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首页 >> 大唐之楚王之治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红楼群芳谱 三国凭实力截胡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太子凶猛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向胜利前进 戏说嬴政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夜明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十二章 与君同饮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李智云笑得不亦乐乎,一边挥手间在桌上摆上四菜一汤,一边道:“二哥,现在已近中午,不如尝尝我带来的新菜。”着,又拿出一瓶精装五粮液白酒和两个一两的玻璃酒杯,给李世民倒满后,道:“二哥,此酒可烈,只能口慢品,不宜多饮。”

“哦?”李世民自认为知道李智云的身份,对他凭空拿出笔墨纸砚和酒菜并不算惊讶,但五个菜式却是均没见过,热气蒸腾,分别是刚刚出锅不久,更让人惊轻的是出现的酒具,酒瓶和酒杯都是无瑕的“琉璃”器,绝对是价值不菲,而五郞随手就拿了出来,果然不是凡间之手段。端起酒杯,还未及口,就觉得酒香扑鼻,细观之下,无瑕透明的“琉璃”杯中,酒液完全透明,微微挂杯,仅是卖相就不同凡响,不禁赞道:“果然是仙酒!五郞,饮之。”

李智云可是知道这酒是52度,不能暴饮,于是举杯敬道:“二哥,先饮一半,慢品之。请!”言罢,率先饮下一半。

李世民也学着他的样子,一口喝下半杯,酒浆一入口,如同火烧一般,就是现代的好酒之人喝五十多度的高度酒也会觉得割喉,何况是喝惯了十几二十度酒水的唐代人,李世民强忍着不适的感觉,把口中的酒浆咽下,只觉得如同一股火线直入腹中,让他的全身感到炽热起来,大大吐出一口酒气,红着脸庞叫道:“好酒!好烈的酒!”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李智云哈哈大笑,伸手示意,道:“二哥,快吃口菜压压,空腹不宜多饮这等烈酒。”

“好!尝尝五郞的神仙佳肴。”着,李世民拿起筷子。

李智云拿出的四菜一汤分别是红烧肉、水煮肉片、糖醋鲤鱼、地三鲜和紫舶花汤,都是他在地球位面爱吃的菜式。在他的相劝之下,李世民就要伸筷夹菜,这时门口的内侍刘坚却快步走了过来,口中叫道:“圣上且慢!”从怀里荷包里拿出一根长长的银针,就要插入菜里试毒。

“滚开!”李世民不悦道,这是五郞拿出来的东西,刘坚如此作态,岂不是让五郞不悦;何况他根本不相信李智云这个“神人”会给自己下毒。

刘坚一愣,连忙唯唯诺诺的退下,平时这事做的习惯了,这次忘了是在镇国楚王这儿,这下麻烦了,不知楚王是不是会记恨他,不禁冷汗直流,惴惴不安。

李智云也是愣了下,这才想起古时皇帝的饮食规矩,为了怕被人下毒暗害,不止有内侍银针试毒,还有专人提前试吃,往往等到皇上吃饭时,只能吃到冷饮冷食了,不禁有些可怜古代的帝王们了,虽然皇权盛大,但却连好好吃顿饭也不做不到。想到这里,李智云暗自让系统帮他制造一个物件,等会儿有用。

于是,李智云开口道:“二哥,不要怪刘内侍,他也是按规矩行事。”

李世民这才哼了一声,夹起一块红烧肉吃到嘴里,随即眼神一亮,道:“好味道!”

这时,徒门边的刘坚偷偷擦了把汗,暗暗感激的偷看了楚王一眼。

站在另一边的翟长孙忍不住鄙视的白了刘坚一眼,他可是看到过楚王的神威,如果楚王要是想害圣上的话,根本不用下毒这么麻烦,只凭武力就无人可挡得住。

李智云嘿嘿偷笑,也不这是什么肉,再次劝酒后,又请他品尝其他菜肴,肉香不腻的红烧肉、甜酸可口的糖醋鲤鱼、香辣开胃的水煮肉片、鲜爽无比的地三鲜,还有口味独特的紫舶花汤,让李世民吃得大呼过瘾。

两人都是年富力强之时,加之都属体健习武之人,胃口也好,不一会儿就把这四菜一汤扫荡大半,这才放下筷子,专心品酒。

“五郎,这些菜肴是如何制作的,里面大部分食材我怎么都没有见过?”李世民又饮了一杯,不解的问道。

“哈哈!弟如果了,二哥可莫要生气。”李智云笑道。

“哦?这些食材里莫非有什么不能的?放心,二哥不会生气。”李世民奇怪道。

“那倒没什么不能的。”李智云摇头,指着红烧肉和水煮肉片两怖:“这两个菜是用豚肉或者叫猪肉所做,就怕二哥心里不适。”这时的贵族是不吃猪肉这等“贱肉”的。

“猪肉?”李世民倒没有什么不适的样子,“不对吧,五郞,为兄多年征战,有时粮草不济,什么都得吃,这豚肉也吃过不少,只不过那时的猪肉腥臊味重,决无如此美味,这是为何?”李智云转头看了看门口,李世民会意,开口道:“刘坚、长孙,你们先下去,警戒四周,不许放人靠近。”

“喏!”两人躬身应道,随后关门退下,布置警戒去了。

李智云这才道:“二哥,现在百姓养猪多不得法,这才造成猪肉腥臊,不出好味,沦为‘贱肉’之名,贵族和有钱人俱都不食,只有穷苦百姓才会食之。”

“哦?五郞的意思是有特殊的养猪之法,可让猪肉不再腥臊?”李世民问道。

“是的,二哥。”李智云道,“正确的养猪之法是,在猪尚时就对其进行阉割,变过去的散养放养为圈养,喂其猪草或专门的饲料,既能保证猪肉的口味,也能让猪快速长大,生长速度将快超过现在的三四倍,从猪崽长到二百斤不过一年即可。”

“二百斤?一年即可?”李世民惊道,他可不是不识农事的纨绔之君,知道目前百姓养猪两三年也不过百斤左右,如果有此可去除猪肉腥臊的快速饲养之法,那大唐可凭空多出四五倍的肉食,让他的士兵和百姓可以更加的强壮健康,不亚于平添一成国力。

“弟可以保证!”李智云面带严肃的道。他心里道:后世民间有法,有千斤的猪少见千斤的牛,优质肉猪长到四五百斤的多的是,出来怕吓着你!

“好!五郞又带给二哥如此惊喜,当浮一大白,饮胜!”李世民一口饮干杯中之酒,虽红云上脸,仍是大呼痛快。

李智云也是哈哈大笑,陪了一杯,边给两裙酒,边道:“二哥刚才吃着这道糖醋鱼如何,可知道是什么鱼?”

“哦!这叫糖醋鱼,作法却是与众不同,甜酸可口,不过二哥还真没吃出是什么鱼来,难道这鱼也有什么法?”李世民不解道。

嘻嘻!李智云一边偷笑,一边道:“这是用鲤鱼做的!”

“啊?”李世民一愕,随即也笑了起来,点指着李智云道:“好你个五郞,居然在这里等着为兄出丑,实在是不该!”

“哈哈哈!”李智云笑着道:“二哥莫怪,弟是想以此鱼对皇兄上一劝诫,我大唐立国后,李氏为皇族,只为避李字之音,就禁止下百姓吃鲤鱼,二哥不觉得这有些荒谬吗?”

李世民闻言沉吟起来,五郞的自然有道理,可这个禁令是父皇李渊在位时制定的,如今他刚即位就废除,是不是有些不妥?

看李世民在沉吟,李智云继续道:“本来,在河流湖泊之中,鲤鱼是最易生长、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本来百姓可以捕获食用,以补肉食之不足,但却因避皇族姓氏被禁止食用,长此以往,就算不会产生怨怼之心,也是影响了百姓健壮身体,岂不是我大唐的损失?而且,如果日后皇族有子嗣名为李扬、李钮、李基之类,继位为君,那岂不要下禁食牛羊鸡鸭?后世史书上又将如何记载此事?”

闻听这番话,李世民也不禁思考了一下,也觉得甚是不妥,回想一下,好象是立国之初,是一些与李渊相近的文臣提出的禁食鲤鱼,如今想来,这些人靠着此谄媚之策获得的李渊之喜,而下百姓却少了一项补充肉食的机会,如果没有怨怼之情,绝对是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道:“此事确是不妥,为兄明日上朝后,将明令下,废除此策。”

“好!皇兄知错立改,近圣人乎!弟为明君贺!”李智云举杯笑道。

“哈哈哈!”李世民举杯相和,口中也调笑道:“五郞就调侃为兄吧!如果父皇为此事不豫,我就是你让为兄干的此事,看父皇是否骂你!”两人齐声大笑,同干了一杯。

放下杯后,李世民指着水煮肉片道:“那这道菜里为何如此麻辣?这里面有胡椒,为兄认识,另外这些红色辛辣之物为何,远超为兄之前吃过的茱萸等物?”

李智云拿起筷子夹起一个红色的辣椒,解释道:“此物名为辣椒,原产于距我大唐数万里之外的另一片叫南美洲的大陆,在我原来之处已经普遍种植,是最重要的食用调味品之一,可以提味去腥,具有开胃消食、除寒发汗之效,被很多人喜爱,用于冬季饮食最佳。”

喜欢大唐之楚王之治请大家收藏:(m.132xs.com)大唐之楚王之治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蓄谋已久,陆律师持证上岗 浮生娇 第五形态 超神:我是梅洛天庭的天使储君! 慕君已久,愿君长宁 葬仙劫 反派:主角女人太多,我薅不过来 乐动江湖 T台上的管家先生 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 大盛天命人 第一玩家 全民:卡牌师弱?召唤机械天灾军团! 大国工业,从可控核聚变开始 真理铁拳 家族修仙:我的修为等于子嗣之和 古董会说话,好孕美人嫁绝嗣大佬 青囊尸衣 我在异世封神 释放天赋
经典收藏 医冠权宦 武侠少爷 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嘉靖好大儿 我在现代囤物资,养活乱世公主 大明:我,朱由校,溺水未死! 乾宫深帷 军工:让你修炮,你把威力提升百倍? [综漫]血槽为零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 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 重生明朝当皇帝 镇国王侯 天降福星,两岁幼崽炸翻全皇朝 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 重文轻武:我诗仙的身份瞒不住了 汉末求活 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
最近更新 红楼琏二爷 长安新火 穿入维京当霸主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大明最强锦衣卫,一曲天外飞剑来 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 绝色生骄 诸位岳父别打了,公主已经怀孕了 开局王府世子,最终摆烂失败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始皇别闹!我就吹个牛你当真了? 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 大宋第一猎户:女帝别低头! 数风流人物还看前世与今朝 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 开局八连杀,征战在明末 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 三国:征战汉末
大唐之楚王之治 重装悍将 - 大唐之楚王之治txt下载 - 大唐之楚王之治最新章节 - 大唐之楚王之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