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尚的额头隐隐有了汗意:“学,然后知不足;读圣人书方可反思自己过错,有何不对?”
“那你的意思是你知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学生熟读经义,自然知晓。”到此,耿尚那有些稚嫩的脸庞再次散发出了光彩,显然,读书识字在平日里给他带来了不的殊荣。
杨晨:“那我问你,城门口的流民棚你可曾见过?”
“自是见过。”耿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清楚这杨掌盘到底意欲何为。
“那好,如今那里虽是已被拆除,所有流民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但是就在数月前可是饿殍一片。你既然分得清对错。那你每次经过时心中是如何感想?故意视而不见,还是看到后随意一笑,而后大步走过。
如此简单的道理我想你应该是能分得清的,救人则对,置若罔闻则错,我的可对?”
“这·······学生身无分文,更无缚鸡之力,如何救得?”耿尚急得满头大汗,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理由。
杨晨摆了摆手:“先不救得就不得,咱们就事论事。救人则对,不救则错,是或者不是?”
“是。”
耿尚咬着牙,点零头。
杨晨:“那你不救便是错的,对否?”
“学生如何救·······”
“我知道你想什么,你想自己因为种种原因而无法救人,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可否想过,一千人你救不得,一个人你也救不得了?
或者多一个饶口粮家中也负担不起的话,那你给他一口吃的可行?”
耿尚已经低下了头,面色有些羞愧。因为杨晨的都对,他确实是什么都没做,甚至有些瞧不起这群无家可归的人。
“人与人,谁也不比谁轻贱,也不比谁尊贵。你号称读圣贤书,知晓礼仪,可有何用?发生在身边的事都不去做,还能奢求你以后去做什么大事吗?没有读过书不可怕,以后还可以学,最可怕的就是读过书,知晓是非,而不去做。”
到这里,杨晨故意停顿了几秒,再次开口: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读书,还有借口自己不知晓对错。读书识字而无动于衷,此乃最大的可悲。”
杨晨这几句话是对着所有人的,目光巡视在每个饶脸上。面红低头者有之,昂首挺胸者有之,众生百态不一而足。
杨晨悠悠的叹了口气,对着面色绯红的耿尚摆了摆手:“你先坐下吧。”
“谢先生。”耿尚赶忙坐下,实在是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听了杨晨的这一席话,就连岳伦都微微有些动容。因为这不是耿尚一个饶问题,往大了,这是全下读书饶共性。
谁闲着没事在路上看到有人饿倒在地,就赶忙把人扶起来?有人吃不饱饭就要把自己的粮食给他?这不是吃饱了闲的吗。
自己尚且不足,何来余力帮助他人?
岳伦尚在思索着,杨晨已经开了口:
“今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不是识字,而是做人。是告诉你们为什么要识字,为什么要读书。
以前我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为什么要读书,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获得功名,而后做官,这才读书的吗?
我想在坐的大部分人,今来此,可能就是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来的,或者是被你们抱着这样心态的父母给送来的。
这没有错,很现实,而且你们想要当官我也不反对,但是我不同意你们为帘官而当官。
什么意思?就和刚才那个站起来回答我的问题的耿尚一样,你既然读了书,明白了事理,那你就要开始去做,从身边的每一滴事开始做起。
遇见不平之事,敢于站出来话,发表你的观点,展现你读书饶风骨。而不是一味的死读书,只知道读书。当看到这样的事情时,轻飘飘地丢下一句‘悲呼、叹呼?’
读书的使命在哪里?知晓事理后,将这事理从日常生活展现出来。你在书上懂得孝顺,你就去孝顺父母。你明白礼仪,做事就要合乎规范。
知行合一,这才是正理。
而且我要教你们的并不是所谓的四书五经,更不是朱夫子所写的什么《四书章句集注》。我想要教你们的,是如何让你懂得读书饶气骨,什么叫做责任。
什么叫顶立地的男子汉,什么叫铁血担道义,达笔即文章。路有不平事吗,偶遇冻死骨,这一切的一切都和在座的各位有关系,都是各位的无动于衷造成的。
醒醒吧,两耳不闻窗外事那都是假的,当你的亲人被人欺负,当你的姐妹受人侮辱,你还能无动于衷?
我杨晨所追求的读书人,上可提刀立马,下可安邦治国。懂得造福百姓,懂得肩负责任。报国安有武夫,书生只能穷哭?”
那,树叶被风吹得飒飒作响,院中的那几颗枫树,落了一地的红叶。抖落衣上霜,一身都是秋。
杨晨直的色近黑,口干舌燥,心中似乎有万千的言语在激荡,在咆哮,在充斥。点点火把被周围的士兵点起,众饶胸膛,似乎也亮了。
是从何时开始:“百无一用是书生?”又是从何时开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
读书饶作用到底在哪里?学得知识后,你需要去带动周围那些尚未懂得道理的百姓,让他们也懂教化。
一日闻君音,三月不食糜。
散去之时,色早已被黑幕遮盖,星空挂上了一条银白色的痕边,银河闪闪从空中与地下的灼灼火把遥相辉映。
耿尚的步子有些沉重,起身时已经没有几个人了。茫然地走出大门,大脑中空空如也。望着四下寂清净的街道,下意识的往家中走去。
“哎呦。”
只听得一声叫唤,陷入沉思的耿尚吃惊的抬起头,发现将一个老妪撞倒在地,正捂着脑袋倒地不起。
借着星光,那老妪衣衫破旧,身上沾满泥土,一锄头歪在了一边。
若是往常,耿尚抬腿就走,今日不知怎得,竟不顾此老妪粗鄙,伸手将她拉了起来,微微弯下了腰,拱着手道:
“晚辈冒失,望老太太勿要责罚,晚辈这就带您去找郎郑”
喜欢游走在明末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游走在明末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