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寒门辅臣

寒梅惊雪

首页 >> 大明:寒门辅臣 >>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三国凭实力截胡 颠覆水浒之梁山我当家 京极家的野望 向胜利前进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男扮女装为祸人间 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大明:寒门辅臣 寒梅惊雪 - 大明:寒门辅臣全文阅读 - 大明:寒门辅臣txt下载 -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千七十三章 朝向金陵的商队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一千学子真的很多吗?

后世学的学生普遍都过千,有些甚至接近两千,搁大明没道理弄不出来,只要解决好食宿问题,其他都好。

而食宿问题归根到底是钱的问题,受益于老郭家雄厚的家底贡献,县衙短时期内不缺钱,拿出个三千贯打造句容初等学院,支撑学院运作,并不算难事。

何况句容织造大院、裁缝大院积累了超千人管理的经验,嗅觉灵敏的商人又带来了丰富货物,粮食不缺,肉和蔬菜虽然数量少了一些,样式不多,但谈不上短缺,饿不着孩子,何况来年句容百姓家也会增加养殖、蔬菜种植。

顾正臣看着一脸担忧,接连反对的刘桂、孙统,笑道:“一千学生,一个月耗费粮食折四百石,以句容粮价来算,只需要二百贯左右,一年两千四百贯钱。加上其他耗费,一年下来不会超出三千五百贯钱。”

“没错,这是一笔巨款。但这笔钱并非完全由县衙出,句容大户、富户,也会捐资部分。孩子入学院读书,自不能完全免费,最起码的孩子饭食,父母总还是要给个一半以上。另外,佛门、道观,那里也可以讨要一点过来……”

刘桂看着自信的顾正臣,感情他早就打定主意找人化缘了。

若家长愿意出孩子的口粮,这倒可以节省一笔巨大开支。大户、大族历来有帮助地方教化的习俗,每年走一圈,要个五百贯以上不成问题。

至于佛门、道观,不好,不过县尊与佛门关系不错,每年从佛祖那里讨点香火钱,想来佛祖不会吝啬,三清那里就不好了,县尊刚拆了他们在清真观里的金身……

不过林林总总算下来,学院每年的成本还是可以承受,县衙少征一次大规模的徭役,钱就省出来了。

刘桂在顾正臣完,问道:“县尊想办大学院,招募千名学子,或是可校然有一个问题,千名学子,谁来教导?我与孙训导拼了命,怕也教导不过来千名学子。”

顾正臣微微点零头,走了两步,沉声:“民间有博学者,请来。句容不够,那就去金陵招募,先生不能短缺,至少需要五十名。另外,先生的招募不应拘泥于四书五经的儒士,还可以请来精通筹算、兵法、匠作、绘画、射箭等学问的先生。”

“呃,这……”

刘桂有些不安。

顾正臣抛出了条件:“先生教书,一个月两贯钱,口粮另算。”

刘桂、孙统激动起来。

当县学宫教谕、训导,每个月才领多少粮食,养家糊口都难,若不是生员偶尔送点猪肉、粮食当“束修”,怕是早饿死了。

若县衙愿意给一个月两贯钱,那什么都得干。

“我倒认识一些故人,就是不知能否动,罢了,写几封信试试吧。”

刘桂笑了起来。

孙统仰着头,思考自己应该拉谁过来帮忙合适。

顾正臣看着县学宫,吩咐道:“句容学院,就建在这县学宫吧,向外扩建,多建房屋、课堂。至于县学宫,便迁至郭家的一个院里慢慢重造吧,朝廷再开科举,恐怕要等个十多年,一时半会留着县学宫也没用处。”

刘桂有些错愕,连忙问:“县尊的意思是,未来朝廷还可能重开科举?”

顾正臣笑道:“科举取士已深入人心,朝廷此时停罢,可不意味着一直停罢下去。随着文教推行,读书人增多,朝廷重开科举是必然之事。咱们句容学院此时开设,十几年后,不得能出几个举人、进士,你们可要多用心才是。”

刘桂、孙统对视一眼,对未来很是期待。

朝廷没了科举怎么行,只靠察举人才,时间长了,定会落入窠臼,大户大族巴结知县或教谕,掌握察举权,从此之后,寻常百姓子弟再无仕途之路。

如今听县尊朝廷未来还会重开科举,顿时舒了一口气。

火寻、马术、古贵、赵传这些人很老实,尤其是观礼杀头之后,更是勤快。

来也奇怪,一群草原上的粗糙汉子,学起来木匠活竟很快,这一度让顾正臣怀疑他们在草原上到底是放羊去了,还是砍木头去了。

这倒是帮了县衙不少事,营造的事,只需要在老匠饶安排与带班下,他们总还是可以胜任。

织造大院布置有织机四百,日产棉布从最初的五十匹开始增加,至十月底时,日产棉布已达到了一百匹,随着三班倒制的执行,作业效率有望进一步增加。

在积累了五百匹棉布之后,顾正臣便找来顾诚、胡恒财、孙二口、徐二牙等人,这些人已不住在县衙,而是成为了与两座大院对接的商队。

顾诚算是重操旧业,当了个商人,胡恒财是个有经验的掌柜,孙二口、徐二牙受恩于顾正臣,对顾正臣的吩咐执行很彻底,算是得力伙计。

“你们将这第一批五百匹棉布与一千背包送至金陵,棉布送户部,抵扣句容秋税,背包送兵部,若无人理会,转送大都督府。”

顾正臣吩咐清楚。

五百匹棉布数量不多,但大明陈兵在北,军士众多,支过去五百匹棉布,至少能让千余军士多件衣裳。

北方冬日多冷顾正臣是清楚的,一件棉衣,有时候可作救命用。

北方有棉花,缺棉布,棉纺织效率远不如南方。

至于户部会不会嫌弃少,那是户部的事,县衙解送到了,他们就得办结。

顾正臣已经下定了主意,句容本地就不需要折色棉布了,整个县域内秋税折合的棉布,织造大院全部承担了,至于百姓秋税,还是缴粮食,直接送至县衙办结便可。

这样一来,那些家中棉花不多的百姓,便无需买棉布,也无需自己纺织棉布,只需要依往常给足粮食便可。

这种举措,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扰民,同时也可以完成朝廷交代的差事。

顾正臣写了三封信交给顾诚,叮嘱道:“在金陵办结好货物之后,去见见家人,告诉母亲和妹妹,句容一切安好,无需挂忧。待冬日封印后,我会至金陵与她们团聚。另外,路上多照顾下她。”

顾诚拍着胸脯保证:“老爷放心,我一定将倩儿姐安全送到家郑”

喜欢大明:寒门辅臣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明:寒门辅臣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小小寻仙路 宠妃生存全靠苟,陛下却想天长地久 深渊归途 明末风云:汉王重征天下 混血王子的奇异征程 天魔之引 乐动江湖 NBA:老子天下第一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重生之侯府良女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总裁夫人:竟成了我的红颜 综武:我为阎君,执掌生死 重生之一生一世 综影视:恋爱脑渣化之路 火影:不一样的轮回眼 家族修仙:我的修为等于子嗣之和 八零:炮灰真千金嫁未来大佬 念化星河 镇守天渊十万年,你要灭我家族?
经典收藏 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 长平长平 朕不吃这一套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给崇祯出点子:抓经济,搞钱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大唐:八岁大将军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从原始人开始建立帝国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乱世之巅峰召唤 真理铁拳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 大周极品公子 天幕盘点短视频:帝王裂开 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大唐秦公子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乱世:开局截胡战神未婚妻
最近更新 汉末烽烟,特种兵王的争霸之路 史前部落生存记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开局怒怼李世民:这太子我不当了 北雄 大楚第一逍遥王 在下张梁,乃留侯之后 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 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 流华录 红楼琏二爷 重生1907:我必死守东北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大魏芳华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大明1810 三国:西凉狼王
大明:寒门辅臣 寒梅惊雪 - 大明:寒门辅臣txt下载 - 大明:寒门辅臣最新章节 - 大明:寒门辅臣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