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演讲是为了鞭策孩子们竞相考大学,争取好成绩的,所以话题绝不能落在让大家考完试就回来种地上去。
“我和你们一样,从在父母长辈的殷切期盼中读书。
我的父母都在机关工作,他们培养我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去种地,也不是为了让我去工厂,甚至不是让我去接班他们的工作。
而是希望我将来能够学到足够多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站在更高层次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去生活。
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知识都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我庆幸,当初在恢复高考后能够第一时间捡起课本,甚至我在当知青的时候也没忘记回想当初的所学。
在陈校长的帮助下,我们这些知青迅速划下了学习的重点,和咱们红山县高的同学们的成绩进行对比,寻找自己的不足。
听过的同学们都知道,从恢复高考,到考试的进行,只有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
我们从第一时间就开始努力学习,笔不戳,夜不寐,一门心思的只想考个好成绩。
就像你们今的高二的同学一样,距离考试也没有多长时间了,但是你们现在努力也不是来不及,只要坚定自己的信心,积极争取,我想你们也一定能让自己的成绩再上一个台阶!”
“到大学,今和我一起来的还有我的老师以及我同届的同学,一共120多人。
他们的经历其实和我很像,都是经历过短时间的突击学习,有幸考入了京大。
但这也离不开他们平日里的积攒,初中的同学、甚至高一的同学,你们还有大把的时间,现在努力也还来得及。
我在当知青的时候,时常和人一起去县里,因为只有县里有百货商场,买东西更容易些,也更繁华,甚至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公园里逛一逛,看看灵水河的的流淌。
我不知道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我的老家江城我待过,红山县城我逛过,京城是我现在待的地方,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色和美食。
比如我的家乡,热干面、芙蓉鸡、爆雁丝、烩干丝、菊花鲭鱼、梳子鳜鱼,这些美食我从就熟悉。
比如京城,烤鸭、火锅、四喜丸子、福寿肘子、豌豆黄、萨琪玛、豆汁儿、卤煮、驴打滚儿,这些美食也应有尽樱
了这么多不是要馋大家,而是当你见到过更广阔的地域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阅历,而不是局限在一个地方,生活上一辈子。
比如咱们这一到冬就蒸上一缸缸的粘豆包,大雪封门的时候早上吃,中午吃,晚上还吃。
吃的胃里直冒酸水,想要和家长换个口味的时候,有些家长还要和你,“我看不如把你给换了”,之类的。
如果你的成绩好,考到京城,我刚才过的那些美食,你都有机会品尝,或者你考到江城、考到申城、花城、奉、达利安,随便哪些地方你都可以尝尝不同地区的特色。
所以,同学们,要加油喔!”
哗啦啦的掌声伴随着弯腰鞠躬响起,孩子们手掌拍的都红了,心中也种下了想要去品尝不同美食的种子。
“下面可以向高同学提问,有哪些同学想问什么问题的,可以举手!”
勇敢的人自然是有的,哪都不例外,很快后排的高个子就大声的喊出来。
“你好!我想问下,大学里的学姐都像你这么好看吗?!”
李剑垚看了看这个家伙,肯定是超过十八了,怪不得这么勇。
老陈有点黑线,臭子第一个问题问的就这么赤裸,这不像个好人呐!
高月依旧笑眯眯的,拿着话筒。
“别的大学我不知道,但是我们京大来,我可不算是漂亮的,长的比我好看的学姐学妹有很多。
如果你想找个既念过大学,又长的好看的做老婆,那成绩一定不要太差,不然哪个长的又好看,成绩还好的姑娘会愿意和你处对象?”
“学姐,学姐!京大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学生?”
“京大有多大我不好,但是要是一个人走来走去的话,估计也要走上一,这还是我们的一个校区,实际上我们有好几个校区的。
学生的话,有五六千人吧,具体的我不清楚。
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们,我所在的系,这一届就有123个同学,分了四个班。
而且给我们上课的老师要么有国外的留学背景,要么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成为京大的老师了,他们的级别有讲师、有副教授和教授,还有的还带了硕士和博士。
教学不仅仅是他们的工作,有的还在国家的重要部门任职。
大学之大,不仅仅体现在师资水平上,更体现在让学生们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知识,大家每都很忙,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是需要不断努力和探索的。
像你们处于高中阶段,最重要的是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成绩,努力进入大学,进去之后自然就能懂得更多,学的过的更多!”
“学姐学姐!考京大有没有窍门?”
“有!最大的窍门就是让自己的成绩变得更好,打基础很重要,临考前的模拟考试更重要!
大家一定听老师讲过,我们第一届有多少人报考,但考中的寥寥无几,考中京大的更是凤毛麟角。
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之前的基础打得好,另外就是我们足够努力。
学习其实没有什么捷径,聪明人有很多,但是可能不够努力,所以最终的结局可能不是很理想。
你们以为聪明人最后不会懊悔吗?
不,他们肠子都要悔青了,但时光不会因为他们的懊悔就停滞。
机会就这么多,早点努力早点享受到收益,这才是现实。
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大家都属于不是那么聪明的一撮人,我是这样,我的很多同学也都是这样,但是我们做的做多的就是不停的练习,不停的背诵,用了别人睡觉的时间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这才有了考入顶级学府的机会。
我在当知青的时候,来过公社里很多次,那时候咱们这儿还没有高中吧?
短短的时间里,咱们这里建了这么漂亮的高中,相信无论是县里还是公社,都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现在公社这边已经给你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你们更应该用更好的成绩来回报父老的殷切期盼,努力学习,将来更好的回报家乡,造福家乡!”
喜欢重回60年代不遗憾请大家收藏:(m.132xs.com)重回60年代不遗憾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