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夺取下,对吧?”段三娘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几分嘲讽,“先别想那么远,把眼前的事做好再。姜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咱们这计策,也只是缓兵之计,若想真正立足,还得靠实力话。”
王英尴尬地笑了笑,不再多,转身去安排挑选死士的事宜。
暖阁内,段三娘看着王英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她知道,这个计策虽然狠辣,却也充满了风险,一旦被姜齐识破,京西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但在这乱世之中,想要活下去,想要保住基业,只能走险棋。
与此同时,汉中内的王庆皇宫内,气氛却与王英的后宅截然不同。
王庆身着龙袍,坐在御座上,手中拿着一份战报,脸上满是兴奋,他派去攻打川蜀的军队,已经拿下了利州,正朝着剑门关进军,用不了多久,就能剑指川蜀。
“陛下,大喜啊!拿下剑门关,川蜀便唾手可得!川蜀物产丰富,人口众多,拿下川蜀,我军的实力必将大增!”祝永清站在殿内,语气激动地道。
“好!好!好!”王庆连三个“好”字,将战报扔在御案上,站起身,在殿内踱步,“朕就知道,川蜀迟早是朕的囊中之物!有了川蜀,朕就能与姜齐、方腊分庭抗礼,将来再挥师北上,北伐下,也不是不可能!”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走进殿内,手中拿着一份情报,躬身道:“陛下,北方传来消息,姜齐在燕京称帝,国号‘大乾’。”
王庆闻言,只是淡淡瞥了内侍一眼,语气毫不在意:“姜齐称帝?不过是个草莽儿,占据燕云便敢称帝,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他要称帝,就让他称去,与朕何干?朕现在只关心川蜀的战事,什么时候能拿下剑门关,什么时候能攻占成都,其他的事,不用跟朕!”
内侍不敢多言,只能躬身退下。
殿内的谋士们面面相觑,祝永清犹豫了一下,上前道:“陛下,姜齐称帝并非事,他如今势力强大,若真有南下之意,恐对我军不利。臣以为,应当派人与赵楷、田虎、方腊联络,共同对抗姜齐,以绝后患。”
“对抗姜齐?”王庆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地看向祝永清,“朕现在要攻打川蜀,哪有功夫管姜齐的事?田虎、方腊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跟他们结盟,不过是与虎谋皮,不定还会被他们背后捅刀子!等朕拿下川蜀,实力大增,再回头收拾姜齐,也不迟!”
祝永清还想再劝,却被王庆挥手打断:“好了,别这些没用的了!朕命令你,立刻去前线督战,督促将士们尽快拿下剑门关,若不能在正月十五之前拿下,你也不用回来了!”
祝永清无奈,只能躬身领命,退出殿内,如今,王庆羽翼丰满,反客为主,自己兄弟怕是再难制约王庆。
其他谋士见状,也不敢再提姜齐之事,纷纷转而讨论川蜀的战事,殿内的气氛重新变得热烈起来,仿佛姜齐称帝的消息,只是一阵无关紧要的风。
王庆重新坐回御座,拿起川蜀的战报,仔细看着,脸上再次露出兴奋的笑容。
在他看来,川蜀才是自己的关键,只要拿下川蜀,就能拥有足够的资本与其他势力抗衡,至于姜齐称帝,根本不值一提。
而王英与段三娘在后宅谋划的“绝户计”,虽然看似巧妙,却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一旦计策败露,不仅会引来姜齐的疯狂报复,还会让荆襄之地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正月初十,郓州城的城门刚在辰时打开,便涌进了一批衣衫褴褛的流民。
他们大多面黄肌瘦,手里提着破旧的包袱,眼神中满是疲惫与惶恐,夹杂在出城采购的百姓中,显得毫不起眼。
在这批流民里,有十名汉子格外引人注目,他们虽也穿着破衣,却身形健壮,眼神时不时扫过城门守卫的动向,正是王英派来的死士。
为首的死士名叫袁朗,曾是王英麾下的精锐。
他混在流民中,随着人流缓缓走进城门,耳朵仔细听着身边百姓的交谈,收集着郓州城的信息。
“听新朝陛下下了令,今年郓州的赋税减半,还派了官差来给咱们流民分粮食呢!”
“可不是嘛,昨我还去府衙领了两斗米,官差态度可好了,一点都不欺负咱们!”
百姓们的议论声传入袁朗耳中,他看向了马勥、马劲、滕戣、滕戡四兄弟,低声道:“看来姜齐在郓州的民心已初步稳固,想要行事,必须更加谨慎。”
进城后,袁朗按照事先约定的信号,在城南的庙内与其他死士汇合。
庙外挤满了流民,不少人正围着一名身着吏员服饰的年轻人领取粮食。
袁朗等人找了个角落坐下,假装休息,实则暗中观察。
那名吏员正是郓州府派来安抚流民的吏,也是梁山老军出身,最是了解流民,早年也是为了一口吃的,入得梁山,如今对待这些活不下去,只求活命的难民,自然态度温和,耐心地给每一位流民登记信息、分发粮食,周围的流民纷纷对其感恩戴德。
“将军,咱们接下来该怎么办?”马劲压低声音问道,眼中带着几分不安。
他原本以为郓州城会像其他战乱之地一样混乱,却没想到这里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想要刺杀官员并嫁祸方腊,难度远超预期。
袁朗示意他稍安勿躁,目光扫过破庙外的街道,“先找个地方落脚,摸清姜齐派来的官员动向。我刚才听百姓,新任郓州知府明日会在府衙前举挟劝学劝农’,到时候官员们都会到场,咱们正好可以趁机观察,寻找下手的机会。”
其他死士纷纷点头,按照周仓的安排,分头离开破庙,混入城中的流民聚集地。
袁朗则独自留在破庙,继续观察那名吏的动向。
待吏分发完粮食准备离开时,袁朗故意上前,装作踉跄的样子撞到吏身上,手中悄悄将一枚刻影田”字的令牌塞进吏的衣袋,若刺杀成功,便会将这枚令牌留在现场,让姜齐以为是田虎所为。
吏并未察觉异常,只是温和地扶起袁朗,叮嘱道:“壮士心些,府衙附近有粥棚,饿了可以去那里喝粥。”
罢,便带着随从离开。
看着吏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明日的劝农劝学,便是他们行动的最佳时机。
喜欢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