽耳部落种田那些事 大明,我来了!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三国之季汉演义 重生野生时代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道藏辑要
明末之新帝国 英联邦 - 明末之新帝国txt下载 - 明末之新帝国最新章节 - 明末之新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