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尚书府,张永康和张寿安都不在家郑
黄氏带着孙女,看到两人回来,道:“永和公主如何了?”
“醒了一回,大约是没事了。”张汐音道。
黄氏听得安心了许多。
“没事就好。”她道:“宋鉴也是没找到,她若是醒来,也不知如何?”
张汐音沉默了。
如何?
谁知道呢。
段渐离也没逗留多久,坐着聊了一会儿便回去了。
他再去一趟码头。
张汐音留在家中没出去。
南江上。
船只一条条的,官府的人都在寻找宋鉴的踪影。
有擅水的人潜入水中一次次的翻找,虽然也找到一些尸体,却都不是宋鉴的。
“找不到也算是好消息的一种。”封尘道。
段渐离道:“母子平安,可到底宋鉴没找到也不是办法。”
他是叔叔,宋鉴就是他的侄女婿,他很想把人找到。
“去下游吗?”封尘问道。
后面几个船夫一直在划船,封尘回头道:“去下游。”
船夫摇了摇旗帜,就有一条快艇过来。
段渐离和封尘换了快艇,速度就很快了。
一路往下游去。
——
“郡主,前面就是盛京城了,大誉皇城。”
姜国送嫁队伍里,随行的嬷嬷道。
大红的马车里,一只手伸出来,挑开了帘子,露出一张略有些黑的脸。
皮肤虽有些黑,但五官很是浓郁大气,抹了大红唇脂的嘴角微微勾起含笑道:“这就是大誉盛京城的城墙啊!”
她笑着:“还真是大。”
嬷嬷道:“与安城差不多。”
伏星笑着看她:“嬷嬷当真觉得差不多?”
嬷嬷点头,道:“不过,大誉的疆土是比我们姜国要大不少的,兵强马壮。”
这不是长他人志气,是事实。
伏星笑了着收回手,靠着软枕让宫婢一直挑着帘子。
她看着逐渐靠近的盛京城,笑容中透着几分冷。
此时,盛京城门口,几个接待的大臣正在等候。
接待的大臣里,还有几个女使。
“来了,来了。”有人笑道。
大红的队伍,就连举着的喜牌的人都穿着红色,敲锣打鼓的声音靠近了。
除了接待的官员女使,路边的百姓也都在看。
那是姜国来的郡主,来跟质子成亲的。
“她来,是不是就不回去了,毕竟姜王爷如今也是不能回去了。”一个官员低声道。
旁边的同伴摇了摇头。
“除非姜国退兵,且对我们大誉国道歉,否则姜王爷是不可能送回去了。”
再了,纵火案一事虽找到了另外的凶手,但民众还是认为跟姜国有关,更不可能轻易放他们回去。
伏星靠着软枕看着逐渐靠近的盛京城,问道:“也不知道,那霁王妃是个什么样的?”
人人都比她美,她倒要看看有多美?
有多聪慧?
嬷嬷低声道:“郡主也不必跟他们比,那霁王妃是商女,可比不得您尊贵。”
一个抛头露面赚钱的女人,再如何,也不如她们的郡主养得娇贵。
这话出来,伏星觉得受用得很。
没错,她才是最尊贵的。
“可我还是想看看。”伏星道。
——
张尚书府里。
婢子从门外进来,一路急走到门口,施礼道:“王妃,姜国冉了,姜国的伏星郡主。”
张汐音看着桌上吃着肉的猫崽子,刚断奶毛绒绒的,吃东西呜呜剑
“嗯,来就来了。”她道。
香叶走过来,将吃饱的奶猫抱起来。
“王妃,宫中不是要设宴吗?您要穿哪套衣裳?”香叶问道。
张汐音道:“平时的就好。”
倒也不用刻意去打扮,不过是他国的郡主过来成亲的。
香叶就去准备了。
此时,姜国送嫁队伍已经进了城,一路往姜国府邸去。
到了府邸,女使施礼道:“宫中已经设宴,宴请伏星郡主和姜王爷,祝二位百年同好。”
嬷嬷笑着回了礼,便送伏星入府郑
女使和大臣们都入宫去复命了。
南岸下游,寻了一圈的段渐离和封尘骑马赶回盛京。
而在更下游的一个村落里。
一个老妇人端着熬好的鱼汤进去:“老头子,人还没醒吗?”
老头接过鱼汤。
“睁了一回眼,人是死不了了。”他道。
老妇人松了口气:“能活就好,能活就好。”
老头放下鱼汤,两人搀扶着床上昏迷的男人起来。
这时,两人看到原本一直不醒的人睁开了眼睛。
“唉,醒了,醒了。”老妇人笑道:“年轻人,你醒了啊?”
宋鉴咳了咳,想动,才发现自己浑身没力气,而且腿脚很疼。
“我……”一开口,声音很沙哑。
老妇人道:“你在水里泡着呢,老头子打鱼的时候,看到你就救起来了。”
老头笑道:“你命大,趴在木头上,昏迷了三了。”
宋鉴听得心中一惊,道:“三……?”
“是啊,三。”老头道。
“三,公主,公主……”
失踪三,怀着孕快生的永和公主定然会受到惊吓。
他的妻子还有肚子里的孩子啊。
宋鉴挣扎的起来。
“诶诶,你做什么呢?你身上还伤着,可不能动啊。”老头忙道。
宋鉴就道:“我,我是盛京刑部尚书宋鉴,我要回京,我要……回京。”
什么?
什么尚书?
两个老人都惊呆了。
他们这是……一不心救了个大人物啊。
可是……
老头子为难的看宋鉴的下半身,道:“大,大人,您的腿。”
腿。
宋鉴眼前似乎重复了落水前的画面,刺来的剑。
他的腿。
“我,我去借轮车,轮车能拉人。”老妇人道。
“对,我们拉大人回去,大人,您先别急,吃了东西我们就走。”
一个人急匆匆出去。
一个人端起鱼汤喂他。
宋鉴纵使再着急,也只能如此。
——
“宋鉴,宋鉴……”
寝殿里。
永和公主呜呜的落泪,惠贵妃也在旁边哭,抱着她安慰。
这时,旁边的孩子也哭了起来。
惠贵妃和宋夫人就道:“孩子。”
“贞儿,是男孩,你还有孩子,而且宋鉴虽是落水,可并不能确定他当真就……”惠贵妃道:“你不能太伤心,孩子,你还有孩子。”
永和公主哭道:“可宋鉴,他还能回来吗?”
喜欢贵嫡请大家收藏:(m.132xs.com)贵嫡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