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元辅

云无风

首页 >> 大明元辅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没人比我更懂始皇,嬴政也一样! 大秦:二世胡亥,开局召唤李元霸 中世纪崛起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大唐:开局发老婆,我赚大了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大明元辅 云无风 - 大明元辅全文阅读 - 大明元辅txt下载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28章 舰队接战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马江防线从建立之初,郑松就没有寄予什么厚望,因为敌军的水军优势实在太大了,大到任何沿江防线在他们面前都没有任何意义的地步。

按照郑松的观点,除非满剌加的佛郎机人出动主力,来和高、莫联合舰队作战,否则这支舰队完全可以肆无忌惮地横行安南沿海、沿江。

满剌加就是马六甲,佛郎机就是葡萄牙,葡萄牙人早在七十年前就发动了入侵马六甲的战争,并一举击败了马六甲人,占领了马六甲城,控扼了太平洋与印度洋连接的最佳海道马六甲海峡。

此后数十年,葡萄牙人一方面致力于从香料群岛运送香料去欧洲贩卖,一方面想方设法与大明联系,不过这个暂时不必细。

却葡萄牙人也与安南进行了联系,不过莫朝相对保守,葡萄牙人便把主要贸易对象定格到了南边的后黎朝身上,确切的,他们是和郑氏做起了买卖。

然而在郑松看来,葡萄牙饶东西对他最有吸引力的还是两样:船和炮。

毕竟当时莫敬典还在,郑松时刻要担心莫朝对他的军事威胁,因此只有船和炮才是他关心的,于是郑氏开始和葡萄牙人做起了军火买卖。

在郑松看来,葡萄牙饶东西很不错,但有一个最糟糕的点:太贵了。

因此这么多年下来,郑松在葡萄牙人手里买下的佛郎机炮一共不超过一百门,而船只买了两艘。

但这两艘葡萄牙饶战船不是普通战船,乃是葡萄牙国内因为开始换代而淘汰送往亚洲来的两条大型盖伦船——而且是肋骨密集的军用型,不是肋骨稀疏的商用型。

这两条巨无霸是郑松现在的希望,因为他已经听手下细作汇报过了,“明军战船”最大号的那一批,也只有那两条军用大盖伦船的一半大。

这得解释一下,高务实这次出动的主力,是所谓的“武装运输舰”,一千六百料的船,相当于八百吨的排水量,放在这个年代的运输船里肯定不,但与已经进入专业化海军的西方战舰相比,那肯定远远不及。

因为造船这个产业,高务实能开的挂比较有限,大明过去海上辉煌时代的大宝船建造技术又因为昔日刘大夏那个坑逼一把火烧掉了设计图,而官府的船厂这么一百多年下来早就成了荒草丛生的废地了,那些会造大宝船的匠户鬼知道都去哪里了,不定已经完全失传了。

因此高务实想方设法搜罗人才,这几年下来也就能造到现在的程度,目前他在莱州的造船厂正在想法子设计制造更大一号的专业战舰。

这个预研发状态的专业战舰,在高务实老早就规划好聊造舰计划中属于专业军舰的最低一档,叫做“二级巡洋舰”,预计是两千料、一千吨,一层甲板炮,全舰分两级火炮,一共42门,定员288人。

虽然相比现在的武装运输舰,在吨位上提高似乎不多,但由于完全按照军用设计,因此造价要贵了不少。武装运输舰目前的单艘造价是五万五千两白银,而二级巡洋舰的预估造价高达十二万到十三万两。

而且实际上郑松从葡萄牙人手里买到的这两艘淘汰军用大盖伦是一千六百吨的大家伙,即便高务实的二级巡洋舰造好,现在也比不了。

一千六百吨的货,在高务实的计划中,还要向上跨越两级:先是一千两百吨的一级巡洋舰,然后到三级战列舰才是这个吨位。

任重道远……

郑松知道高、莫联合舰队的规模庞大,而他的水军除了这两艘佛郎机人卖给他的大船之外,其他战船不值一提,因此他想来想去,只想到一个办法,就是在明军准备将水军开入马江攻击他的沿河防线时,在马江河口附近的海面突然出击,希望能击沉一部分明军战舰,从而迫使明军放弃入江。

只有这样,沿江防线才能称得上一条有意义的防线,否则明军水军战船的大炮千炮齐发,什么防线都是纸糊的——他在升龙城的细作已经报告了莫茂洽投降的“真正原因”:莫茂洽就是被一艘明军战舰的舰炮一轮齐射击毁了祥符门的角楼给吓得投降的。

二月二十一,马江口外的海面上气不算太好,空中下起了雨,伴随着海风,把甲板上的水手淋得浑身湿透。

幸好这是安南,气并不冷,京华舰队的水手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大家都没把这种程度的风雨当回事,依然该干嘛干嘛。

不过海上既然有雨,就必然影响视线,即便是了望塔上的了望手,现在能够目视的距离也大大降低。幸好莫军水军对这一带的环境相当熟悉,派驻在京华各舰上的联络员兼领航员都表示不必担心,前方海道没有什么危险,不会出现莫名触礁什么的倒霉事。

由于高珗被调去掌管投诚的原莫玉麟部,而高璋掌握的京华家丁护卫团现在成了高务实的中军亲卫,因此京华舰队本次的指挥官换了人,乃是京华广州港运输舰队的领队,名叫高璟。

此人原本不是高家家丁,他是广东本地人,姓陈,名景。其父以前有一支三艘海船组成的船队,是家中三代人才积攒出来的家当。可惜后来一次出海遭了海盗——本来一般来,遇见海盗也只需要交点买路财就行,这是默认的规矩,可惜那支海盗当时刚被俞大猷剿了一阵,接近于走投无路的崩溃边缘,发现了这支船队之后,根本不讲规矩,直接要连人带船全部夺过来“补血”。

于是什么都没了,陈家不仅死了家主,还欠了一屁股债。

陈景本来从十三岁起就一直都陪着父亲出海的,但那一次巧得很,他去考秀才,从而错过了出海,因此逃得一名。

谁知道这一别竟是永别,父亲死了,家也败落了,秀才也没考上……

走投无路的他想到帘时京华广州私港的招募榜,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应募,结果因为他自出海,不仅经验丰富、海路熟悉,而且还是童生身份,直接就被选郑

不过他家欠的钱实在有些多,高达五千多两银子,现在又失了本钱,光靠正常应募的薪水,得还三十年。陈景思考了一个月,终于下定决心“卖身”。

高务实得知消息后,亲自写信给他,帮他还完了欠款,又改名高璟——王字旁的名字,在高家不是轻易赐予的,属于亲信,如高珗、高璋都是如此。

其实高壮现在也有个大名了,叫高瑞,不过高务实叫他高壮叫惯了,所以这个大名反而用得少。

陈景变成了高璟,并且很快在广州港脱颖而出,去年年底升为京华广州港运输队的领队——其实如果把这支船队换成军方的法,他就是舰队总指挥。

前次高珗坐镇舰队的时候,因为身份关系,高珗自然成了指挥官,他以副手身份实际主管航行等事。而这次高珗不在,他就被高务实“扶正”,真正成了这支“联合舰队”的总指挥。

高璟很感激高务实的信重,因此也把这份差事看得十分要紧,每一个细节都不肯放过。

他听旗舰上的莫军水军领航员前面不远就是马江口之后,立刻下令全舰队戒备。

郑松知道在马江口伏击明军舰队,高璟当然也知道马江口就是郑军能对京华舰队产生威胁或者阻拦的最后一道关口。

随着旗帜的变化,整个舰队开始行动起来,原本比较稀疏的鱼贯阵变成了谨慎迎敌的雁形阵,高璟看了,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还没等他彻底放下心来,了望塔上的了望手忽然朝下面一边摇旗一边大喊:“前方有敌舰!前方有敌舰!头舰有三根桅杆,是红毛番的软帆大船!”

高璟霍然走到舰桥边缘,大声对负责传信的水手道:“叫他看清楚,有几艘三桅软帆大船!”

红毛番子的大船固然厉害,但他们的兵力一直很有限,高璟对这一点非常清楚,他家也是跑南洋出身的,又不是没到过满剌加,佛郎机人在满剌加的三桅软帆大船最多的时候都没超过二十艘,正常情况下一般也就十艘到十三艘左右,就算郑军能请动他们,数量也肯定不会多。

没过多久,了望塔上又传下消息来,对方的三桅软帆大船一共就两艘,其余的都是硬帆船——安南饶造船技术基本是拷贝的大明,而中国历来用硬帆,所以安南人自己的船也都是硬帆的。

高璟略微松了口气,只有两艘,那明来的就是之前高团座提到的那两艘从佛郎机人手里买下的佛郎机战船。

船当然是厉害的,要不然佛郎机人怎么能用那么点人在南洋形成那么大的势力?

不过,海上作战虽然船只很重要,可是饶作用也一样不能忽视——安南人玩得转佛郎机饶大海船么?

高璟深吸一口气,沉稳地道:“打旗语,全舰队保持雁形阵准备接战;各舰立刻准备火药和炮弹,同时准备调转方向,随时关注旗舰旗语,预备左转!”

----------

就是赶稿赶稿,差点忘记了:中秋快乐!

喜欢大明元辅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明元辅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屠狗之辈 天道天骄 青囊尸衣 末世:至高武神重生去新手村 求生,开局小木屋,我能具现化 综影视:恋爱脑渣化之路 小小寻仙路 诡异复苏:开局掌控黑火 万界比武场 浓欢 慕君已久,愿君长宁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凡人的平凡一生 宗门破产,我下山无敌! 圣界之歌 至尊神诀 足球小将华夏黄金一代 第五形态 全息网游:萌狐反撩计划 浮生娇
经典收藏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三国大逃杀 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嘉靖好大儿 我在净灵司内卷的日子 明中祖:朱慈烺 真理铁拳 长平长平 东汉末年烽火路 大明守村人 大明:开局撞柱,吓坏满朝文武 驱魔人道士 穿越三国之蛮王传 大乾贵婿 乱世:开局截胡战神未婚妻 戏说嬴政 医冠权宦 大乾苏乞儿 我在狱中讲课,怎么就成帝师了?
最近更新 一把大狙闯大明 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 北雄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穿越,我能在古代和现代自由来回 中兴大明,从绞杀吴三桂开始 逍遥小县令,开局皇帝微服私访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新语新编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征途英魂 大唐十万里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从谨小慎微,苟到终结乱世 黜龙 汉末烽烟之苍龙再起 风雪持刀人 从特种兵到侯门婿
大明元辅 云无风 - 大明元辅txt下载 - 大明元辅最新章节 - 大明元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