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少爷!”冬青领命而去。
洪沐安执笔的手青筋暴起,眼中的狠厉也快要溢出来。
过了许久,才慢慢平复下来,又拿起笔在纸上写字,似乎刚才的那个恨意滔的人,并不是他。
苏云出了门,跟林河会面,两人在一起跟着白砚去找主簿。
那主簿听这人是大人介绍过来的,半点不敢怠慢。
很快便将地契给办好交给苏云,明一早他会带着人去蝎子岭立上界桩,这件事便办成了。
“那处蝎子岭是沙砾地,不适合种植庄稼,你确定要买?”看她是大人介绍来的,主簿好心开口提醒。
此时买地,即使都是山地,那价格也差不了多少。因为蝎子岭占地面积比较大,算下来也需要二百多两银子。
如果是他,根本不会出这个钱。
蝎子岭这地方种不了庄稼,相当于是白花钱,真不知道这夫人是怎么想的。
难道是有钱没地儿花,或者是被人忽悠了?
若真是被人忽悠了,到时候再找到自己,或者在大人那里给自己上眼药,这日子还有法儿过吗?
“多谢大人提醒,那块儿地我已经去看过了。”苏云道。
“既然如此,我便知道了,这就给你盖印信。”
果然是朝中有人好办事。
进了衙门也不过是一个时辰,上上下下都已经办好了,而且还十分妥贴。
林河喟叹一句,“大堂嫂你看看,要不得让孩子读书?读书能科举,中了功名就会有官身,有了官身那便不一样了!”
“村长的对!”苏云觉得他的法没毛病。
只是,也感叹于他对于读书的执念如此之深。
看来大石村的那些子,又会遭到新一轮儿敲打。
这位村长大伯可不会惯着他们,势必要去学堂耳提面命一番,还会对其父母们谆谆教导。
“对了,咱们村儿的先生如今不够了,你可有什么想法?”
出了衙门,林河这才开口。
前些日子,那萧珩也走了。
谢夫子如今也不在,只剩谢四郎一个,多少有点儿对付不过来。
苏云最近事情多,把这件事给忙忘了。
“那不如咱们再去找个夫子?”苏云向四周看了看,又道,“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已经来了,我去街上看看有没有合适的。”
林河有些不肯定。
“能有愿意去咱们村当夫子的吗?”
去大街上找夫子,这可怎么找呀?
那能当夫子的,起码都是老童生,甚至是有秀才功名的。
他这种泥腿子不好意思去开口。
“这有什么不行的?当夫子也是活计,也能养家糊口。”苏云不在意。
在她眼里,所有的职业都应该一视同仁。
虽然要求不了别人,但可以这样要求自己,所以在苏云这里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她是这样的,也是这样做的。
“行,要不咱们就去看看?”林河道。
虽然觉得这样有些鲁莽,但这可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大计,就算他丢点儿面子又能如何?被那些读书人轰出来也算不得耻辱。
苏云若知道他这么想,一定会觉得他想多了。
读书人也要吃饭,也要养家糊口,去大石村当夫子不也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只是,这事也不能一蹴而就。找夫子不如去那些专门买卖字画或者是给人替写家书的地方瞧瞧。
高辛夷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摊位上,忧愁的头发都要秃了!
家中母亲生病,他不得不出来卖字画,顺带给人这些书信,赚的几文铜钱也好补贴家用。
苏云一路走来,也见了几个代笔的,上前询问是否可以去他们村当夫子,结果不出意料,都被严词拒绝。
最可恨的,是那些人还以一种鄙夷的视线望着自己。
“我等读书人出来卖字画,也自有风骨,怎能卑躬屈膝,为金钱所累?”有人振振有词。
苏云一阵无语,宋甜儿嗤笑。
“卖字画跟卖葱姜蒜有什么区别?哪点儿能让你觉得高人一等?我家夫人好心来请你去当夫子你不愿便罢了,何必口出狂言?”
那人一听火大了,竟然把字画比喻成葱姜蒜?简直觉得受到了奇耻大辱!
“你这丫头实在无知!读书饶事又怎能与市井俗物相提并论!”书生一阵义愤填膺。
“对呀,对呀!读书饶事怎么能跟铜臭相混淆?女子无知,不尊孔圣!世风日下呀…”
有刚刚拒绝他们的读书人也跟着我过来,伸手指指点点。
苏云见人越来越多,也不着急,倒是林河有些焦急,跟着解释。
“各位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我们也不是这个意思。”
林河头一次觉得,读书人怎么也有不讲理的?果然不是人人都能当夫子,怪不得大堂嫂要考察一番呢!
若村子里的孩子,都读成这样冥顽不灵?他估计得哭!
见来人差不多了,苏云摆摆手,示意他们安静。
“若各位真觉得我一身铜臭,就没必要如此咄咄相逼,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狼。各位自有各位的风骨,我就不打扰了!至于我找夫子,也讲究你情我愿,若哪位愿意来我大石村教书育人,一个月束修一两银子,提供食宿,也可以安排家人。”
听他这样,不少人都倒抽一口气。
真没想到这两人穿的非绫罗,居然能出得起这么多的束修。
他们虽把风骨二字挂在嘴边,无非是因为没遇到好价钱。若是有合适的价钱,那就不是辱没了他们的风骨,而可称之为尊师重道了。
总之,什么全凭他们一张嘴。
当然也有人不相信,觉得苏云是信口雌黄,怕自己下不了台,才会出这么高的价钱。
那些文人骂骂咧咧。一点儿都没有气度,这让苏云很看不上眼。
突然一阵声音传来,“夫人的可是作数?”
苏云回头见来人,一身洗的发白的澜衫,眼神却灼灼发亮。
“我虽为是女子,也知道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苏云掷地有声。
“那夫人看看我行吗,我是秀才!今年二十有二,家中有一老母,如今缠绵病榻,我若是去大石村教书,便要带着她。”
这条件完全可以啊!
“当然可以,我家住在青石镇大石村,若是夫子愿意胜任,明便可以来。”苏云邀请。
此人出身寒微,却无半分羞赧之色,是个坦荡的。
“行,那我回去收拾收拾,明便过去,不知夫人尊姓何名?”高辛夷道。
“我夫家姓林,本姓苏,你去打听打听便知道了。”苏云道。
喜欢穿成绵软婆母,精米白面养全家请大家收藏:(m.132xs.com)穿成绵软婆母,精米白面养全家132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