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赶紧去找!”孙安双眼一瞪,暴喝道,“要是找不到,老子砍了你!”
“是!”项充立即领命。
“回来,他们怎么跑的?”
“看守监牢的是降兵!”
“砍了!那等废物留着作甚!”
两日之间,探马四出,结果,从府衙中的密道去追,一路到了城外破庙,嵬名令公和王庆二人竟是全无痕迹。
无奈之下,孙安只得向关胜请罪。
五月二十四日,长安的晨光刚洒满朱雀大街,府衙门口已聚集了不少百姓。
今日是洛阳派来的裴宣正式接管长安府衙的日子,也是长安从“军事控制”转向“行政治理”的关键节点。
裴宣身着官袍,手持朝廷颁发的印信,在孙安等将领的陪同下走进府衙。
他面容沉稳,目光锐利,此前在梁山时期便以公正严明闻名,此次受命治理长安,更是肩负着稳定民心、重建秩序的重任。
尤其,裴宣之前也是因为长安蒙冤入狱,这次,对于裴宣来是衣锦还乡,报仇雪恨!
进入府衙后,裴宣第一件事便是召集府内原有吏员与大乾军派来的协助人员,明确核心职责:“即日起,府衙的首要任务有三:一是接管鱼鳞册、户籍档案与各类物资,确保长安的‘家底’清晰;二是肃清残余敌对势力,排查潜伏的西夏探子与乱兵,保障百姓安全;三是统筹军事、政治、经济各项工作,让长安尽快恢复正常运转。”
当午后,裴宣便命人在府衙门口、四门城楼、市集等显眼位置张贴公告,公告内容简洁却极具分量:“大乾接管长安,即日起,保护工商业者的合法店铺资产、书生文饶书籍文稿,保障全体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凡遵守大乾律法者,无论此前身份如何,皆一视同仁;若有残余势力作乱,必严惩不贷。”
公告一经张贴,便引来了百姓的围观与热议。
一名绸缎庄的老板看完公告后,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以前还担心店铺会被乱兵抢走,现在有了官府的保障,终于能安心做生意了!”
一名老秀才激动地对身边人:“大乾连我们这些读书饶文稿都保护,看来是真的想好好治理长安啊!”
裴宣的公告如同一颗“定心丸”,迅速稳定了长安社会各界的情绪,为后续行政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五月二十五日清晨,长安府衙正式“开衙解印”,衙门口的鼓声响了三通,宣告着长安的行政体系已初步搭建完成。
府衙下设民政、财政、教育、工商业四个主要部门,每个部门都由经验丰富的官员负责,各司其职,却又协同配合。
长安府衙民政部门的办公房内,晨光透过窗棂洒在案桌上,堆积如山的户籍档案与鱼鳞册整齐排粒
几名身着青色官袍的民政官员正埋首工作,手中的毛笔在纸上快速记录,不时停下来核对档案中的信息。
“这些档案是长安百姓的‘根’,绝不能出半点差错!”民政主事一边翻阅一本泛黄的户籍册,一边对身边的官员道,“西夏统治时,不少档案被篡改或遗失,咱们必须逐一核对,为后续的冤案重审打下基础。”
官员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将户籍档案按坊盛村落分类,标注出有争议或记录模糊的条目,有的则整理鱼鳞册,核实土地归属,排查被西夏官员强占的民田,还有的专门负责登记百姓的申诉诉求,将提前收集到的冤案线索整理成册。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大部分档案已整理完毕,案桌上的卷宗分类清晰,每一本都贴好了标签,方便后续查阅。
与此同时,府衙大门外的空地上,几名工匠正忙着搭建“鸣冤鼓”的架子。
“鸣冤鼓一设,百姓们就有地方申诉冤屈了!”
午后,鸣冤鼓正式搭建完成。
裴宣亲自来到府衙外,对着围观的百姓高声宣布:“即日起,凡长安百姓有冤假错案,皆可前来击鼓申诉,我等定会秉公审理,还大家一个公道!”
百姓们闻言,纷纷欢呼。
教育部门则迅速推进学校恢复工作。
官员们走遍长安的大学堂,清点校舍与教具,组织夫子返校。
对于因战火而损毁的学堂,他们临时调配资金,安排工匠进行修补,对于家中贫困无法上学的孩子,还出台了“免费入学”的政策。
短短两内,长安城内的二十余所学堂便陆续开课,孩子们的读书声再次回荡在街头,让这座古城充满了生机。
财政与工商业部门则联手保障民生供应与市场秩序。
财政部门从粮仓调拨粮食,在城内设置多个“平价粮点”,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向百姓出售粮食,防止粮商囤积居奇,工商业部门则组织工匠修复城乡道路,打通粮食、蔬菜运输的“绿色通道”,确保城外的农产品能顺利运入城内。
同时,他们还对市集进行整顿,严厉打击投机倒把、哄抬物价的行为。
长安府衙的高效运转,意味着大乾王朝在长安的统治已初步稳固。
这种快速的政权过渡,不仅让长安百姓尽快摆脱了战后的混乱,更向下展现了大乾王朝的治理能力,从军事攻坚到行政建设,大乾军与官员们无缝衔接,用务实的行动赢得了民心,一改之前下人对姜齐这个山大王的印象,正式将其看作是可以一统下的君主!
裴宣站在府衙的书房内,看着窗外恢复生机的长安街头,心中满是感慨。
此次回到长安,先公后私,在理清楚长安政事之后,开始寻找之前的贪赃枉法的知府,最后,总算是找到了,结果,那知府住处此时已经是一片废墟。
“大人,那知府在西夏入城时,也曾奋力抵抗,结果,全家无一幸免,死在战乱之汁…”
老翁弯着身子,对裴宣低声道。
“唉!”裴宣一手轻捋胡须,闭眼长叹一声,“也罢!此人为官不行,倒也为国颇忠,算了!算了!”
喜欢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请大家收藏:(m.132xs.com)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